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我們仨》,寫的是哪三個人的故事?

時間 2025-02-07 09:20:24

1樓:可樂與小山竹

楊絳的《我們仨》,寫的是她本人以及她的丈夫錢鍾書和她的女兒的故事。故事內容關於的是她們一家的生活,她們平平淡淡的生活經歷被楊絳寫成了《我們仨》,在書裡,我看到的是歲月靜好的感覺。

2樓:滿載一肩秋色

楊絳先生的作品,我們仨指的就是楊絳先生的家庭及錢鍾書先生,楊絳先生以及他們的女兒三個人的故事,在我們仨這本書當中,錢鍾書先生先是生病,後來病逝,後來女兒也生病,逐漸離開,只留下了楊絳乙個人。

3樓:韓諾諾

寫的是她自己,和她丈夫錢鍾書以及他們早年去世女兒錢瑗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乙個平淡溫馨相助相守的故事。

4樓:南宮筱末

記錄了她的丈夫錢鍾書,她的女兒錢媛,他們一家三口的溫馨幸福生活的經歷,對命運的不公平,楊絳並沒有抱怨,而是在簡單的訴說。

楊絳我們仨講的什麼

5樓:醉溺星辰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寫的一本散文集,本書用沉重而溫馨的文筆,講述了楊絳、錢鍾書和女兒錢瑗一家三口的溫馨故事,娓娓講述了乙個家庭幾十年的經歷。

2.第一部分的主題是「老了」,楊絳寫了她老年時做的乙個漫大隱敬長又悲痛的夢。

3.第二部分的主題是「走散了」,楊絳還是用融合了夢的手法,去描寫自己與丈夫滾慎、攜碧女兒共同度過的日子以及互相不可分割的感情。

4.第三部分她記錄了女兒、丈夫先後離世後,她對他們的回憶與思念。

他們倆感情和睦,他們仨溫馨幸福。楊絳用細膩溫柔的文字描述人的一輩子很短,一定要和有趣的人過一生。

楊絳的《我們仨》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6樓:網友

主要內容:《我們仨》講述的是乙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全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 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餘慶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襲毀拆驗。第二部分拍棗,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

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讀過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後,有什麼認識與感悟呢?

7樓:小氣質說遊戲

讀到感人之處,不無熱淚盈眶使我們看到 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相惜與呵護,全篇充滿人性美的光輝。

8樓:y_苑你安豪

讀完之後,感覺有羨亮的前段時候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也要做乙個心懷感激的人,做乙個直爽實在兄悔寬的人。這本書還讓人感覺到家庭溫馨的氛圍。

如何評價作家楊絳的《我們仨》?

9樓:漁樵耕讀看生活

感謝邀請。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在92歲所著,文風簡潔但也略顯沉重,該書回憶了他們一家三口(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媛)溫馨平淡,痛並快樂著的過往生活。雖然女兒和丈夫相繼離世,但楊絳先生卻也用特殊的方式說道:

我乙個人思念我們仨。」

第一部分篇幅很短,主要是作者做了乙個被丈夫丟下的夢,夢中的她孤身一人,不知該何去何從。雖說這只是個夢,但卻更像是對她後來人生境遇的真實寫照。

第二個部分是講述了一家三口在「古驛道」上的相聚相失。

初讀這一部分我內心充滿疑惑,為什麼錢鍾書突然住進了船上,而楊絳和女兒扒伍卻從家來到了客棧,每天定時去船上看錢鍾書。後來通過對他們一家的深入瞭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作者編織的乙個夢,錢鍾書因為身體有恙而住進了醫院,女兒也因為脊椎問題在醫院**,家不再像家,因此作者才把它稱之為「客棧」。

面對親人的病痛到離開,作者始終沒有直白地說明情況,看似迷離,卻又讓讀者體會得清清楚楚、改早真真切切。

第三部分更多的是對他們曾經生活的真實回憶。時間線主要是從1935年伉儷兩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和丈夫的相繼離世的全過程,內容包含了許多瑣碎的家庭小事,雖然平凡,但卻展現了乙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

在英國春殲或留學的片段裡,我們可以看到夫妻二人才學過人、求學順利,生活中也結交了許多優秀的朋友,生活雖不算富裕,卻也很是「小資」。

隨著愛女的出生,這個家庭變得更加歡樂和密不可分。女兒圓圓從小機智聰明、活潑可愛,深受家中長輩的喜愛,在對許多關於女兒小故事的描述裡,我更多地看到了作者作為一名母親,對女兒濃濃的寵愛。

就這樣,這一部分斷斷續續記錄著一家63年生活的點點滴滴,平凡裡卻也透露著知識分子對人生追求的不平凡。

我想說,作者是堅強的,但同時她也並未從傷痛中走出來,她不願、不能、不敢回憶那段讓人撕心裂肺的歲月,用虛幻的夢去過濾掉種種細節,在夢裡面對死亡給人的恐懼和不安。

楊絳在書中說:「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如此平凡的夢想,也在現實的殘酷照映下變成虛幻的泡影。

平凡的幸福其實最不平凡,所以請珍惜你身邊每乙個你愛和愛你的人吧。

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好看嗎?

10樓:丁家萱草兒

我們仨》是當代作家楊絳創作的回憶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03年7月。

該書講述了乙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塵伍喊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這本書自始至終彰顯著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一是摯愛親情的濃墨抒發;二是愛國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寧和凸現。作品用樸實的橘陪語言和生活化的態度派野,向讀者講述了乙個觀點,那就是隻有家,才是最好的港灣。

哪一本楊絳的《我們仨》比較好一點?

11樓:哆啦休閒日記

2004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好。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沒答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1923年,隨全家遷往蘇州,進入振華女校就讀。1928年,進入蘇州東吳大學。1932年,畢業於東吳大學,同年前往清華大學借讀,並認識了錢鍾書。1935年—1938年,留學英法。

1942年冬,完成了其第一部劇作《稱心如意》在上海公演。1944年,創作的喜劇《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49年後鬧猛,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

婚姻愛情

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

我也沒有男朋友。」楊絳。從此,楊絳與枯彎慧錢鍾書開始戀愛。

1933年,與錢鍾書在蘇州一飯館內由男女兩家合辦訂婚禮。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成婚,不久一同出國留學,無論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們相親相愛的足跡。

楊絳的《我們仨》的主要內容

12樓:汲古先生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女士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13樓:網友

我來答shdhhdhf363636

作品共分為。

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乙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乙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2] 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

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三個人的冬季戀歌,三個人的冬季戀歌的後續是怎樣的?

首先你要弄清楚他們三個哪一個是最適合你的,其次弄清楚哪一個最值得你去愛,在弄清楚你愛的是哪一個,因為你只有一個,不可能同時愛幾個人,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你自己,人不可以太貪心,愛情不需要太有錢,太帥,但一定要夠愛你,不需要他有錢,但一定要他願意為你花錢。所以,問題很好解決,弄清楚以上幾個問題你就能...

楊絳曾給年輕人寫了九句箴言,寫的是哪九句

媛你三冬暖 楊絳本名楊季康,因在文學史上的顯著成就,楊絳被稱為楊絳先生。楊絳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研究以及對於知識分子內心思想 楊絳先生曾經給年輕人寫過9句話,分別是 1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告訴人要積累一定的知識之後才能對,問題有一定的瞭解 2 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

遇到三個人的友誼怎麼辦,三個人的友情怎麼辦?

你有兩條路可選 1 簡單粗暴但會傷心 漸漸淡出這個圈子,降低她們在你心中的等級,同時減低你自己的心理預期,開始可能會很難過,但是你也會教到新的朋友,也會培養新的感情,儘管這麼長久的共同關係很難培養,但是隻是困難而並非不可能。我們的一生那麼漫長,那麼多路總不會所有人都一直可以陪你走到最後。你們從初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