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的意思

時間 2025-03-12 23:40:17

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論語》

是孔子。所言。

原文。子貢。

問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老百 姓對**就信任了。

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 三項之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

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在這兩項之中又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以來誰也免不了一死,沒有糧食不過是餓死罷了,但乙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讀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就 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從古到今,糧食、國防、信義都 是乙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本問題。

糧食充足可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逐步進入小康社會。

軍備充足就不會有「落後就要捱打」的危險,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取信於民就可以喚起人民大幹快上的精神,為兩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使社會進步而繁榮。

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實際上是密切聯絡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取信於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沒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所以,一味高喊 「窮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緊肚子鬧革命」,的確是不能取信於 民的。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說到底,還是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的問題。

儒學。的觀點是兩個方面都不忽視而更傾向於精神文明方面,所謂「重義而輕利」。所以,當子貢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兩難選擇 時,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選擇。這正如後來孟子。

那個著名的選擇一樣:舍魚而取熊掌。

捨生而取義。孔子並非不重視「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並非不喜歡吃魚不想活命一樣,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這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輕諾必寡信」 輕易許諾的人一定是沒有信用的人。

民無信不立」 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身之處。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對人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

3樓:銘記至上

自古以來誰也免不了一死,沒有糧食不過是餓死罷了,但乙個國家、乙個**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4樓:匿名使用者

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

5樓:匿名使用者

自古以來,人都會死,但若無信,國家不保。

6樓:匿名使用者

人沒有信用就無立身之地。

7樓:匿名使用者

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身之地。

民無信不立出自**?

8樓:凌鑲萱

原典】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註譯】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國家就保不住了。

解讀】這是中老信辯國古代民本論提出的一種道德要求。孔子的門徒子貢問怎樣治理國政,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三者應之。子貢問:

如果去其一,先去哪一項?」孔子答「去兵」,若再去其一,則「去食」。去食不是就要餓死嗎?

孔子解釋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民是立國之本。

孔子很重視人民的力量,他把贏得民眾的信任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乙個國家必須有人民的信任才能穩定。縱觀古坦橡往今來的中外歷史,垮掉的政權,其失敗之由,千差萬別,但有一條是共同的:

失信於民。人民對**失去信心,這個國家就會滅亡。從古到今,博得人民的侍缺信任,讓人民對**充滿信心,是執政者的重要任務。

人生自古誰無死全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哪首古詩

對面包的愛 過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人生自古誰無死

早死晚死都得死。你是啥意思,有啥要求,給我們說一下出自 文天祥的 過零丁洋 全詩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想說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麼?ps 死生大事,固然每個人都會面對,但鮮...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

出自 文天祥的 過零丁洋 全詩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 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 碧血丹心 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汗青 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