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隸書,如何寫好隸書

時間 2025-02-10 19:10:12

1樓:du知道君

二、蠶頭燕尾的風格特色。

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一種近似蠶頭的形狀。「收筆雁尾」,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

三、提按粗細變化明顯。

寫篆書時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跡,而隸書則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跡顯著的粗細、轉承變化,起、行、收用筆的三過程都有了明確的體現。這與後來的楷書已很相近。

此外,隸書書法欣賞還具有「化圓為方化弧為直」、「變畫為點變連為斷」的藝術特點。即隸書的直筆具有明顯的波動性,由衷柔滑的曲線美,更加富有生命力。?此外,隸書書法中,點法的運用日臻成熟,還將篆字中許多一筆盤旋連綿寫成的筆畫斷開來寫,形成筆斷意連的藝術效果,大開了書寫的方便之門,後來楷書更是發揮了這種方式,書法字形變的愈發美觀與典雅。

2樓:卻之先生書法篆刻

書法藝術,卻之先生隸書作品,深研漢碑,師古出新,古樸靈動。

隸書作品有哪些呢?

3樓:阿肆說教育

一、《張遷碑》

根據出土簡牘記載,隸書始創於秦朝,相傳為秦末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字形優美,扁而較寬。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二、《曹全碑》

隸書分秦隸、漢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三、《禮器碑》

禮器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與《禮器碑》《乙瑛碑》一起,並稱為孔廟三大名碑。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禮器、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碑側及碑陰刊刻捐資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錢數。

四、《史晨碑》

漢史晨碑奏銘》,又稱《史晨碑》或《殲慎培史晨前碑》、《孝首漢史晨謁孔嚴後碑》、又稱《史晨後碑》,兩碑同刻一石兩面。碑文記載魯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況。

五、《乙瑛碑》

乙瑛碑》全稱《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廟置守廟百石孔龢碑》,無額。18行,行40字氏唯。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碑在山東曲阜孔廟。

如何寫好隸書

4樓:潭暗

寫好隸書的方法如下:

一、認識自己。

對於很多書法愛好者來說,學習哪個隸書才是符合自己的,但這裡也有乙個首要條件,就是自己的認知程度到**了。什麼是對書法的認知程度?就是你瞭解多少隸書書法,比如,你認為隸書中哪個字型是最好看的,自己對它最有興趣。

二、正確執筆。

寫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有著本質的區別,而最大的區別就是於在執筆上。不能用習慣了的硬筆執筆方法來寫毛筆書法,這是因為毛筆書法有乙個筆法的要求,如果執筆不正確,會直接對筆法帶來影響。

執筆時,要用三指或五指法,不管用哪個方法,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儘管保持筆管與紙面的垂直度,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問題?其實這是筆法的需要。毛筆在前行時,筆肚在前,筆尖在後,這種情況下,才能寫出厚重的線條來,否則筆畫就會漂浮。

三、使用筆法。

隸書的筆法相對於草書、楷書來說,筆法相對要簡單一些。主要有平移筆法、絞轉筆法、提按用筆等。因此,針對這三個用筆方法,只要學會了這些筆法,書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平移筆法是篆書中的筆法,以毛筆的中鋒用筆為主,將筆向前平穩推進,隸書在推進過程中,又有少量的提按筆法,這時,就要在平移中做一些提按動作就可以了,說到絞轉筆法,說到底,就是為了調整筆鋒所要用到的筆法。

四、精準書寫。

這一步既是點畫筆法的需要,也是為了字形的需要。

五、大膽書寫。

一些初學書法的人剛開始都是敢下筆寫字,乙個主要原因是因為筆法不熟,手上功夫不到位。其實,我們可以做乙個大膽的想法,反其道而行之。剛開始大膽寫,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慢下來,或者把膽子放細一點,放小一點也行。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學習者的膽量,也是為了給後面的書法創作奠定一些基礎。

如何寫好隸書?

5樓:匿名使用者

隸書的特點:

1)、「方勁古拙」,隸書是從篆書簡化演變而成。把篆書的圓轉筆畫改革為方折,所以有「篆圓隸方」的說法,而隸書是比較古老的書體,「方勁古拙」道出了隸書的概貌。

2)、「蠶頭雁尾,筆必三折」指的是隸書特有的橫畫——波橫(即帶有挑腳的橫畫)的形狀與隸書筆畫的寫法步驟。寫波橫時先用力向左「藏鋒逆入」,然後轉筆往右。形狀就像蠶蟲的頭;隨即筆稍為提起,使筆毫至中鋒向右運筆,這是「平出」;最後寫挑腳時,筆鋒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狀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鋒收筆,亦有尚未露鋒即緩緩的收住的處理。

寫挑橫時要注意,採用「提引」的寫法。這樣,筆勢才舒展自然。「筆必三折」是說寫隸書筆畫要注意落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亦稱「三折法」,不要橫掃直抹一滑而過、「藏鋒逆入,中鋒行筆」是隸書用筆的基本方法。

3)、「雁不雙飛,蠶無二色」,說的是在隸書的乙個字裡面,筆畫的挑腳不要重複。如乙個字有兩筆或兩筆以上的橫面,只能把一筆寫成波橫,其佘寫成平橫,這就叫「雁不雙飛」;而「蠶無二色」是指起筆蠶頭的寫法基本相同,但蠶頭的形狀可以有微小的變化。

4)、由於隸書字形方扁取橫勢,很多筆對稱,尤其撇、捺的組合,有明顯的橫勢增加了生動的感覺。

隸書長什麼樣

6樓:元貞山人

一、隸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隸書的結體改篆書的形象化而為點劃符號化; ②隸書的字形改篆書的圓長而為方扁; ③隸書的筆劃有折無轉,並有波挑。方筆和圓筆兼用。

二、起源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過去一般相信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

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 三、藝術價值 隸書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

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 。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

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隸書意義和價值

7樓:順順百科課堂

隸書意義滲賀絕和價值如下:

隸書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

由篆書演變為隸書,使漢字革除了象形性,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對於書法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筆法、結字、章法相對其它書體來說比較嚴謹、簡易,能使初拍桐學者更容易走進書法的世界。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因為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所以隸書的書寫速度更快。

代表作品:

隸書的代表作品分別是,唐代隸書歷來有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四家平分秋色。其中韓擇木列四家之首,其隸書代表作是《祭西嶽神告文碑》。

秦以前以篆書為主要書體,後在運用過程中世人深感諸多不便,遂加整理使之簡略,改曲畫為直畫,變圓轉為方折,成為快速、易寫之新樣式,此即隸書。東漢是隸書的成熟和鼎盛時期,作品蔚為大觀,美不勝收,達到了隸書藝術的高叢姿峰。

唐代的李陽冰是以篆書出名的,但由於人少學識,篆書的格調並不高。直至到了清代,篆書藝術才又得以中興。

如何寫好情詩,如何寫好情詩

1 要有真感情 2 學一點詩詞常識 3 以情入詩,以情感人 怎麼樣?寫情詩有意境 夜雨闌珊人不眠,有意三更思紅顏,仰望星空心事難,雨夜何來星空?一首新詞為嬋娟。小改 夜雨闌珊人不眠,有意三更思紅顏,舉頭窗前難見月,心語為詩寄嬋娟。 史乾隱雲韶 語句簡單 情意濃厚 想著你的名字 想著你的名字 心中再默...

如何寫好初中作文?初中作文如何寫好

上初中,最令人發愁的就是作文了。以前上小學時作文得分很容易,只要文章沒有病句,敘述清楚,基本上就能的高分,但初中就不一樣了。我剛上初中的時候,第一次月考,作文就被減了9分。我覺得,作文分數低,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對初中的考試還不適應。小學時的試題好多都是課本上的知識,把課本上的重點內容背熟,答起題來就比...

如何寫好作文,如何寫好作文

重點在詞語和句子訓練。多觀察身邊的事物。1 觀察。寫作首先要做到的是細緻觀察周圍的一切,寫人要抓住這個人的外表及性格,寫景要抓住該風景的特色。唯有細心地觀察過,才能寫出事物最真實的一面。2 積累。老師總讓我們背一些好詞好句,這些句子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多種方面,學到別人對於事物的特殊理解,日積月累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