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的搶學問,那麼什麼是學問呢?

時間 2025-02-21 13:05:04

1樓:t臺眩彩

你好!李嘉誠先生為華人世界中驕傲的旗幟,商界領袖,華人首富。不僅在做人做事方面值得讓我們去學習而且在做生意方面也讓人去學習!

李嘉誠先生14歲輟學擇業,今年81歲的他至今沒有機會進過學校求學,但他學識之淵博、才智之卓絕,廣為人知。

李嘉誠從不看**,也不看娛樂新聞,從不睡午覺,擠出來的時間,他用來吸收最新知識。每天早上7時30分,他的下屬就會把當天有關他的業務的剪報放在他的辦公室桌面。不但要跟隨社會進步,他還要比社會跑快一點。

這一點,從他跳出塑料廠到發展地產,再搞電訊、港口、網路生意,投資國外等都可見一斑。

李嘉誠先生愛書如命,他最愛科技、經濟、哲學、歷史方面的書,每晚睡前都要看一會兒。現在科技的發展如日中天,他也跟著天天更新知識。他形容自己不是求學問,而是搶學問。

李嘉誠先生曾經說:「我要建立的不僅是中國人感到驕傲的企業,而且是讓外國人也看得起的企業。」

苦讀英文使李嘉誠與其他早期從內地來港的企業家有所區別。早在他辦塑料廠時,他已訂閱了英文有關塑料的雜誌,瞭解世界最新的塑料**。當年,懂英文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

懂得英文,使他可以直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直接拉生意,使他可以與外籍投資顧問杜輝廉、滙豐銀行的大班們打交通。後來,他還收購了「和黃」,成了一大班洋人的老闆。

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2樓:網友

你要想。想什麼呢?

想你自己在做什麼。以後要做什麼。現在要做什麼。

乙個人不可能把自己的能力用在全部的知識上。

你要把握自己的長處,要縮短你自己的缺點。

就像數學家把數學當作自己的食糧一樣。

把握自己在專業知識的領先。

也就是做你最喜歡做的,放在有利最大化的平面上衝出吧。

搶學問是什麼意思?

3樓:蜜剛棠

「搶學問」這個詞就是李嘉誠創造的,非常貼切,非常生動,反映了李氏幾十年不屈不撓追求知識、創業致富的艱辛歷程。李嘉誠曾撰文闡釋了在「搶學問」上的一些理念:我不是求學問,而是搶學問;我的知識基本上是靠讀書得來的。

先是買來舊書,把讀完的舊書賣掉,再買舊書來讀;可謂買舊書,讀舊書,賣舊書。

我們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應該求知,求創新,加強能力在穩健的基礎上力求進展,居安思危。無論發展得多好,你時刻都要做好準備。

我不看**,娛樂新聞也不看,儘量看新興科技、財經、政治等有關的報道,每天晚上還堅持看英文電視,溫習英文。

全球邁向一體化,科技不斷創新,先進的資訊系統制造新的財富、新的經濟週期、生活及社會。我們必須掌握這些轉變。財富源自知識,知識才是個人最寶貴的資產。

「搶學問」是李嘉誠的精神核心。你如何理解這個「搶字」

4樓:奧特曼是奧克門

要把握機遇注意新生事物 並虛心學習 這樣才能走在時代前列 成為贏家。

李嘉誠為什麼倡導他人要擁有知識

5樓:大幹十年

這是我從李嘉誠傳記及訪談中總結出來的他有關知識的名言,這可以說明他為什麼倡導他人要擁有知識:

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經營行業最新、最準確的技術、知識與一切行業有關的市場動態及訊息,才有深思熟慮的計劃,讓自己能輕而易舉在競爭市場上處於有利位置。你掌握了訊息,機會來的時候,就可以馬上有動作。

從前經商,只要有些計謀,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現在的企業家,還必須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資產,對於國內外的地理、風俗、人情、市場調查、會計統計等都非常熟悉不可。

乙個人憑己的經驗得出的結論當然是最好,但是時間就浪費得多了,如果能將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那才是最好的。

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可能達到成功。

下乙個世紀的企業家將和我完全不同,因新世紀企業家的成功取決於科技和知識,而不是錢。

6樓:網友

知識改變命運啊。而且他小的時候因為沒有知識也要比別人付出很多努力才行。

李嘉誠成功語錄的李嘉誠勵志名言

7樓:花魁學長

李嘉誠激勵年孫巖輕人的經則廳御典伏手語錄。

李嘉誠的名言中,有這麼一句話,當別人不瞭解他的時候他了解啦,當別人了斛了他成功啦

8樓:匿名使用者

每一次新的商機的到來 都會造就一批富翁 每一批富翁的造就就是:

當別人不明白的時候 他明白他在做什麼。

當別人不理解的時候 他理解他在做什麼。

當別人明白了 他富有了。

當別人理解了 他成功了。

9樓:服務的大哥

ui發揮好恐懼房間環境,會更好幾個南韓火炬計劃。

10樓:漫錦韋儂

當別人不明白的時候。

他明白他在做什麼。

當別人不理解的時候。

他理解他在做什麼。

當別人明白了。

他富有了。當別人理解了。

他成功了。

急求關於李嘉誠~

11樓:鑰鑰

李嘉誠專欄:

什麼都有。。很詳細的。

惜財之德(李嘉誠)

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

他 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後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

把硬幣放進口袋後,再從錢夾裡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為酬謝。

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

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

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費。

李嘉誠最出色,辛辛苦苦積累的資金敢投入往大做。

李嘉誠:男,漢族。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

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1942年,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

開始,李嘉誠為一間玩具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餘之暇到夜校進修,補習文化。由於勤奮好學,精明能幹,不到20歲,他便公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

兩年後,李嘉誠把握時機,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他將它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當「長江實業」於1972年上市時,其**被超額認購65倍。

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

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李嘉誠先生現任「長江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董事局主席。

其所管理的企業,於1994年除稅後贏利達28億美元。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共已超過420億美元。

有學者評價李嘉誠說「他是躍進到現代化的永無止境的變動之中的人」

如果沒學問的人,那麼長大以後做什麼工作是最好的

一般來說,人的後天學到的知識多少決定人的見識 能力,學問的高低往往是判定人水平的標準,想古代的孔子,蘇東坡都是以起學問為後世留下深刻影響。職場上用人單位一般都喜歡用水平高的人,由於水平的考核困難,學問的高低又是簡單易行的方法,學問深的人易找到工作,但是我們發現許多高學問的人雖然找到好的工作但發展不順...

世界是無限的,那麼人的認識是無限的麼?(哲學問題)

無茗芷滴噯 1 可知論認為,人的認識是無限的 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2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有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 人類社會是物質社會。人類社會有產生和發展,也會滅亡。問題出來了,認識是屬於意識的範疇,物質決定意識,既然作為物質的人類會滅亡,作為意識的人類的認識,又怎麼會是無...

小學數學問題是關於打折的,一個小學數學問題 是關於打折的

肖瑤如意 30支藍筆,一共剩了 30 9 1 0.8 54元總計,藍筆一共剩了 30 9 18 48.6元相差54 48.6 5.4元 每支紅筆,單價能省5 1 0.85 0.75元總計,每支紅筆能省5 18 0.9元 相差 0.9 0.75 0.15元 紅筆買了 5.4 0.15 36支 星竹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