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為什麼俾斯麥被稱為「鐵血宰相」?

時間 2025-03-28 06:50:23

1樓:撲苒悠水身

鐵血政策」,是實現德國統一的強有力的手段。他依靠其「鐵血政策」,先後發動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俾斯麥也從而被人稱為「鐵血宰相。

2樓:放手的田園

因為對於俾斯麥來說他實行了一系列的鐵血政策,衝破了封建的格局,對經濟的一系列阻礙,他提出了王朝的戰爭,從而有效實現了德意志的相對統一,所以才被稱為鐵血宰相。

3樓:bat誰主沉浮

因為俾斯麥統一了德國,而且是通過四次王朝戰爭的方式,用流血統一自己普魯士。

俾斯麥為什麼又稱「鐵血首相」???

4樓:匿名使用者

他擔任首相期間,實行「鐵血政策」。。德意志帝國強大。。。因此又有此稱謂。。。

5樓:**經濟學

主要是來自於俾斯麥當選宰相後的一次演講,1962年由於普魯士國內議會和國王中因為軍費撥款出現巨大危機。議會當時為自由派所掌控,對由保守派勢力控制的軍隊非常討厭,拒絕為擴軍撥款。在重大危機下,普王也不甘示弱,任命了保守派的俾斯麥為首相,希望俾斯麥在保守的同時,利用他的手腕來和議會鬥爭和和解。

事實上之前普王就有這個想法,當時由於種種原因未成,之前的一任首相任命就已經在為俾斯麥鋪路。當時始料不及的是,俾斯麥在就職演說中發表了令普王都嚇尿的鐵血演說:「德國所注意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權力。

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已經錯過了好幾次。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此演說表明俾斯麥根本就沒有和議會和解的任何想法和意願,他根本就沒有打算和議會有任何和解的想法。

隨後發生的事情令議會始料不及,俾斯麥為了籌集軍費,賣掉了國有鐵路,獲得1300萬塔勒的鉅額軍費,加上貸款解決了擴軍問題,拋開議會發動了普奧戰爭。——普奧戰爭中普魯士狂勝令議會陷入了及其尷尬的境地,最後議會和普王對於俾斯麥的嚴重違法行為進行了赦免。但是鐵血首相後面的作風證明了,他其實並不鐵血,他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用戰爭為手段。

鐵血宰相俾斯麥,他提到的鐵和血指的是?

6樓:努力奮鬥

鐵血只是形容他的做事風格。

7樓:網友

制止戰爭,什麼學子戰爭?

鐵血宰相俾斯麥最終下場如何?

8樓:匿名使用者

終老於家。德皇威廉二世與俾斯麥不合,再加上社民黨在議會**中獲勝,因此他不得**,回家作寓翁。

如何評價鐵血宰相俾斯麥?

9樓:歷史

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並取得勝利。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

為什麼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1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 文...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醜陋」的時尚

魏晉名士服用五石散。求關於時尚的發展史 中國茶葉的發展歷史?藝術設計的發展歷史過程?中考歷史感悟題?啟示是指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鑑 少走彎路的認識。啟示類主觀題通常是通過 啟示 借鑑 經驗教訓 認識 對策 等引導詞來提問,要求學生就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總結規律 提出對策 得出結論 分析得失...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君主立憲制度的優缺點

君主立憲制度是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一種,所謂代儀制度,通俗的說就是資產階級選代表參與議會進行國家管理。君主立憲制度保留了皇帝但是不賦於實權,使得皇帝成為名義上的代表。優點是更加民主,更加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缺點是他是資產階級向封建帝制妥協的產物,具有不徹底性,而且擁有資本主義內部民主的侷限性。君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