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海水;不能;方法:蒸餾、用淡化膜。
還是這樣最簡潔。
2樓:網友
海水。不能飲用。
太陽能蒸餾容器:太陽能蒸餾器結構簡單,主要由裝滿海水的水盤和覆蓋在它上面的玻璃或透明塑膠蓋板構成。水盤表面塗黑,裝滿待蒸餾的水,盤下絕熱,水盤上覆蓋的玻璃或透明塑膠蓋板下緣裝有集水溝,並與外部集水槽相通。
太陽輻射透過透明蓋板,水盤中的水吸熱蒸發為水蒸氣,與蒸餾室內空氣一起對流。由於蓋板本身吸熱少,溫度低於池中溫水,水蒸氣上公升並與蓋板接觸後凝結成水滴,沿著傾斜蓋板藉助重力流到集水溝裡,而後再流到集水器中。池式太陽能蒸餾器中海水的補充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斷續的。
雖然它有很多不同的結構形式,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這類蒸餾器是一種理想的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的裝置。
2.反覆過濾法。
人類實際能利用的水只有地球上總水量的多少
3樓:小樣子聊電視
人類實際能利用的水只有地球上總水量的。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只佔總水量的,且主要分佈在南北兩極的冰雪中。目前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淡水平線、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總和佔地球總水量的,除去不能開採的深層地下水,人類實際能夠利用的水只佔。
人類能夠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
每年有9000立方千公尺。最豐富的大洲南極洲。
南極洲面積有1400萬平方公里。
95%以上的面積常年被冰雪覆蓋,形成一巨大而厚實的冰蓋,它的平均厚度達2450公尺,冰雪總量2700萬立方公里,佔全球冰雪總量的90%以上,儲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
地球上能供人類飲用的淡水佔海洋水總量的百分之多少?
4樓:新科技
地球上水總儲量約為,但除去海洋等鹹水資源外,只有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勢存在,河流和湖泊(一般理解為可利用的水資源)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
也就是說答案為。
來自wiki
在地球上,我們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佔全球水資源的百分之幾?
5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能直接利用的水資。
源僅是隻佔全球總水儲量中的淡水中的的江河湖泊及淺層地下水內。即容我國的水資源分佈具有地區、程序 上的不均勻性,是水資源相對較少的國家。平均年降水深633公釐(全球800公釐,亞洲740公釐),多年平均年河川徑流總量26600多億立方,佔世界第五位。
人均佔有水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河川年徑流量的1/4。
所以,防治水汙染,就成為保護水資源乙個重大課題。
6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水是水圈的。
主體,佔總儲量的;陸地水(河湖水、冰川水、土壤專水、地下水)佔總儲量屬的;大氣水只佔總儲量的。淡水只佔水體總儲量的,而目前人類可以開發利用的淡水又只佔淡水總儲量的。
地球上,我們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大約佔全球的%之幾?
7樓:相迎祿渟
目前人類使用地球上可利用水資源的54%。從全球範圍看,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只佔全球水總量的。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發生和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頭等重要的物質保證。據研究,地球上大約有14億立方公里的水,但其中有97%以上是不適合人類使用的海水,淡水只有3%,而淡水中約有被儲藏在冰帽和冰川中,是地下水和土壤水,僅有極少部分為地表淡水,即只有儲藏在湖泊和沼澤中,而河水儲量不及表12—1)。
淡水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水的可獲得性和可利用性是與全球水文迴圈狀況相聯絡的。全球陸地平均年降水量為800公釐,扣除蒸發外,形成徑流摺合水深為485公釐,其年徑總量為470000億立方公尺,其中地表徑流總量447000億立方公尺(表12—2)。
若以世界1985年耕地和1986年人口為基數,則全球人均和耕地畝均水資源擁有量分別為9563立方公尺和2278立方公尺(表12—3)。
8樓:俞春雪佛田
地球上的水資源。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上來說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由於海水難以直接利用,因而我們所說水資源主要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通過水迴圈,陸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斷更新、補充,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要。
事實上,陸地上的淡水資源總量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佈在南北兩極地區的固體冰川。雖然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大規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儲量也很大,但絕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開採利用的也很少。
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公尺。
陸地水體從運動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為重要,與人類的關係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迴圈週期短的特點。科學家們又據此把水資源分為靜態水資源和動態水資源。
靜態水資源包括: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迴圈週期長,更新緩慢,一旦汙染,短期內不易恢復。動態水資源包括河流水、淺層地下水,迴圈快、更新快,交替週期短,利用後短期即可恢復。
所以,人類開發水資源時,一定要根據水迴圈的規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資源。只有促進水資源的更新,人人愛惜水資源,才能可持續地利用水資源。
地球的水資源很多,但能直接飲用的水資源有多少?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可以知道,在地球為人類提供的「大水缸」裡,可以飲用的水實際上只有一湯匙。地球有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其中的水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 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
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約佔地球總水量的。即使如此,總體而言,世界上是不缺水的。但是,世界上淡水資源分佈極不均勻,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 80個國家和地區。
卻嚴重缺水。人類使用水資源的方式以及汙染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形勢。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世界每年約有5000億立方公尺汙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億立方公尺以上的水體受到汙染。
10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億立方千公尺之多。地球上的水,儘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鹹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
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佔其總水量的,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
地球上人類真正能夠飲用的淡水僅為總水量多少左右
11樓:網友
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公。
裡,其中淡水只佔總水量的,且主要分佈在南北兩極的冰雪中。目前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淡水平線、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總和佔地球總水量的,除去不能開採的深層地下水,人類實際能夠利用的水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公尺,其中地下水8700億立方公尺。水資源人佔2700立方公尺,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5%,居世界第88位。我國的淡水佔全球的8%,人均佔有量是世界人均佔有是的30%。
12樓:19910210晨曦
據統計,地球所擁有的水資源中,有是海水,而淡水卻僅僅只有。但在這些淡水資源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加以利用的。如分佈在南北兩極於高山地區的冰川水、高寒地區的永凍土下的冰層和深層地下水等。
在全球淡水資源中,農業用水佔70%、工業用水佔20%、家庭和市政用水僅只有佔10%。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萬億立方公尺,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當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中國七大水系中日前極大部分河段汙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標,全國7億多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的水,億人飲用有機汙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的水。
13樓:網友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僅佔地球總水量的左右,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一半的陸地面積、遍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二十億人飲水困難。而人類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著水資源。
到目前為止,人類淡水消費量已佔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
地球上的水哪裡來的?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上水的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 外源說 和 自源說 1 自源說認為,地球起源時,地下深處的岩漿中含有豐富的水,在合適的條件下,這些岩石中的水就會被釋放出來。在地球形成後的最初幾億年裡,由於地殼較薄,加上小天體不斷轟擊地球表面,地幔裡的熔融岩漿易於上湧噴出,因此,那時的地球到處是一片火海。隨同岩漿噴出的...
地球與金星之間有小行星帶嗎,地球上的水,是從「小行星帶」來的嗎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瞭解,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然而也有個別的小行星,可以進入地球軌道以內,或者離開土星軌道以外。後者和這裡的內容關係甚微,不多涉及。近地小行星群共有三類 阿登型和阿波羅型。因為軌道的差距,所以也被分為三種型別,如何一一對應,不妨網路查詢。回到樓主的問題,不知道又沒有注意上面的措辭...
反滲透ro純水機出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嗎
浙江康麗源淨水服務 1 可以生飲,何以見得呢?凡是本要產品及本產品所製造的水都是送國家衛生部門檢驗,絕對符合生飲標準,因為大腸菌要縮小5000倍才能通過ro膜,所以一定符合國家衛生部門的生飲要求。2 產品原是太空人在太空生活所使用的廢水 處理機,可將尿液各種汙水經由ro膜處理後生飲,如果有問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