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中國近代報紙起源的小文章
1樓:錘楓
早期(特點):最初由在華外國人創辦,既有外文的,也有中文的,迅耐毀以後國人開始仿效畝備自辦。早期的報刊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及周邊地區,後來內地省份的一些大中城市也開始畝彎辦報。
2.甲午戰爭後:在維新思潮的推動下,許多有識之士都將報刊視為傳播新知、開啟民智、宣傳變法的一種有效手段,竭力鼓吹辦報。出現了以《時務報》、《國聞週報》為代表的一批維新報刊。
世紀後:華資民辦報刊大量創辦,國內報刊業呈現出全面繁榮的態勢,湧現出《蘇報》、《時報》、《民立報》等報刊。此外,留學生以及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黨人在海外也創辦了一些報刊,《清議報》、《新民叢報》、《民報》等。
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作文
2樓:網友
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 1840年,英國為了開啟中國的大門,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古老的、落後的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面前戰敗了,1842年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乙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定關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國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的大門,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在抵抗失敗後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和英法俄又被迫簽訂《北京條約》。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尤其是沙俄掠奪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外國侵略勢力伸向中國內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國又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清**又簽訂了《中法新約》,列強取得了在中國修築鐵路的權利。1894年中國又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賠款達到兩億兩**,帝國主義強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然而帝國主義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又共同反動了侵華戰爭,清**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本息超過10億兩**,清**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 中國近代是太複雜 我節選的這篇文章長720字 可能不符合您的要求 但是這是我壓了又壓的 已經不能再簡化了 如果再進行刪減 那麼中國近代屈辱史和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主旨就不能體現出來 那麼您寫這篇文章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您可以按照具體情況和要求自行進行刪減 希望我的答案能對您有所幫助 ~~
《近代中國》作文
3樓:匿名使用者
840年,英國用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的大門,同時也叩開了古老中國的麻木和鍵滲告愚昧,中國人。
開始睜開疲憊而又傲慢的眼睛,大量著這個熟悉而陌生的世界。。。
也許,最高傲也就是最自卑,中國龍緩緩的低下了頭顱,一種前所未有的悲哀,緊張衝擊著。
每乙個神經,於是,中國人放棄了高貴的自戀,向西方學習的浪潮開始了,一學就是100年,甚至。
150年,200年。
這就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始,但是卻各自為政,政治家搞政治,資本家稿明賺利潤,思想家談自由,大家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好不熱鬧?但是熱鬧過後,一場場來自歐美的沙塵暴席捲了整個神州大地。
這就是宿命,似乎無法克喊鉛服。
既然,沒有總體的理性藍圖,鳥瞰中國近代化歷程也沒有什麼意義,單就,中國政治體制的變遷,做一瞭解。
中國近現代的著名散文大家。。推薦幾個。謝謝了。急
4樓:月光下的棗樹
中國近現代的著名散文大家:魯迅、梁實秋、瞿秋白、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沈從文、孫犁、楊朔、劉白羽、汪曾祺、農婦、賈平凹、餘秋雨、周濤、韓少功、史鐵生、張煒、木心、林清玄、簡貞、琦君。
5樓:冷夜冥龍
朱自清、沈從文、餘秋雨、周作人、賈平凹、史鐵生。
6樓:網友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
中國近代經典散文
7樓:網友
1.記超山梅花。
2.我在啟橋虛北京大學的經歷。
3.最苦與最樂。
4.學問之趣味。
5.人生的真義。
6.秋夜 7.雪。
8.談酒 9.談吃。
10.與悄燃妻書消陪。
近代中國一切災難的總根源是什麼?
8樓:莫憶千
近代中國一切災難的總根源是帝國主義的侵略。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捱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 ,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9樓:沙漠飛狐
教科書上說的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如果是考試的話你選帝國主義的侵略吧,絕對不會有錯。但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中國黑暗的封建制度,
10樓:sj**黑龍
1、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 ,是中國的經濟落後於世界,而西方國家經濟開始四處擴張,就開始侵略中國。
2、封建社會長期極弱,封建思想頑冥不化,文化思潮沒有跟進西方所謂的文明和重大變革是造成一切災難的根源。
11樓:網友
一是中國文化發展沒有跟上工業文明的腳步,二是在重要的歷史變革時期,由滿族主導了中華民族而不是漢族,士大夫受到打擊。總而言之最根本的是文化的問題。
12樓:潤物無聲立夏版
是文化,由封建社會所引起的文化狹隘,閉關鎖國所導致的視野侷限,看不到世界的變化,也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一切政治根源都起源於文化。
13樓:網友
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是近代中國一切災難和禍害的根源。
14樓:網友
社會制度的落後,可以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制度所導致。
15樓:網友
資本帝國主義侵略是近代中國一切災難與禍害的總根源。
中國民族工業特點,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特點
特點 1 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近代中國缺乏資本的原始積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資方式,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民族工業只能從投資少 週期短 見效快的輕工業開始。因此早期中國民族工業基本上是輕工業。2 地區分佈不平衡。早期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是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較早的地區,封建自然經濟最早...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概念中的“近代”,含義的實質是什麼
toma鬥 近代 的內涵在學界有分歧 或1840 1919 或1840 1949。故 近代民族工業 如何理解,要看作者的觀點。 學習的歷程 採用機器生產而非手工操作 歷史標準答案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意義 意義 隨著民族工業的興起,資本主義開始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中國是先發展的重工業還是輕工業,中國近代化的特點不是從輕工業開始然後向重工業發展的嗎?
末你要 中國是先發展的重工業。先發展了重工業才能使得國家長期穩定的發展,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主要基於中國工業的基礎極其薄弱。發展重工業戰略與落後的農業之間的矛盾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合作化程序。優先發展重工業需要直接或間接從農業方面積累,這就要求實行農產品的低價政策。新中國成立後在經濟發展戰略上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