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神經哥玩遊戲
要這個問題,就要落腳於兩個點:1.當代大學的狀況 2.大學中是否有人文關懷存在。
1.當代大學狀況:大學什麼都沒帶給青年。
除了少數精英頂尖的大學外,大多數大學只是圈養孩子們的招待所。除了985為代表的名牌大學,能給學生帶來的智慧啟迪是非常有限甚至沒有的,大學教育對學生的成才成長作用聊勝於無,只是一些不想走入社會的孩子繼續虛度人生的招待所而已。
另外,一流大學能給學生們提供優秀的平臺,為他們以後的發展提供優秀的背景出身,但也需要學生自己選擇出路,歸根到底主要的還是要看學生自己。
2.大學中是否有人文關懷:只存在個別的,不存在環境性的普遍性的。
有的人在大學期間可能遇上了善良熱情關心學生的輔導員和老師等等,所以能感受到人文關懷,但這只是個別意義的現象,而不是大學這個環境帶來的普遍關懷。
絕大多數大學生在大學中只是荒廢人生,精神空虛甚至迷茫的小朋友,他們對社會和現實生活無能為力,甚至沒有貢獻,他們沒有多少思考和行動去改變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雖然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不能歸咎於學校,但也能反應大學環境並沒有給他們個性的足夠關注,讓每個人都有信心和自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找到自己想走的道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但大學的環境中,普遍是對學生個體缺少關注的,對於領導們來說只是數字,只是偶爾幾個學生獲獎時給他們頒頒獎,只是自己各項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實驗品;對於很多老師們而言,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事業、學術,學生們很多隻是過客;多於其他學校工作人員,往往也都是後勤保障的物質方面,而不是照顧學生的精神層面。
綜上,當下大學是比較缺乏人文關懷的,但我想說:"大學不是託兒所,社會也不是誰的老媽子"。目前來說,我們的社會是沒有能力把每個地方都建設成能給每個個體獨特關懷的,所以人還是要靠自己勵志篤行。
2樓:譚談社會
人的創造力被打壓,到頭來剩下的只是抄襲和死板地生活著,學習風氣很差,大學生沒有活力,完全就是按照學校制度行動的機械人。
3樓:乙個
這個大學其實是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而且學校裡面的人口也不是特別的多,通常他們就是會限制學生的出入,不讓他們外出,即使沒有課也必須要待在學校裡面,也不關心他們平時生活中的動態。
4樓:行秦
可以以軍校為例作為參考,使用軍事化管理,紀律嚴明。
一所缺乏人文關懷和學術自由的大學,是什麼樣子的?
5樓:幸福小豬豬
這樣的大學一定發展的並不好,學校沒有競爭,死氣沉沉,孩子們也沒有創新能力,整所學校的發展受到桎梏。
6樓:無能為力大蒜
我覺得是非常亂的,裡面的學生也都是小混混,並且秩序非常的亂,可能都沒有人聽課。
7樓:阿斯達歲的說
是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兒朝氣的,沒有競爭,孩子們都無所謂的樣子。
8樓:匙杏渤簧
沒有生命,沒有活力,沒有競爭,孩子們不在乎。
理工科大學缺乏的人文關懷,是指什麼?
9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指的是優秀文化氛圍方面的關懷,比如缺少對學生思想文化建設,較少開展人文社科活動,缺乏文化傳播的渠道等。
10樓:劉心安兒
是因為這樣的大學一般男生數量比較多,而且這些人對於社會上的認知都是非常缺乏的,同時他們也不會學習這方面的學科,然後教學教育制度都是非常死板的,沒有人性化的管理。
11樓:創作者
有人性化管理,要多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要多做一些文化活動,來引導學生們。
北京人文大學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北京人文大學怎麼樣
北京人文大學 親愛的 您好,北京人文大學是教育部備案,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辦高校。學校位於北京市延慶縣。經過近二十九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所文 理 工 商 經 管相結合開展高等教育 職業教育 職業技能培訓等多學科綜合性全日制民辦大學。學校現有4個學部,33個專業 2個國際留學專業 校園佔地...
同一所大學自主招生和將來統一高考考上的學生入學後有什麼不同嗎
入學後沒有任何區分,待遇完全一致。自主招生其實就是在正式的高考之前,部分院校自己舉行一次考核,有各個學校自己命題的考試。通過這個考試的學生只要達到這個學校的批次線就可以被錄取了!不必要達到這個學校在這一批次的分數線!這樣進去的學生也是統招生,也字啊國家計劃內的!舉個例子 你在高考之前參加了北京大學舉...
高中生學技術,如何選一所靠譜的學校?
建議選擇全國連鎖的品牌院校學習,這樣的院校不會亂收費,教學質量也有保障。而且全國都有,也方便就近實地考察。當然你可以去本地或者省會學校實地考察一下。一看教學設施,二看師資水平,三看實操程度,四看是否有創就業幫助。這些無論是對你現在還是將來都是負責的!學廚師前景好。現在的廚師工作好找,待遇也很高,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