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案例診斷 20,中醫案例診斷

時間 2025-02-14 16:10:08

中醫案例診斷

1樓:藍蘭思光

症候摘要:腹水如鼓,下肢浮腫,按之凹陷,納呆,身重乏力,四肢不溫,便溏,氣短,形體消瘦,語聲低微,心悸自汗,小便短赤,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症候分析:腎主水,腎陽不足,氣不化水故水腫,腎不納氣,固氣短,納呆便溏,身重乏力為脾氣虛,脾主四肢,四肢不溫,為脾陽不足,心悸為水飲凌心,脈沉細無力為腎陽不足,綜合起來,總為脾腎陽虛,水飲內停。 小便短赤不可作熱看,由於尿液濃縮引起。

病名:水腫(陰水)

症型:脾腎陽虛。

治則:溫陽利水。

方劑:真武湯。

藥物:白朮15 白芍15 茯苓15 炮附片10 生薑15用法:取涼水500ml浸泡上藥半小時,先武火煎沸,再文火煎取200ml,溫服。

2樓:匿名使用者

症候分析 脾虛失運,後天氣血生化無源,機體失養則形體消瘦,面色晄白;舌質小而嫩,脈沉細無力;運化不利則納呆,食後腹脹尤甚,大便爛;少陰陽虛,氣化失司則水溼內停,出現下肢浮種,按之凹陷,身重肢倦,陽虛失溫則四肢欠溫,水邪上泛於心,泛肺則心悸,心跳,呼吸急促;陽氣虛固涉失司則自汗~~~

中醫辨證病名 陽虛水停。

中醫辨證證型 脾腎陽虛,氣血俱虛,水停水泛。

治則 補脾益腎,利水消腫。

方劑名稱 四君子合真武湯加減。

黃芪,茯苓,白朮,甘草,芍藥,附子,生薑,豬苓。

中醫案例分析

3樓:

一婦人,年二十餘歲,因與丈夫反目,一氣之下,怒吞鴉片,已經旁做救愈,忽然又得喘症。氣喘迫促,語不接氣,須臾又呼吸突然停頓,氣息全無,大略半秒鐘功夫,又手足亂動,而喘復作如前,像這樣迴圈不已,病情已經危急。請了幾位醫生,都說這樣特異的喘症,不知道是什麼病。

後來請了張錫檔櫻純醫生,診察病人的脈象,左關弦硬,右寸無力。精思良久,恍然悟道:「這一定是怒激肝膽之火,上衝胃氣,並迫肺氣上逆致喘;氣機逆亂故有呼吸暫停也。

因胸中之氣蓄極而通,使得喘症與行啟叢呼吸暫停得以迴圈也。《神農本草經》記載桂枝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其能降逆氣,可知,其性溫而條達,能降逆氣,又能公升大氣可知。」於是單用桂枝尖三錢,煎湯飲下,片刻之後,病婦氣息調和如常。

又用自擬的參赭鎮氣湯,去山藥、蘇子,加桂枝尖三錢,知母四錢,連服數劑,病不再發。據《醫學衷中參西錄》評析:以桂枝一味常見之藥,公升陷降逆,兩擅其功。

以挽回人命於頃刻之間,若非一代名醫,孰能為之。然非親身經驗者,又熟信其神驗如是哉!

中醫病案分析

4樓:網友

你好,我只能講大的思路,如下:

一:1,類似大頭瘟,我們按西醫病命叫腮腺炎2,少陽陽明同病。火熱之邪氣充斥陽明胃腑和少陽經脈3,少陽陽明同解之。

4,大柴胡湯加減:柴胡45克 黃芩15克 龍膽草15克 枳實10克 白芍30克 丹參30克 生甘草6克 酒軍15克(酒軍最後5分鐘放入藥裡煮,否則沒用)

二:1,中醫病明只能從類似胸痺來說,因為你寫的太簡單。

2,溼熱充滿三焦氣化。

3,內外和上下兼**,從少陽轉樞機由內達外,又從上 中 下三焦分消溼熱之邪,由小便以及汗液以分消之。又患者年紀過大,清除溼熱要估計正氣,一旦脈 神色顯出無力則必須兼扶正。

初步定方子如下,因為患者情況寫的不夠詳細,所以定一箇中等劑量的方子,臨床可自己再斟酌:柴胡10克 黃芩10克 藿香10克 佩蘭10克 茵陳15克 杏仁10克 白寇仁10克(最後5分鐘放入白蔻仁來煮) 生苡仁45克 法半夏15克 生薑15克 生甘草6克。

5樓:網友

病歷一1.中醫病名——牙痛。

風火牙痛。2.病機分析:中醫辨病辯證依據:

依據患者症狀、體徵屬於中醫「牙痛」之診斷,患者外感風熱邪毒,內侵牙體及齦肉,邪聚不散,氣血留滯,瘀阻脈絡,不通則痛,故見牙齦腫痛,進食尤甚,得冷則減,遇熱則痛,邪客於陽明,邪氣循經上擾,故見心煩,便結,陽明經氣不利,傳入少陽,《傷寒論》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故見寒熱往來,口乾口渴是也。 舌紅,苔薄黃少津,脈弦數為陽明熱盛傷津之象, 綜觀脈症,本病病位在牙,病性屬實,為風火牙痛之證。

3.確立治法:疏風清熱 益氣生津。

4.處方用藥:白虎加人參湯合小柴胡湯化裁。

知母10g 石膏20g 炙甘草6g 粳公尺10g

人參6g 柴胡10g 黃芩15g 金銀花15g

黃連3g 薏公尺仁20g

3服 水煎服 每日一劑 早晚分服。

病歷二有點問題,大便色黃如醬,是什麼顏色,醬油可是黑褐色的哦,應該是黃褐色。

1.中醫病名和證型:洩瀉—暑溼洩瀉。

2.病機分析:中醫辨病辯證論證依據:

依據患者症狀、體徵屬於中醫「洩瀉」之診斷。患者感受暑熱之邪,分清泌濁失職,水谷糟粕混雜而下,而發為洩瀉,暑熱夾溼傷於氣分,故見胸腹灼熱,溼邪鬱於中焦,故見嘔惡,苔黃垢膩,脈濡數,為暑溼內蘊之象,綜觀脈症,本病本為在腸道,病性屬實,為暑溼洩瀉之證。

3.治法討論:治法:清暑化溼。方藥:黃連香薷飲。

6樓:網友

常見證候。

風熱牙痛:表現為牙齒脹痛,受熱或食辛辣之物即痛甚,患處得涼則痛減,牙齦腫脹,不能咀嚼食物,或腮腫而熱,口渴,舌尖紅,舌苔薄白或微黃而幹,脈象浮數。

風寒牙痛:表現為牙齒作痛,抽挈樣感,吸受冷氣則痛甚,患處得熱則痛減,時惡風寒,口不渴,舌淡紅,舌苔薄白,脈象浮緊或遲緩。

胃熱牙痛,表現為牙齒疼痛,以脹痛感為主,牽引頭腦或牙齦發紅腫脹,滿面發熱,口渴,時欲飲冷,口氣熱臭,惡熱喜冷,或唇舌頰腮腫痛,大便秘結,尿黃,舌質偏紅,舌幹,舌苔黃,脈象洪數或滑數。

虛火牙痛:表現為牙痛隱隱而作,牙根浮動,唇赤顴紅,咽乾而痛,心慌頭暈,虛煩不寐,腰脊痠痛,舌紅少津,舌苔少,脈象細數。

氣虛牙痛:表現為牙痛隱隱,痛勢綿綿,牙齦不甚紅腫,或雖腫脹而不紅,面色【白+光】白,少氣懶言,語言低微,倦怠乏力,自汗心悸,頭暈耳鳴,小便清而頻,舌體淡胖,舌苔薄白或苔白,脈象虛弱或虛大。

齲齒牙痛:表現為牙齒蛀孔疼痛,時發時止,如嚼物時傷其牙,則立時作痛,舌脈如常。

鑑別分析。

7樓:懷含靈

病案1、此病的病機屬於少陽陽明合病,可以參考《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第二篇有關條文。此病暫不適宜大柴胡湯原因有:《傷寒論》有大柴胡湯的應用指徵:

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說明大柴胡湯是攻下藥,如果外證不除,過早的使用大柴胡湯會引邪深入。大柴胡湯與小柴胡湯的應用區別是,大柴胡湯病症已經偏於裡,而小柴胡湯偏於半表半里。主要見證為:

寒熱往來,心煩,(不像大柴胡湯的微煩,其實熱已經入裡了。)」這是用藥的區別,同時也是藥後效果的見證次其一;其二這裡有「寒熱往來」,屬於半表半里證,只要疏解少陽,外證除則裡也和也,這是其二。方用小柴胡湯加減化裁,處方如下:

柴胡12克 黃芩6克 梔子10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6克 葛根25克 天花粉12克 金銀花12克 生薑3片。

病案2、此病屬於溼溫邪犯中焦脾胃。可參看吳鞠通《溫病條辨》溼溫病有關章節。因為病人舌苔膩用藥要照顧到脾虛的一面,不可孟浪攻伐。僅供你參考!

8樓:網友

這是應付考試呢?咱們搞中醫的得勤奮虛心學習,對得起祖宗,別應付。偏不給你說詳細答案。告訴你第乙個用大柴胡湯加味,(第一題出的不錯,有一定水準)第二個白頭翁湯。

著名的中醫醫案有哪些?

9樓:匿名使用者

太多了 古今名醫都有流傳。

10樓:網友

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傷寒論。

中醫治療帕金森的最新診斷?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

震顫麻痺症,又稱帕金森氏綜合徵,俗稱 抖抖病 常見於老年人,其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 面部及肢體強直 言語不利 運動減少 精細動作差如書寫困難 越寫越小 也叫 小寫症 等症狀。中醫認為,肝藏血,主筋 腎藏精,主骨。肝血不足,筋脈失養 腎精不足,骨髓不充,因此本病多為肝腎虧虛導致肢體抖動 震顫,應以養血...

月沒來例假中醫診斷說氣血不足寒氣太重白帶多有時

豐穹 月經這麼長時間不來 1.能是 炎症,比如宮頸炎附件炎等,需要做 常規檢查和b超以瞭解宮內情況 2.內分泌的因素,需要做激素水平檢查 3.孕產史例如流產對子宮內膜的損傷,也要做b超和激素水平檢查4.全身因素的影響 具體確診還是要到醫院去做相關檢查再結合臨床症狀,明確 對症 由希和透 宮頸糜爛患者...

的二級心理諮詢師案例問答題的診斷是什麼

暖昧精靈一號 應該是嚴重心理問題。2010年11月的心理諮詢師考試二級技能問答題都是什麼啊? 我診斷的是嚴重心理問題,因為他的心裡衝突仍是常性並不是變形。還有兩題都是跟案例有關的 林素嬋 第一題好象是症狀,還有一題是要求寫出任意兩種的認知曲解。 我診斷的是嚴重心理問題和抑鬱性神經症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