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之所以是狀語後置句,是因為這個句子符合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中狀語後置句的特點。
文言文的狀語後置句,是按現代漢語語法來判定的。在現代漢語中,狀語作為謂語中心詞的修飾語,一定放在謂語的前面。到了文言文中,狀語如果放在了謂語中心詞的後面,就被認為是狀語後置。
在"莊宗受而藏之於廟"這句話中,介詞短語「於廟」是謂語中心詞的狀語,它放在了謂語「受而藏」的後面,形成了狀語後置。
在把這句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時,需要把後置的狀語移到前面來。莊宗接受並把它們(三支箭)在祖廟中收藏起來。
2樓:一杯正好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句式是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副詞、形容詞、動詞片語、介賓片語等用在謂語後面(如果謂語後面有賓語,則用在賓語後面)。
是單音節詞的,前面無語音停頓,書面上不用逗號隔開;是多音節詞或片語的,前面有語音停頓,書面上用逗號隔開。意義上對謂語起修飾限制作用,就是狀語後置。
3樓:黑天使的吻別
狀語後置句是一種句式,指在古代漢語中,介詞結構(介賓短語)或某些副詞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後邊充當補語的現象。因後置的狀語主要是介詞結構,所以狀語後置句又叫介詞結構後置句。所謂狀語後置,是相對於現代漢語而言的。
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結構,狀語一般處在主語和謂語之間,作狀語的一般只能是副詞、形容詞和介賓短語。比如:他非常迅速地從操場上跑進教室。
在這個句子中「非常」是副詞,「迅速」是形容詞,「從操場上」是介賓短語。「非常迅速地從操場上」處在主語「他」和謂語「跑」之間,是作狀語來修飾「跑」這個謂語的。而在文言中,如果遇到介賓短語作狀語時,卻常常將其置於句末,所以,有時人們把狀語後置又稱之為「介賓短語後置」。
狀語後置舉例:1、是故敗吳於囿。——勾踐滅吳》解析:
於囿」作狀語後置了。2、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勸學》解析:
於藍」作狀語後置了。3、佚之狐言於鄭伯。——燭之武退秦師》解析:
於鄭伯」作狀語後置了。4、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解析:
于徐公」作狀語後置了。
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就後唐莊宗耽溺於伶人而喪國的事實,告誡後人應記住什麼
本文題目是 伶官傳序 文章就應著力於寫伶官,可是這篇序,一不對伶官的史實作什麼補充,二不對伶官的才技作什麼評價,而是著力於寫後唐的興盛與滅亡,可見,文章內容相對於題目而言,有著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實際上,作者的本意就在於闡明一個道理 成敗得失,事在人為!一開篇,作者就用 嗚呼 發出由衷的感嘆,接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