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dhas獅子
這個人是叫楊志發。他第乙個發現了兵馬俑。
也正是因為兵馬俑的挖掘,導致了西楊村全體居民的搬遷,但是人們大都不願意搬遷,所以把不滿都發在了楊志發身上,楊志發也因此忍受白眼20年之久。
兵馬俑的現狀簡介?
2樓:李全
兵馬俑也稱秦始皇兵馬俑、秦俑等。
秦始皇兵馬俑於1974年在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千公尺處,現已發現三處俑坑。秦始皇兵馬俑於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兵馬俑大部分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陶俑的製作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復泥並加以修飾和細部刻劃;第三步是將單獨製作的頭、手和軀幹組裝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
兵馬俑是怎麼被發現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974年的春天,驪山腳下的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下河大隊西楊生產隊決定打一眼機井抗旱。
3月29日,楊志發、楊彥信、楊培彥、楊新滿等9個農民輪流下井挖掘,陸續挖出大量瓦人殘體碎片。4月25日,晏寨公社管水利建設的幹部房樹民前來檢查工作,看到扔棄在土堆裡的瓦人殘體覺得奇怪。他下到井底,從井壁摳出半塊磚,去掉泥土一看,發現同縣文化館裡的秦磚一樣。
於是,房樹民找到趙康民一起來到井旁,仔細察看了從井裡挖上來的土堆,十分震驚。因為這裡距離秦始皇陵有四五華里,在陵區保護範圍之外,陶俑怎麼會放到這麼遠的地方呢?趙康民覺得這些疑問需要研究,便統統收攏碎片集中保管。
就在趙康民修復這批陶俑的時候,當時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從北京返回陝西臨潼探親。一天,藺安穩來到文化館的文物修復室,見到趙康民修復好的陶俑,再聽趙康民對其價值的闡述,禁不住為之一震,隨即寫了一篇題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內參,向**報告秦俑的出土和秦始皇陵的破壞情況,引起**高度重視。
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巨集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
1978年9月,法國總理席哈克參觀兵馬俑時說:「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傭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傭,不算真正到過中國。
從此,「世界第八大奇蹟」就成了秦傭的代名詞。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陵兵馬俑最初是被陝西潼縣系楊村村民發現的。原先,這裡祖輩有地底深處有「瓦王爺」的傳說。1974年,村民們為了抗旱,在村南柿樹林畔打井,挖到5公尺多深的地方的時候 ,竟然真的發現了「瓦王爺」——乙個陶製的人頭雕塑像。
正好一位幹部來檢查打井進度,見到這個情景,他急忙把這訊息報告給縣文化館。經過文物部門幾年的勘查和發現,氣勢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終於展示在世人面前。
5樓:秦五糧
在1974年臨潼的幾位大爺在打井的時候意外發現的。
6樓:在黃龍潭探險的俄羅斯狼
無意中發現的,世界觀農民。
7樓:網友
陝西乙個農民打井的時候挖出陶俑碎片。
8樓:匿名使用者
農民挖地打井,無意中發現的。
發現兵馬俑的農民是誰,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農民是誰
楊新滿等9位農民是最早發現兵馬俑的。 磊 第一個發現這塊寶地的是一個種石榴園的農民叫楊志發 農民為兵馬俑爭討 發現權 那麼第一個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那個農民叫什麼名字? 言智理 叫楊志發 以楊志發為首的農民發現了兵馬俑 臨潼區下和村楊培彥 楊文學 楊新滿等幾位農民,1974年在打井中發現了兵馬俑。 秦...
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那個農民叫什麼名字
魚要糧 第一個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那個農民叫楊志發 以楊志發為首的農民發現了兵馬俑 臨潼區下和村楊培彥 楊文學 楊新滿等幾位農民,1974年在打井中發現了兵馬俑。 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是楊高健,當時他和楊志發在井下挖土,他第一個挖到了俑,當年打井時總共有四個人,楊高健,楊志發,楊宜洲,楊彥信,這些在兵...
秦兵馬俑的發現人是誰,秦始皇兵馬俑第一個發現的人是誰
為誰為誰為 趙康民 1936年 2018年5月16日 中國秦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考古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最早認定兵馬俑是文物並進行修復的人,陝西西安市臨潼區博物館原館長。2018年5月16日晚21時30分,因病去世,享年82歲。關於 秦始皇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