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稅法的計算題,請教稅法計算題

時間 2025-03-13 23:50:17

1樓:網友

首先, vienna5203 的答案是錯誤的!

其次,「該公司當月應納進口環節的關稅為924萬元、消費稅為,不知道這兩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暫且忽略這兩個數字,來做這道題 吧!

解:1、進口環節 :

關稅=840*20%=168

不含增值稅**=(840+168)/(1-5%)=進口環節增值稅=

2、銷項稅額=2574/

進項稅額=應納增值稅=

注:1、通常計算關稅是需要關稅完稅***關稅稅率,但是,題目只提供了到岸**,到岸**通常可以視同完稅**,所以這裡就採用到岸**了!

2、消費稅是價內稅,如果知道組成計稅**了,那麼消費稅=組成計稅**/(1-消費稅稅率)*消費稅稅率。

2樓:網友

進口環節增值稅為840*(1+20%)*1+5%)*17%=

銷項稅2574/(1+17%)*17%=374

應繳增值稅。

稅法計算題

3樓:

摘要。4月產品、材料領用情況:在建的職工文體中心領用外購材料,購進成本萬元,其中包括運費萬元;生產車間領用外購原材料,購進成本125萬元;下屬賓館領用為本企業賓館特製的化妝品,生產成本6萬元。

化妝品成本利潤率為5%,消費稅稅率30%。

分析】①購進材料用於在建的職工文體中心,購進材料的進項稅額應轉出。

材料轉出的進項稅額=(萬元。

運費轉出的進項稅額=萬元。

轉出進項稅額合計=萬元。

生產車間領用外購材料,進項稅額允許抵扣。

賓館領用自產化妝品應視同銷售。

銷項稅額=[6×(1+5%)/1-30%)]17%=萬元。

稅法計算題。

您好,我是律臨平臺的合作律師,很高興為您服務。

能看清這個題目嗎,可以幫我解析一下嗎。

在嗎,可以解答嗎。

正在計算呢。

4月產品、材料領用情況:在建的職工文體中心領用外購材料,購進成本萬元,其中包括運費萬元;生產車間領用外購原材料,購進成本125萬元;下屬賓館領用為本企業賓館特製的化妝品,生產成本6萬元。化妝品成本利潤率為5%,消費稅稅率30%。

分析】①購進材料用於在建的職工文體中心,購進材料的進項稅額應轉出。材料轉出的進項稅額=(萬元運費轉出的進項稅額=萬元轉出進項稅額合計=萬元②生產車間領用外購材料,進項稅額允許抵扣。③賓館領用自產化妝品應視同銷售銷項稅額=[6×(1+5%)/1-30%)]17%=萬元。

謝謝!太感謝了。

您注意看數字不一樣哦,您自己變換一下,再算皆可以了。

請教稅法計算題

4樓:甦醒伊

稅法規定:個人在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並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併後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餘額為基數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照適用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

本題目演算法如下:5000+500000/36-2000= 稅率20%,速算扣除數375.

個人所得稅(5000+500000-2000)*20%-375=100225元。

前提是上面支付的工資薪金是應發數,並未扣除個人所得稅。

5樓:執子之手與子老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 應納稅額=×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

500000/36-2000= 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375(

5000元部分:(5000-2000)*15%-125=325總納稅金額=72100+325=72425樓下的,今年國稅總局進行政策調整了。。。你的是按舊的政策計算的。

我們能討論下不?

稅法 企業所得稅怎樣計算計算題求解。。謝謝

殘疾人工資加計扣除100 調減 14萬 工會經費扣除限額120 2 2.4 全額扣除教育經費扣除限額120 2.5 3 全額扣除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120 14 16.8 調增24 16.8 7.2 捐款扣除限額40 12 4.8 調增12 4.8 7.2業務招待扣除17 60 10.2 1300 5...

關於利潤的計算題求解,高數利潤計算題求解

工程造價計算公式 一 以直接費為計算基礎1直接工程費 按預算表 2措施費 按規定標準計算 3小計 1 2 4間接費 3 相應費率 5利潤 3 4 相應利潤率 6合計 3 4 5 7稅金 6 相應費率 8含稅造價 6 7 二 以人工費和機械費為計算基礎 1直接工程費 按預算表 2其中人工費和機械費 按...

生物計算題,數學計算題。

f1基因型為aa 所以灰身為顯性 f2為 aa 2aa aa 如果取出灰身則只剩aa,那麼其自交結果只有黑身.所以樓住打錯,取出來的是黑身,即aa 取出aa後,只剩aa 2aa aa佔1 3 aa佔2 3 aa和aa產生a配子的概率 1 3 2 3 1 2 2 3 產生a配子的概率 2 3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