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頭伏是哪天,2025年入伏是哪天

時間 2025-02-16 02:25:17

1樓:網友

2009年7月14日~7月23日為頭伏 10天。

2009年7月24日~8月12日為二伏 20天。

2009年8月13日~8月22日為三伏 10天。

2樓:月市光

初伏 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 第三個庚日為入伏 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乙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 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 農曆七月前立秋者 則中伏為10天 農曆七月後立秋者 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後第乙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 即伏天結束。

年代 夏至日 數伏開始日 中伏天數 立秋日 末伏開始日2009年 6月21日 7月14日 20天 8月7日 8月13日2010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8日 8月8日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2012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201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2014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1999年入伏是哪天

3樓:乾萊資訊諮詢

1999年入伏第一天時間。

公曆:1999年7月17日。

農漏肢歷:鉛正兔年 六月 初五日。

今年那天頭伏?

4樓:匿名使用者

2021年,三伏天是從7月11日開始,進入初伏,歷時40天后,到8月19日結束。我們看看三伏天的具體時間,是怎麼區分的。

三伏天,根據老祖宗的計算方法,是有規律可循的,尤其計算方法,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說法。

常言道:「夏至三庚數頭伏」。原來是說,夏至節氣這一天開始,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

大家可能要問,什麼是庚日?這是根據天干地支組合成的干支紀日法,有十個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天乙個迴圈,從庚日開始,等到達三個庚日時,就是初伏開始。

等10天后,初伏結束,進入第四個庚日,中伏開始。中伏又是是10天,有時是20天,末伏,是起源於立秋之後的第乙個庚日。

2011年哪天是頭伏

5樓:胡說大本營

清明距冬至一百零五日,初伏乃夏至第三庚。

今年6月22日夏至,這一天是 「戊申」 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4日,這一天是 「頭伏」 的第一天。頭伏共10天。

立秋後的第乙個庚日,是三伏的第一天。今年8月8日立秋,這一天是 「乙未」 日。第乙個庚日是8月13日,這一天是三伏的第一天。三伏共10天。

頭伏與三伏之間 的日子是二伏,有幾天算幾天。今年的二伏19天。

夏至,是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至,是 「到頭」 的意思,不是 「到了」 的意思。這一點須弄清楚。

伏」 是 「埋伏」 的意思。就是說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裡,埋伏著 「寒冷」。三個伏天過去了,天氣就轉涼了。

6樓:網友

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

7樓:網友

2011年7月14日。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

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乙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分為初伏、中伏、末伏。這是因為夏至以後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

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分為:

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乙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 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這種說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秦代,就把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叫做伏天了。

8樓:手機使用者

今年何日入伏,怎麼有不同種說法呀?究竟哪種說法準確呢?有給力的說法麼?

9樓:洛陽快樂

2011年,夏至日是6月22日,入伏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7月14日,初伏7月23日結束;中伏天數為20天, 自7月24日至8月12日;三伏(末伏)自8月13日開始至8月22日,8月23日出伏。

10樓:網友

初伏第一天7月14日。

中伏第一天7月24日。

末付第一天8月13日。

11樓:網友

2011年7月14日為入伏日(入伏日為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今年夏至為6月22日,即"戊申"日,第三個庚日即7月14日),頭伏10天.

今年的三伏日為8月13日(8月8日立秋,即"乙未"日,立秋後第乙個庚日即8月13日),末伏10天,8月24日出伏.

那麼今年中伏為7月24日至8月12日,共20天.

12樓:大衛王

參考:頭伏日就是夏至之後第三個庚日,只算日干支不算時刻,所以,從當日開始之時刻算即可。

年 代 夏至日 數伏開始日 中伏天數 立秋日 末伏開始日。

2011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

13樓:

2011年 6月22日夏至 7月14日頭伏。

14樓:

2011年夏7月14日入伏,中伏20天,伏天共計40天。

初伏或頭伏 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中伏或 二伏 是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乙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 則中伏為20天;末伏或終伏是立秋後第乙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具體到2011年,夏至日是6月22日,入伏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7月14日,初伏7月23日結束;中伏天數為20天, 自7月24日至8月12日;三伏(末伏)自8月13日開始至8月22日,8月23日出伏。

2015年幾月幾日是頭伏

15樓:喬木巨像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這是真正暑天的開始。

初伏是真正暑天的開始。

百姓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內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季節,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伏期開始稱入伏或交伏,伏期結束稱出伏。中伏天數的多少視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為10天。 2013年的初伏7月13日開始。

1)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hot season]∶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三伏中頭伏的第一天。

2) [the first day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頭伏」。

2015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後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10天;

中伏:,20天;

末伏:,10天。

2014頭伏是哪一天

16樓:楊廣元

2014(甲午馬)年從7月18日入伏,到8月27日出伏,一共是40天時間。

一伏(頭伏、初伏、數伏)從7月18日入伏,到7月27日結束二伏(中伏)從7月28日開始,到8月16日結束三伏(末伏、尾伏)從8月17日起,到8月26日止。

頭伏是幾月幾號,今年頭伏第一天是幾月幾號

今年頭伏第一天是7月16日。夏至三庚數頭伏 是確定入伏的依據。意思是從夏至開始,往後數出現第三個庚日,即為入伏第一天。例如 今年的夏至是公曆6月21日,從夏至日算起,第一個 庚日 庚戌日 是6月26日 第二個 庚日 庚申日 是7月6日 第三個 庚日 庚午日 是7月16日,於是7月16日就成了入伏第一...

2025年5月23日是結婚的好日子嗎

2009年5月份恭候您二位結婚的黃道吉日是 避開您二位生肖的衝日後可任選 2009年05月01日 星期五 四月初七 庚子 衝鼠 2009年05月05日 星期二 四月十一 甲辰 衝龍 2009年05月10日 星期日 四月十六 己酉 衝雞 2009年05月13日 星期三 四月十九 壬子 衝鼠 2009年...

2025年三伏天有40天?三伏是代表著哪三伏

今年初伏天是從7月16號第一天當天開始進入三伏天,到一直25號出伏天結束,從7月26號中伏天開始,一直到8月14號,中伏天結束。末伏天是從8月15號 8月24號,今年的假期比往年的時間要短一些,因為開學因為疫情的影響影響了很久。所以今年的假期正好是在入伏天開始之前,入伏天結束之後。其實跟去年相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