1樓:股城網客服
稅法折舊是指固定資產折舊,按稅收的角度提出的,比如某今年初購入項固定資產原始價值100萬,按稅務部門的要求10年直線法折舊,每年的折舊10萬,而企業按企業的角度計提折舊,採用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第一年折舊40年。
按稅務部門角度計提折舊,稱為稅法折舊,按企業角度計提稱為會計折舊。
按企業快速折舊法折舊40萬。
借: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40萬。
貸:累計折舊 40萬。
稅務法折舊10萬 差30萬。
30萬交所得稅,所得稅稅率30% 需交稅9萬。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9萬。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9萬。
所得稅法對摺舊範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主席令63號)只是採用排除法將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範圍予以明確,即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2樓:番茄紅柿
解答。稅法上折舊和會計上折舊,之所以不同,因為二者的目的和意義不同。
影響折舊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資產原值(計稅基礎)、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會計折舊與稅務處理的不同,也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
稅法和會計上計提折舊方法區別:
會計準則對摺舊範圍的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及其應用指南從兩個方面對固定資產的折舊範圍予以規定的,可以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和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所得稅法對摺舊範圍的規定。所得稅法只是採用排除法將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範圍予以明確,即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會計準則與所得稅法規定的比較。關於固定資產的折舊範圍,雖然會計準則的規定與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在文字表述上不盡相同,但具體的內容卻可以認為是一致的。
3樓:網友
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在折舊方法。
折舊年限、殘值率方面都有不同的規定,會計上如超過稅法規定,則需要進行納稅調整。
稅法折舊大於會計折舊產生什麼差異
4樓:唐三愛說教
稅法折舊大於會計折舊,導致資產賬面價值小於的計稅基礎。
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對於企業來說,有乙個簡單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潤,固定資產實際上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是一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如果將此支出一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麼多。
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後,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注意問題。1.注意計提折舊的範圍,按現行企業會計準則。
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機器裝置、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3.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不得低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企業確定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年限高於稅法規定最低年限的,應按照企業確定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在彙算清繳。
時,不需要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在計提固定資產帳時,一般是按會計年限計提折舊。如果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短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那麼企業應當在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內,每年就會計折舊大於稅法允許的最大折舊的差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如果會計確定的折舊年限長於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可視為會計與稅法無差異。企業也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按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或更長年限)計算稅前扣除。
的折舊,即企業應當在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或更長年限)內,每年就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的差額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5樓:財務解題
稅法折舊大於會計折舊屬於暫時性差異。會使得會計資產賬面價值大於稅法賬面價值。資產賬面大於計稅可抵扣。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6樓:金劍走偏鋒
稅法折舊大於會計折舊,導致資產賬面價值小於的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7樓:匿名使用者
稅法折舊大於會計折舊,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稅法折舊大於會計折舊,說明繳納的稅金提前了,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8樓:網友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為什麼稅法上的折舊和會計上的折舊會不同?
9樓:一蓮愛教育
具體來說都是對資產的折舊,定義上沒有區別,原理也沒有區別,只是說法有所不同,直線法只是稅法折舊的方法,其原理與會計上的平均年限法一樣。
實務中,對於同一項資產稅法和會計的折舊規定有可能會不同,於是就會出現稅法與會計上對於所得稅的物耐譁確認的差別,這就產生了所得稅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會計準則(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項固定資產。
買價80萬,會計上折舊年限為8年,稅法上為10年,稅法與會計的折舊方法相同,都是直線法計提.那麼稅法年折舊額為8萬,會計為10萬,產生2萬的差異,這個差異便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本年會計利潤為100萬,那麼所得稅做賬:
應納稅所得額。
100+2=102萬。
稅法)應交稅費畝顫。
102*25%=萬。
會計)所得稅費用。
100*25%=25萬。
借:罩行所得稅費用25。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0樓:霖霖箖
因為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滑枯困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9號)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如果短於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其按會計折舊年限敗扮計提的折舊高於按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計提的折舊部分,應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折舊年限已期滿且會計折舊已提足。
但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尚未到期且稅收折舊尚未足額扣除,其未足額扣除的部分准予在信念剩餘的稅收折舊年限繼續按規定扣除。
兩者的計提方法不同,要按稅法規定的計提方法:
1)因為在裝置實際使用期滿時,才處置裝置(即變現),所以,不論稅法的折舊年限比會計折舊年限長或者短,都應該在裝置實際使用期滿時確認殘值的流入及變現淨損益對所得稅的影響。
2)因為涉及折舊抵稅問題,所以,計算年折舊額時,一定要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
3)固定資產變現的淨損益=企業預計的淨殘值-變現時的折餘價值=企業預計的淨殘值-(固定資產原值-變現時按照稅法的規定計提的折舊總額)。
4)變現淨損失抵減所得稅支出,變現淨收益增加所得稅支出。
例如:1)假設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為6年,裝置實際使用了5年,裝置原值為6萬元,稅法規定無殘值,直線法折舊,企業預計淨殘值為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
則應該在第5年末確認殘值的流入及變現淨損益對所得稅的影響,年折舊額=6/6=1(萬元),只不過這個時候,裝置變現時,稅法規定計提的折舊並有全部計提,還剩1年的折舊δ計提,計入變現時的裝置折餘價值中,此時,折舊抵稅只能抵稅5年。固定資產變現的淨損益=萬元),變現淨損失抵稅=萬元)。
2)假設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為4年,其他條件不變,則也是應該在第5年末確認殘值的流入及變現淨損益對所得稅的影響,這個時候,年折舊額=6/4=萬元),裝置變現時,稅法規定計提的折舊全部計提(第5年計提的折舊為0),折舊抵稅只能抵稅4年,變現時的折餘價值=6-;固定資產變現的淨損益=萬元),變現淨收益納稅=萬元)。
強調:(1)計算年折舊額時,一定要按照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計算。(2)確定折舊抵稅的年限時,按照稅法折舊年限和企業預計使用年限中的短的確定。
中國稅法通用的折舊率
11樓:滿心歡喜
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裝置,為10年;
3)電子裝置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器具、工具、傢俱等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裝置,為3年。
年折舊率=(1-預計殘值率)/ 折舊年限×100%
中文名稱 折舊率 全稱 固定資產折舊率 概念 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原始價值比率 包括 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等。
根據折舊資產的範圍不同,折舊率有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和綜合折舊率之分。
個別折舊率是根據每一項固定資產的折舊率計算折舊額。
分類折舊率是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分別計算折舊率並計算折舊金額,即每嚴固定資產按照同乙個折舊率計算折舊,如我國工業企業財務制度將固定資產分為通用裝置、專用裝置和房屋建築物三大類22個小類,共計規定了34項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其中機構裝置為10-14年,下面又有車磨刨銑等多種裝置。
分類折舊率應當按照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如果全部固定資產均採用直線法,應以年限為權數,如果是加速折舊法,則應當以可折舊的固定資產成本為權數。
綜合折舊率是以企業全部固定資產的加權平均折舊率為依據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率與折舊年限相關,所以應該先確定折舊年限。
會計的幾種折舊方法是什麼
12樓:渺已邊
一、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淨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1-預計淨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原價×年折舊率,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舊額會隨資產的工作量而不斷變化。一般資產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別較大的,適於採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比如汽車等應按照工作量法計提折舊。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實際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特點:不是每乙個會計期間的折舊額都是相等的。
三、雙倍餘額遞減,雙倍餘額遞減法是用直線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淨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方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淨值(不考慮淨殘值)×2/預計使用年限,四、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折舊年限積數法或級數遞減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乙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淨殘值)×年折舊率,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稅法折舊年限
新所得稅法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不能低於 一 房屋建築物,20年 二 飛機火車輪船 機器機械其他生產裝置10年 三 器具工具傢俱 與生產活動有關的 5年 四 除飛機火車輪船外的運輸工具4年 五 電子裝置3年。 在企業所得稅的資產的稅務處理裡面 一 房屋 建築物,為20年 二 飛機 火車 輪船 機器 ...
稅法規定汽車的折舊年限最低是幾年
稅法規定汽車的折舊年限最低是4年。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規定如下 第六十條 除 財政 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 房屋 建築物,為20年 二 飛機 火車 輪船 機器 機械和其他生產裝置,為10年 三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 工具 傢俱等,為5年 ...
稅法允許加速折舊與會計核算不一致如何處理
會計學堂 折舊的會計處理通常是按照會計規定來做賬的,折舊方法可以是年限平均法,也可以是工作量 年數總和 雙倍餘額遞減等方法。而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九條規定 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稅法上只承認直線法,且為各類固定資產規定了最低折舊年限。但同時規定 企業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