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帶你理解一下: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平均速率的概念。
位移除以時間是平均速度比如:經10s運動了1/2圓周,v=10/10=1 m/s
路程除以時間是平均速率:經10s運動了1/2圓周v=πr/t=瞬時速度是指某一位置的速度:用平均速度來求時,要讓時間足夠短,,以這題為例,你要以起點運動一小段時間,運動的位移就是一小段弦長,相除得到這小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如果時間趨近於零,則這小段弦長就近似等於這段時間內運動的弧長,所以大小就等於平均速率。
2樓:紅黑少校
圓形軌道~~~只能算路程除以時間,因為速率不變,方向時刻變化。
3樓:小朱沒尾巴
既不是位移除以時間也不是是路程除時間,它是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
10s運動了1/2圓周 故週期是20s
mv²/r=m(2π/t)²r
v²/5=(2π/20)²5 解得 v=π/2
4樓:買昭懿
v=πr/t=π*5/10=π/2≈
從定義上,瞬時速度既不是位移除以時間,也不是路程除以時間。
勻速運動的瞬時速度等於路程除以時間,這屬於一種特例。
5樓:匿名使用者
瞬時速度的大小是速率也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啊,平均速度是失量,應該用位移除以時間,所以,經過了1/2的圓周,也就是位移大小為2r=5m*2=10m,則該物體的瞬時速度的大小是:10m/10s=1m/s。希望能對你有一點借鑑作用。
一道高一物理題目,是關於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題。。要過程的
6樓:網友
這張圖表示物體正向運動後靜止一段時間又逆向運動到起始位置0-20s內和50-60s內都是勻速運動(如果40和60的點之間的那一點表示50s的話)
so,第10秒和第55s末的瞬時速度即為第20s和第50s末的瞬時速度。
v10 = v20 = 30m/20s =v55 = v50 = -30m/10s = -3m/s平均速度要包括所有運動過的距離:
v20 = 30m/20s =
v50 = 30m/50s =
v60 = 0
高一物理瞬時加速度練習題
7樓:聽那荷底的風聲
如果ac一起運動,加速度自然相同,下面說明為什麼ac一起運動。
一起運動=不分離,而分離的臨界狀態是接觸面壓力為0
運用反證法,假設ac不一起運動,即分離,則ac間壓力為0,對c分析,加速度為2g,對a分析加速度為g,從運動學的角度,初始位置相同,初速度相同時加速度後者比前者大,是不會分離的,與假設矛盾,故不分離。
8樓:夜襲的速度
這題我還真會,前幾天剛做過。
這題的話,用整體隔離,把b當成乙個整體,然後在減斷的瞬間,彈簧還沒來得及變化,所以彈簧彈力還沒來得及變化。所以b的加速度是0
因為ac這個整體在有加速度,所以a給c的彈力不再是原來的2mg,所以不能把a或c單獨考慮,所以要把ac看成乙個整體考慮。
這時ac整體受到乙個彈簧彈力mg加上自身重力2mg合力是3mg,所以加速度是3g/2
高一物理瞬時速度
9樓:網友
第一秒內、第二秒、第三秒、第四秒內是以1秒為乙個單位。單位時間內位移差為x2-x1
x2-x1=at^2 即2-1=a*1 a=1m/s^2v4=0+4=4公尺每秒。
v平均=x總/t=10/4=公尺每秒。
bc正確。
10樓: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 選c
個人覺得只能求出平均速度。
11樓:誠信月亮
這道題的答案是c,題目只給出了第一秒內,第二秒、第三秒、第四秒內通過的距離分別為1m,2m,3m,4m,並沒有是否是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我們只能夠根據平均速度的定義,用位移除以時間,獲得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 怎麼求
瞬時速度,是指某一點時的速度。一般是由距離對時間求導所得。再代入某一時間點可得某一時間點的瞬時速度。平均速度,是指某一段內的平均速度。用這一段的距離除以這一段所用的時間。3s內,一般是指三秒時間。前3s內,一般是指開頭的三秒時間。第3s內,是指第三秒的這一秒時間。 瞬時速度v at 平均速度v s ...
物理紙帶求瞬時速度的問題,物理紙帶求瞬時速度
答 vc bd tbd 問題是時間,b到d的時間 tbd 相鄰兩個記數點之間還有一個點,也就是說相鄰兩記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 0.02sx2 0.04s b到d之間的時間 tbd 2t 2x0.04s 0.08svc od ob tbd 物理紙帶求瞬時速度 分析 如果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且t...
關於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物理問題
耗子這傢伙 選a c.平均速度就是位移除以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瞬時速度就是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a中瞬時速度為0,就是每分每秒都沒有速度,就是每分每秒都沒有動,就是每分每秒位移為0,所以0除以位移所用的時間就是0,即平均速度為0.b舉個例子,第1秒的時候速度為向左大小為1m s,第2秒時候速度向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