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如何將明代的社會變革與危機讀後感800字?

時間 2025-01-07 23:50:20

1樓:網友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為數不多的。

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為周王貴為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行為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到後來,觀念由對天的感性過渡到對儒家思想的理性。歷朝歷代的首要任務與其說是治國,莫不如說是對儒家思想的推廣和執行;皇帝及****的最重要責任與其說是推佈政令,莫不如說是身先士卒,踐行儒家禮儀,與萬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稱之為儒教了。

求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2樓:小軒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乙個長假,終於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曆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曆皇帝。曾有人感嘆道:

歷史竟然可以這麼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說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為了寫乙個**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乙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

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乙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於知道,乙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乙個有為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乙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

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乙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乙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乙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

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3樓:進她空城

留郵箱吧,我發給你。

《三體》和《萬曆十五年》哪本書價值更高一些,更值得看

對於理科生來說萬曆十五年是什麼拉基我們這個年級都沒人看三體我覺得更好 有可比性嗎?一部科幻 一部歷史記載。如果比的話絕對是三體勝萬曆十五年,萬曆十五年有科學知識?嗎有科學幻想嗎?有對宇宙巨集大的展示嗎?有對人性的 嗎?如果非要在這兩本之間選,我建議你看三體,當然我也不是說 萬曆十五年 很難看 及含秀...

萬曆三十四年是多少年,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為何國家照樣運轉?

公元1606年,中國農曆丙午年,生肖馬年,屬明朝萬曆三十四年。萬曆 1573年9月4日 1620年8月18日 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慶六年 1572年 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

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都不上朝,為什麼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

1 萬曆罹患嚴重的骨骼疾病,扭曲變形,為了保持皇室尊嚴,不願意見外臣。2 明朝不同於 我大清 沒人敢說話。萬曆在位的時候,就有很多大臣上書指責皇帝長期不上朝。萬曆皇帝多次在奏章批覆中,一次又一次地耐心解釋,說自己 腰痛腳軟,行立不便 又說 足心疼痛 步履艱難 明代申時行 詔對錄 3 滿清編的 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