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不向東風怨未開」,話裡帶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時候(正值東風),卻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與「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同樣「怨而切」,只不過此詩全用比體,寄興深微。
詩人向「大人物」上書,不卑不亢,毫無脅肩諂笑的媚態,這在封建時代,是較為難得的。說「未開」而非「不開」,這是因為芙蓉開花要等到秋高氣爽的時候。這裡似乎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才具的自信。
不妨順便說一句,高蟾在作詩後的第二年終於蟾宮折桂,如願以償了。
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東風怨為開 這首詩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高蟾的《落第詩》: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 怨未開。 這詩中所表現出的安於本分,毫無脅肩諂笑的媚態,不卑不亢的精神。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是誰的詩句
3樓:溫酒夜談話千古
1、「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出自唐代高蟾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2、《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唐代: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3、賞析:這是寫給主考官高駢的詩,題又作《上高侍郎》。前兩句比喻別人考中進士並表達羨慕,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借皇家權貴雨露之恩者不滿,後兩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進取態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賞識的意思。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是誰的詩句?
4樓:匿名使用者
高蟾的《落。
第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這詩中孝鉛唯所表現出的安於本分,毫無脅肩諂笑的媚態巧培,不卑不亢的精神,
5樓:匿名使用者
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栽。
關於此詩有一段本事,見《唐才子傳》:「高蟾)初累舉不上,題詩省牆間曰:『冰柱數條搘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
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論不公,又下第。上馬侍郎雲(衫悔詩從或談正略)。
晚唐科舉場上弊端極多,詩歌中有大量反映,此詩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6樓:匿名使用者
上高侍郎 (高蟾·唐哪沒五代)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帶則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李行納怨未開。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邊,不向東風怨未開。
7樓:
出自(唐)高蟾《下第後上高待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詩一開始用「天上碧桃」、「日邊紅杏」比擬及第進士的威風,其中「天上」、「日邊」象徵及第者一登龍門則身價百倍,地位不尋常;然後又用「和露種」、「倚雲栽」比喻他們有所依附,而「碧桃」、「紅杏」鮮花盛開,意味著他們春風得意、前程似錦;最後詩又以「秋江」的「芙蓉」比喻自己,和「天上碧桃」、「日邊紅杏」形成鮮明對比,自慨「陽春發處無根蒂」,反映出當時靠人事關係成名者大有人在的科舉弊端。
上高侍郎借芙蓉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8樓:貴族吐司
上高侍郎借芙蓉表達了詩人對實現自己才華抱負的自信的思想感情。
上高侍郎》唐 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