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第一部分(1),簡述兩岸學者歡聚臺北的融洽場面,以《大海啊,故鄉》和《高山青》開啟全文,定下抒情基調。
第二部分(2—9),描寫遊覽阿里山的全過程,這是遊記的主體部分。
第三部分(10),寫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結,呼應開頭,令人回味無窮。
2樓:轉角的愛
一:(1)臺灣學者為我接風洗塵。
二:(2-9)遊覽阿里山的過程。
三:(10)下山 之後的所見所感。
3樓:滒丶芣慬倣棄
速度地圖。本資料**於地圖,最終結果以地圖最新資料為準。
《阿里山紀行》的內容概括
4樓:
阿里山紀行》的內容概括。
親親您好,本文通過移步換景,形象地描繪了遊覽阿里山所見的迷人風光,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感受,由衷地讚美「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讚揚臺灣人民的生態意識和利用生態發展旅遊的理念,含蓄地表達兩岸人民的心融會起來的共同願望。希望我的能夠幫助您哦,希望親親能夠給個贊呢 祝您生活愉快哦❤️
阿里山紀行 閱讀
5樓:網友
1.香、高、粗、久。
2.不能,約和或許表約數,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性3.因為即使遭受巨創,但他依然拔地參天,四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他的精神仍然存在。
4.因為神木遭受巨創之後,依然拔地參天,四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這種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神木的內涵。
阿里山紀行的第一課時
6樓:守則護吧組
整體感知課文(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交流預習情況,學生交流、思考與運用。
3、組織學生配樂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進一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畫風光。學生朗讀、感受。 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在文中劃出作者遊覽的線路,說說課文描寫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並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讓學生了解移步換景、寓情於景的寫法)。學生圈畫、思考併發言。
2、讀了課文,你對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帶的風光有了哪些認識和感受?你是怎樣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結合內容思考「**·練習一」。
學生思考、發言。 語文活動(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合臺灣人民利用生態發展旅遊的理念,對本地區的旅遊業的發展提幾條建議。學生討論、交流。 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完成《阿里山紀行》的相關作業。
阿里山紀行主要寫了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進山時抓住林海中幽深的特點;到阿里山小火車站抓住不同尋常的古典文化氛圍;在深山深處抓住潭水清澈,林區寧靜,曲徑幽路,森林無邊的特徵;到了神木,抓住神木的巨大,悠久和遭受的"巨創".在採用移步換景描寫了各個景點的特徵後,把這些特徵匯合起來 ,就反映了"阿里山風光美如畫"的共同特徵:幽深,寧靜,清涼,神奇。
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那時靜謐的世界、潔淨的世界,甚或禪的世界。偶一人聲也是悄悄的,捨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
思古幽情。及令受此巨創,被用碗口粗的剛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依然爸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誌、靈魂、膽汁。
峰迴路轉,迂曲穿過了一片林區,眼前驟然一亮,出現一泓水潭。它堪稱山間一面明鏡,清澈透亮。山上樹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與水潭鑲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畫。
它們排列之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
原來青草下邊藏了滿滿一層花兒,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几釐公尺,躲在草下邊,好象只要一努勁兒,就會齊刷刷地全冒出來…
8樓:匿名使用者
課文描寫深山水潭、曲徑青苔、古檜林海等景緻。
阿里山紀行 作者行蹤的句子
9樓:網友
《阿里山紀行》中,體現作者行蹤的句子有___看到的景物有___景物特點有___記敘順序和寫景方式___
答案:1.從松山機場搭機 臺灣的中部城市嘉義 改乘森林小火車進山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執行,到阿里山站 從火車站到神木,上有一段路車程 姊妹譚 原始森林 山間的曲徑幽路 在樹身之間穿行了一陣,我們終於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2.森林小火車 深山水潭 青苔幽徑 原始林海 千年神木3.古式的 清澈透亮 幽邃寧靜 一片汪洋,無邊無際 精神,神聖4.移步換景。
10樓:曠世中原
1。從松山機場搭機 臺灣的中部城市嘉義 改乘森林小火車進山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執行,到阿里山站 從火車站到神木,上有一段路車程 姊妹譚 原始森林 山間的曲徑幽路 在樹身之間穿行了一陣,我們終於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2.森林小火車 深山水潭 青苔幽徑 原始林海 千年神木 3.
古式的 清澈透亮 幽邃寧靜 一片汪洋,無邊無際 精神,神聖 4.移步換景。
阿里山紀行的選入
11樓:手機使用者
《阿里山紀行》被選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十八課。
阿里山紀行的介紹
12樓:木兮
阿里山紀行陪尺孝》是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美學家吳功正於1997年暢遊阿里山之後所寫的一篇遊記散文。文章通過移步換景的方法,形象地描寫了遊覽阿里山所見困豎的迷人風光,抒寫了蘆稿作者獨特的內心感受。
阿里山在哪裡哦,阿里山在臺灣什麼地方啊?
嘉義縣阿里山鄉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 南投縣,南接高雄 臺南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遊樂區內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姐妹潭 慈雲寺 貴賓館 ...
鄧麗君阿里山的姑娘是哪個演唱會的
是日本的一個演唱會,名字忘記了 77年日本新橋演唱會版本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曲 阿里山的姑娘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的歌曲。歌曲 阿里山的姑娘 產生於1947年的大陸。1984年在 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奚秀蘭演唱後,在中國內地開始廣為傳唱。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如今阿里山...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阿里山的姑娘》故鄉情》的歌詞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演唱 刀郎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為什麼這樣紅 哎 紅得好像 紅得好像燃燒的火 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 花兒為什麼這樣鮮 為什麼這樣鮮 哎 鮮得使人 鮮得使人不忍離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為什麼這樣紅 哎 紅得好像 紅得好像燃燒的火 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