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學鋼化原理,鋼化玻璃的原理是什麼

時間 2025-01-30 01:15:20

1樓:知道美麗

化學鋼化玻璃。

是將玻璃置於熔融的鹼鹽中。

使玻璃表層中的離子與熔鹽中的離子交換,由於交換後的體積變化,在玻璃的兩表面形成壓應力,內部形成張應力,從而達到提高玻璃強度的效果。化學鋼化玻璃強度高、熱穩定性好、表面不變形、可做適當切裁處理、無爆開現象。

化學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

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增強玻璃自身抗風壓性,寒暑性,衝擊性等。

二、化學鋼化原理是什麼。

化學鋼化玻璃是採用低溫離子交換工藝製造的,所謂低溫系是指交換溫度不高於玻璃轉變溫度。

的範圍內,是相對於高溫離子交換工藝在轉變溫度以上,軟化點以下的溫度範圍而言。低溫離子交換工藝的簡單原理是在400℃左右的鹼鹽溶液中,使玻璃表層中半徑較小的離子與溶液中半徑非常大的離子交換,比如玻璃中的鋰離子與溶液中的鉀或鈉離子。

交換,玻璃中的鈉離子與溶液中的鉀離子。

交換,利用鹼離子體積上的差別在玻璃表層形成嵌擠壓應力。大離子擠嵌進玻璃表層的數量與表層壓應力成正比,所以離子交換的數量與交換的表層高層度是增效果好果的關鍵指標。

離子交換鋼化玻璃與物理鋼化玻璃的應力分佈不同,前者表面層的壓應力厚度較小,與其平衡的內部拉應力不大,這是化學鋼化玻璃的內部拉應力層達到破壞時也不像物理鋼化玻璃那樣碎成小片的原因。由於離子交換層較薄,所以化學鋼化玻璃方法用於增強薄玻璃效果顯著,對厚玻璃的增效果好果不甚明顯,特別適合增強2~4mm厚的玻璃。

2樓:御寄翠

物理鋼化是淬冷,在600攝氏度至70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的,玻璃內部形成壓應力,物理鋼化。化學鋼化是在400lc左右鹼鹽溶液中鉀鈉離子置換加冷卻,也是壓應力。

加工厚度方面,物理鋼化在3公釐以上,化學鋼化在3公釐以下。

表面應力值方面,物理鋼化為90兆帕至140兆帕,化學鋼化為450兆帕至650兆帕。

碎片狀態方面,物理鋼化為顆粒狀,化學鋼化為塊狀。

抗衝擊強度方面,物理鋼化玻璃厚度大於或等於6公釐有優勢,化學鋼化玻璃小於6公釐有優勢。

彎曲強度、光學效能、表面平整度方面,化學鋼化都要優於物理鋼化。

鋼化玻璃的原理是什麼

3樓:惠企百科

熱鋼化原理通過加入,然後通過介質急速冷卻,內層和表層產生了巨大的溫差,形成溫度階梯。由此產生的應力由於玻璃還處於粘滯流動狀態而被鬆弛。

當玻璃的溫度梯度逐漸消失,原鬆弛的應力逐步轉為永久應造成了玻璃表面有一層均勻分佈的壓應力層。當退火玻璃受載彎曲時,受力面為壓應力。當鋼化玻璃受載彎曲,退火玻璃強度低於鋼化玻璃。

同理,當鋼化玻璃驟冷時,表面產生的張應力與鋼化玻璃表面原先存在的壓應力相抵償,因而鋼化玻璃的熱穩定性大大提高。

鋼化玻璃中應力的分佈是鋼化玻璃的兩個表面為壓應力,板芯層處於張盯握應力,在玻璃厚度上應力分佈類似拋物線。玻璃厚度的**是拋物線的頂點,即張應力最大處;兩側接近玻璃兩表面處是壓應力;零應力面大約位於厚度的1/3處。

通過分析鋼化急冷的物理過程,可知鋼化玻璃表面張力和內部的最大張應力在數值上有粗略的比例關係,即張應力是壓應力的1/2~1/3。國內廠家一般將鋼化玻璃表面張力設定在100mpa左右,實際情況可能更高一些。鋼化玻璃自身的張應力約為32mpa~46mpa,玻璃的抗張強度是59mpa~62mpa,只凱裂慶要硫化鎳膨脹產生的張力在30mpa,則足以引發自爆。

若降低其表面應力,相應地會降低鋼化玻璃本身自有的張應力,從而有助於減少自爆的發生。

製造鋼化玻璃的原理?

4樓:惠企百科

工藝模燃段過程: 鋼化玻璃是將玻璃加熱到接近軟化化溫度(這時處於粘性流動狀態)——這個溫度範圍我們稱為鋼化溫度範圍(620℃—640℃),保溫一定時間,然後驟冷而成的,下面簡單敘述鋼化玻璃在加熱和驟冷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及應力形成過程。

a. 開始加熱階段: 玻璃片由室溫進入鋼化爐加熱,由於玻璃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此時內層溫度低,外層溫度高,外層開始膨脹,內層未膨脹,所以此時外 層的膨脹受到內層的抑制表面產生了暫時的壓應力,中心層為張應力,由於玻璃的抗壓縮度高,所以雖然快速加熱,玻璃片也不破碎。

注:從這裡可以瞭解到玻璃一進爐,由於玻璃內外層有溫差造成了,玻璃內外層的應力,因此厚玻璃要加熱慢一點,溫度低一點,否則因 內外溫差太而造成玻璃在爐內破裂。

b. 繼續加熱階段: 玻璃繼續加熱,玻璃內外層溫差縮小等內外層都達到鋼化段頌溫度時玻璃旦譽板內等應力。

玻璃如何鋼化

5樓:

摘要。方法一: 物理鋼化法,把玻璃加熱到適宜溫度後迅速冷卻,使玻璃表面急劇收縮,產生壓應力,而玻璃中層冷卻較慢,還來不及收縮,故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獲得較高的強度。

方法二: 化學鋼化法,通過化學方法改變玻璃表面組分,增加表面層壓應力,以增加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的鋼化方法。

玻璃如何鋼化。

1.方法一: 物理鋼化法,把玻璃加熱到適宜溫度後迅速冷卻,使玻璃表面急劇收縮,產生壓應力,而玻璃中層冷卻較慢,還來不及收縮,故形成張應力,使玻璃獲得較高的強度。

2.方法二: 化學鋼化法,通過化學方法改變玻璃表面組分,增加表面層壓應力,以增加玻璃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的鋼化方法。

5公釐,6毫未lowe玻璃怎麼鋼化,用多少時間來計算。

5公釐的玻璃鋼化,其時間是二十秒至三十秒之間;6公釐的玻璃鋼化,其時間是三十秒至四十五秒之間。

玻璃怎麼鋼化

6樓:數碼學長

1、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改善了玻璃抗拉強度。

2、將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後加熱到接近軟化點的700度左右,再進行快速均勻的冷卻而得到的(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240秒左右,降溫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溫下加熱500秒左右,降溫300秒左右。總之,根據玻璃厚度不同,選擇加熱降溫的時間也不同)。

化學鋼化玻璃的製作原理

7樓:蘭迪機器

化學鋼化玻璃是採用低溫離子交換工藝製造的,所謂低溫系是指交換溫度不高於玻璃轉變溫度的範圍內,是相對於高溫離子交換工藝在轉變溫度以上,軟化點以下的溫度範圍而言。低溫離子交換工藝的簡單原理是在400℃左右的鹼鹽溶液中,使玻璃表層中半徑較小的離子與溶液中半徑較大的離子交換,比如玻璃中的鋰離子與溶液中的鉀或鈉離子交換,玻璃中的鈉離子與溶液中的鉀離子交換,利用鹼離子體積上的差別在玻璃表層形成嵌擠壓應力。大離子擠嵌進玻璃表層的數量與表層壓應力成正比,所以離子交換的數量與交換的表層深度是增強效果的關鍵指標。

離子交換鋼化玻璃與物理鋼化玻璃的應力分佈不同,前者表面層的壓應力厚度較小,與其平衡的內部拉應力不大,這是化學鋼化玻璃的內部拉應力層達到破壞時也不像物理鋼化玻璃那樣碎成小片的原因。由於離子交換層較薄,所以化學鋼化玻璃方法用於增強薄玻璃效果顯著,對厚玻璃的增強效果不甚明顯,特別適合增強2~4mm厚的玻璃。

蘭迪機器為您解答。

8樓:駟馬玻璃

化學鋼化玻璃的製備:將潔淨的浮法玻璃(主要成分矽酸鈣)浸泡在已經加熱到80度的硝酸鉀或者硫酸鈉溶液裡反應60分鐘後將玻璃用清水(玻璃清洗機)清洗後就得到化學鋼化玻璃。

化學鋼化玻璃製作原理:浮法玻璃在硝酸鉀(硝酸鈉)溶液裡浸泡,玻璃表面的鈣離子和溶液中的鉀離子(鈉離子)發生離子置換反應,玻璃表面的矽酸鈣反應後生成歸矽酸鉀(矽酸鈉)。

至此,該玻璃表面主要成分為矽酸鉀或者矽酸鈉,內部主要成分為矽酸鈣,矽酸鈣與矽酸鉀(矽酸鈉)力學效能差異致使玻璃內部形成比較大的壓應力(物理鋼化是通過加熱淬火方式改變玻璃內部壓應力)從而得到化學鋼化玻璃;

化學鋼化玻璃和物理鋼化玻璃的生產方式各有優缺點,互相為補充滿足市場對鋼化玻璃產品的需求。

化學鋼化與加工物理鋼化相比:

缺點:加工難度大,成本高,效率低。

優點:鋼化玻璃薄板(物理鋼化淬火冷卻4公釐玻璃就需要30000pa風壓,加工難度和成本急劇上公升,3公釐以下厚度物理鋼化完全沒有工業化);鋼化玻璃小片;

鋼化玻璃和夾膠玻璃的特點,鋼化玻璃與鋼化夾膠玻璃有什麼區別

鋼化玻璃 tempered glass reinforced glass 屬於安全玻璃。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增強玻璃自身抗風壓性,寒暑性,衝擊性等。注意與玻璃鋼區別開來。特...

鋼化玻璃和夾膠玻璃的區別,鋼化玻璃與鋼化夾膠玻璃有什麼區別

由於鋼化玻璃破碎後,碎片會破成均勻的小顆粒並且沒有普遍玻璃刀狀的尖角,從而被稱為安全玻璃而廣泛用於汽車 室內裝飾之中。家居中,一般普通玻璃破碎後鋒利的刀狀尖角很容易割傷小孩或者撞擊者,造成對人身的傷害。玻璃破碎後是變成小顆粒還是刀狀這是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最主要區別方式。但在工程檢驗中,動不動採用這種...

什麼是鋼化玻璃,怎麼區分,鋼化玻璃和非鋼化玻璃怎麼區分?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1 看是否有鋼化的標誌直接通過外觀就能夠看到,如果是鋼化玻璃,會有一個鋼化標,這就是3c的認證。而在製作的過程中,通過高溫油墨印刷列印在玻璃的一角,而在進行鋼化的過程當中,就會有效第和玻璃表面相結合。再怎麼擦,都不會擦掉,需要通過氫氟酸才能夠去除。即使用了之後,也會留下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