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乙個我很久以來沒有想通的問題

時間 2025-03-13 15:05:07

1樓:網友

你所思考的問題很好。

首先說一下,n匝線圈產生電動勢公式的意義ξ =n * dφ /dt這裡,你可以思考一下,實際上是n匝導線串聯起來的,組成這樣乙個必合迴路。而圖2裡的並不是這種情形,圖2 相當於是兩個單匝線圈並聯!!!如果你把圖2(已經截成兩個銅環),把銅環剪斷,然後乙個銅環與另乙個銅環首尾相連,那麼組成就可以用ξ =n * dφ /dt 來計算!!!

你可以再思考一下下面這個問題。

就是把連個兩個線圈(都是閉合的線圈),放在一起(也就是圓心對準,疊放)。它們產生的電動勢是多少?怎麼計算?

那就是它們各自產生的電動勢都是ξ =n * dφ /dt。 但是它們產生電動勢之和呢? 其實這是相當於連個電源並聯的情形,因此產生的電動勢,仍然是ξ ,而不是2ξ 。

電動勢的並聯規律,在中學裡並沒有講,這裡作為乙個補充,你不必去了解是怎麼得到的)

希望上面的你能理解!

2樓:

圖2根本就不是什麼兩匝線圈,中間那更線沒電。

3樓:咯茉莉抹蜜

你把它橫截了、那匝和麵積的量都應該變了吧、那太細節了、你就把它作個整體算就行、

4樓:網友

你自己沒有深刻的理解!由考慮過dφ怎麼來的嗎?dφ=db*ds在你第二問中db雖然沒變但ds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則dφ也減小為原來一半,在乘以2值就和(1)一樣啦!

物理中乙個想了很久都沒想通的問題,有關連線體的,

5樓:

系統的運動情況通常分為以下三種型別:

第一,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整體都平衡,整體內每個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整體所受合力也為零。這樣,根據整體的平衡條件,就可以確定整體或某乙個物體的受力特點。)

第二,系統處於不平衡狀態且無相對運動;(整體內每個物體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這時整體所受的合力提供整體運動的加速度。這種情況利用整體法,更容易把握整體的受力情況和整體的運動特點)

第三,系統內部分平衡部分不平衡。

顯然這道題目屬於第三類;這種情況由於系統內物體的運動狀態不同,物體間有相對運動,通常習慣用隔離法。若系統內兩個物體乙個處於平衡,另乙個處於不平衡狀態時,也可以利用整體法來分析。

所以這道題目用整體法的思想,滑梯小孩子看作乙個整體,相對於地面沒有發生運動,而小孩子下滑的力主要來自自身重力和摩擦力的總體作用,地面與滑塊之間無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無摩擦力作用,a正確。

地面對整體的支援力等於系統的重力,系統內兩物體的摩擦力相對於地面來說屬於內力相互抵消,所以支援力始終等於其系統總重力,c正確。

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ac

如答案有誤,可一起再做商討。

一道很簡單的物理,我一時想不明白。

6樓:網友

樓上兩位看來沒明白樓主要問的什麼。

這個問題和慣性系有關(更確切說是參考系,因為地球不是慣性系)核心問題是,對於同一能量,在不同的參考系,其表示的值是不同的。比如質量為2kg,速度為1m/s的物體,能量為1,速度為3,能量為9。如果我要把物體從1加速到3,需要能量8。

這是我在地球上觀測這個物體,得出的能量值,8。但是我如果自身在速度為1的物體上看,這個物體速度為0,要把它加速到2,需要能量,4。這裡便用到了速度差,而不是能量差。

所以對於你的問題,由於發射火箭永遠是站在地球上的人們的作為,所以這個能量值應該以他們為準,所以用速度差。如果我是上帝,在地球之外,要把停在地球赤道某處的火箭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就要用能量差了。

7樓:網友

因為第一宇宙速度和線速度都是圓的切線速度,而火箭起飛的時候是法線速度,火箭除了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能量之外還要加上克服重力達到一定高度的能量。

能量差一般是該能量僅在乙個方向上的改變該方向的速度。

與慣性系無關。

8樓:網友

你沒有考慮到速度是相對的,比如u是與地球中心為參考物而不是地球表面,而火箭是從地球表面發射,所以要以地球表面速度為0進行計算。所以:e=m[(u-v)^2-(v-v)^2]/2=第乙個公式。

動能公式的使用是相對的。

問個物理中一直想不通的問題

9樓:網友

對於1圖,給予足夠大的拉力,兩物塊的加速度一定不相同,因為用的力足夠大,所以上面的物體有足夠大的加速度,而上下物體間的摩擦力是有限的,所以下面的物體的加速度有限,所以兩者加速度不同。

對於2圖,給予足夠大的拉力,兩物塊的加速度也一定不相同,和第1種情況類似,此時下面的物體有足夠的加速度,而上面的物體加速度有限,所以兩者加速度不同。

10樓:網友

1圖中,只要二力平衡(所謂足夠大不能超過滑動摩擦力)就可以了。

2圖中,由於上面的木塊不受力(只有慣性)所以肯定相同。

11樓:趙紅彬哥哥

1圖加速度不是一樣的2圖才是,1圖只有上面物體移動,下面物體何來加速度?除非參照物是地球。

12樓:墨梓尛

這個問題不應該這樣考慮,首先看圖一:上面的木塊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拉力減去摩擦力在除以上面小木塊的質量得到小木塊的加速度,而下面的大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大木塊的加速度為摩擦力除以兩個木塊的總質量。

再看圖二:上面的木塊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上面的小木塊的加速度為,摩擦力除以小木塊的質量,下面的大木塊的加速度為向右的拉力減去向左的摩擦力再除以大木塊和小木塊的總質量。

注意:拉力作用在哪個物體上,哪個物體上收到的摩擦力就與拉力方向相反,沒受到拉力的物體,他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受到拉力的物體受到的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13樓:勝利的日子

都不一定。

摩擦力 跟摩擦力質量有關。

乙個物理問題,想不通

14樓:使命號

設電源為e,顯然u2=e,由u1=e/2,可知,l=rab=12歐。

當開關s1、s2同時閉合,滑片p到a端時,由 電壓/電流=電阻,得 e/2=12r0/(12+r0)由 功率=v^2/r 得 e^2/r0=12,即 r0=e^2/12代入上式,即可解得 e=12,即u2=12v,此即當開關s1,s2同時閉合,滑片p到a端時,電壓表的示數 。

由於 u1=u2/2=e/2=12/2=6l消耗的功率=6^2/12=3w,而此值為其額定功率的1/9,故燈l的額定功率為 3*9=27w

物理題,想了很久都沒有做出來

15樓:小兔土

斷開開關s3,,只閉合開關s1時,電阻r1消耗的功率為p1,(這個是r1和r3串聯的)

斷開s3,只閉合s2時,電阻r2消耗的功率為p2,(這個是r2和r3串聯的)

已知p1:p2=4:3,r1=3r2,開關都閉合時,(這個是r1和r2並聯的)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64w求:(1)電阻r2:r3為多少?

2)當斷開s3,只閉合s2時,電阻r3消耗的電功率為多少?

1) u^2/(r1+r3):u^2/(r2+r3)=(r2+r3):(r1+r3)=4:3(代入r1、r2的數值關係就可以求出r3的用r2表示的大小了)

16樓:網友

列出兩次功率的表示式,比值為4:3,帶入條件r1=3r2,就可以得出r2和r3之間的比值了。

17樓:首河

請在確定題目正確的前提下於12:00之前將題目發至15095575780並說明是否考慮電源內阻。

問大家物理問題,問大家一個物理問題?

賴登聞 呵呵,以上說的只有 faxhy 大致正確,但還沒答到點子上。現在我們知道,向心力肯定是指向一個點的力,這個力始終指向最初圓周運動圓心。那麼,力變小後,它將獲得一個垂直向外的加速度,這時候小球仍有切向速度。我們可以得知,在小球繼續運動的一段時間內,向心力不變,而且做負功,也即阻礙前進。因為運動...

高中物理的一個問題!問一個高中物理問題!

所謂同步衛星是衛星繞地球轉動的週期嚴格的和地球的自轉週期相同。例如在我們上空的一顆同步衛星,我們看到它永遠在同一個位置。這樣的衛星必須定點在赤道上空距離地球高度約為36000千米的位置,同時我們還可以計算出同步衛星的線速度的大小約為3.08公里每秒!以上這些資料都是嚴格計算的結果。如果不要求和地球同...

急問一個物理問題,問個物理問題

這裡有兩個因素,一是成績的判定方法,若以地面的觀察者為標準,那麼成績自然不同,向前跳時成績好,當然這不太現實。二是車的變速問題,以車作為成績參考 若車加速向前,向後跳成績好,向前要差一些,簡單的解釋是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車向前加速時,以車為參考系,人具有了向後的加速度故向後跳成績好。這是物理題還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