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英傳3為什麼進了小城就出不來了

時間 2025-02-18 22:05:13

1樓:網友

三國群英傳3城池模式一共有3種。舉個例子:像長安那樣的算是大城,能容納的武將也多,像徐州這樣的只能容下長安武將的一半,不過像官渡那樣的小管轄連乙個兵都容不下,只能攻打不能駐紮。

如果是在像官渡這裡流放了的英雄你是調查不到的。所以我建議最好不要在這樣的地方流放什麼英雄。至於你說什麼進了小城出不來,我推斷。。。

應該是你卡機了。

純手工,希望你。。。

2樓:國士無雙風滿樓

不是出不來了,你派乙個將領去佔領那種小城,又稱關卡,佔領之後,將領不會駐紮在小城裡,而是自動回到先前出發的城池,但是這回合就無法再使用他了。

你佔領關卡後,別人要想從這裡過,必須攻打你,然後會顯示問你派不派援軍救援那座關卡。

一句話,不是無法出來,而是那個小城裡不能駐紮人,你的將領還在出發的城池裡,但可以越過關卡進攻他人。

3樓:網友

1,乙個武將每個月只能調動一次;當你攻打所謂的小城(實際是關卡,比如赤壁)後,武將會自動回到先前出發的城裡,並不是出不來;

2,如果你想打關卡後的大城(比如赤壁後的襄陽),你必須先拿下赤壁,再派其他武將去攻打襄陽。

4樓:虐心e鯪

似乎我從沒遇到過這種問題啊,應該是遊戲版本不對,建議你到網咖把三國群英傳3拷貝來,那個可以玩的。

5樓:網友

武將這個月只能動一次,進去之後要等下個月才能再讓他出來。

三國群英傳3怎樣攻城

6樓:華盛頓

軍政對國家軍隊及武將進行整備,包括微兵、訓練、戰爭、整備、調兵五個指令。 微兵:補充城市的兵源,但是沒有錢的城市不能徵兵,每徵1名士兵消耗10金錢,武將一次性徵兵的多少隻取決於武將的等級。

消耗令牌數1。 訓練:提高士兵的士氣,士氣低於50時,會出現士兵從戰場上逃離的現象。

不推薦使用此指令,因為浪費令牌。完全可以通過戰場上使用軍師技「鼓舞士氣」來提高士氣,而這一技能所有智力不低於30,武力不低於60的武將都可以學習到。另外,打仗獲勝後士氣將自動上公升,但是戰敗會降低士氣。

消耗令牌數1。 戰爭:攻打其他諸侯佔領的城市,該城市一定要與你的發兵城市相鄰,且中間沒有其他諸侯佔領的關卡。

否則就只有先打下關卡再攻打城市。戰爭時可以選擇援軍,援軍必須是來自與所要攻打的城市相鄰的自己或盟友的城市並且中間不能被敵人的關口所阻隔,如果需要請求盟友的支援則需要友好度不低於90、守城武將不低於2人並且你的盟友和要攻打的敵人不是同盟關係。敵人攻打我軍關口時可以選擇第二援軍助陣。

消耗令牌數1。 整備:檢視並調整武將的狀態,其中又分為陣形、兵種、必殺技、武將技和軍師技。

不消耗令牌數。 →陣形:調整武將在戰爭中的陣形,武將必須先使用陣法書學會相應的陣形。

兵種:調整武將在戰爭中的兵種,武將必須先使用兵符學會率領相應的兵種。 【備註】此處可以雙擊某一方陣的士兵圖案用來調節每乙個方陣所擁有的士兵數量,每個方陣最多擁有50名士兵,總共8個方陣。

例如你最多隻能帶100個兵,你完全可以只把他們編入到兩個前鋒方針中作為突擊使用而使中軍和後軍方陣士兵數為0。 →必殺技:武將天生自帶或者與有必殺技武將單挑勝利後(年度比武例外)領悟到的技能,無法通過學習獲得,最多可以同時使用3個必殺技。

武將技:雙方武將對陣時所使用的技能,通過在戰爭中不斷獲得功勳來學習,每一種武將技都需要消耗一定的功勳值,越高階的武將技消耗的功勳值越多,所以一定要通過多打仗來積累功勳(戰場上你和你的士兵殺的敵兵越多,獲得的功勳值和經驗值則越多)。 軍師技:

雙方在打仗行軍中軍隊軍師所使用的技能,同樣需要消耗功勳來學習。 調兵:調整乙個城市中武將帶兵的數量。

不消耗令牌數。

7樓:月落ぜ烏啼

內政介面。

軍事 出征 點城市 。有調整選項,可以改兵種,數量。金錢。

8樓:丨舞雙丨

在內政的時候有 軍事 出征 的選項 出征就是了。

我下了三國群英傳3,但我以前從沒有玩過。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請高手指教。

9樓:網友

3和7是完全不同的。這裡的不同不是說畫面而是玩法。

三國群英傳3

內政。二代中內政都是以部下的人數來決定工作量,人越多便可做更多事,《三國群英傳ⅲ》新的回合制則是依照君主的勢力大小而擁有不同的令牌數(即每月可執行指令的個數,顯示於內政畫面的右下角),勢力越大者才能下更多的指令來讓部屬工作,而原本只能每年作一次內政事務則改為每個月都可下指令。 也就是回合制(當然打起來就是即時了)

三國群英傳7

自從4以後就不同了7也如此。

地圖介面。以往《三國群英傳》系列中的大地圖,都以概略圖的方式表現,地圖比較小,不能夠表現中國大陸的廣闊河山。在《三國群英傳ⅳ》中,大地圖以模擬實景壯麗完美地呈現出來,玩家所操縱的武將賓士在壯麗 整軍畫面。

的山河中。所有的城池、地形、路線(alt操作可以顯示)等都非常清楚,地圖上的固定路線將不復存在,城池與城池之間存在的會是群山、江水、叢林等能夠自由移動的中原大地。進攻敵國之城不再受限於固定路線。

我更喜歡7一些。當然很多人喜歡3的戰略模式。看lz喜好了。

10樓:網友

現在都8了,你還玩3幹啥子?

我從來沒玩三國群英傳3,誰告訴我具體怎麼玩啊?

11樓:網友

朋友,關於三國群英傳3 的一些操作,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剛才通過訊息,向你告知了《三國群英傳3》資料集合與三國群英傳ⅲ設定資料集兩份資料的**位址。

請注意檢視螢幕右上角的訊息提醒。

其中《三國群英傳3》資料集合中有遊戲操作說明祝你玩得愉快!

12樓:付

到**上,看看別人的遊戲心得就行了。

13樓:網友

怎麼玩?鍵盤加滑鼠。

14樓:傲天爵爺

這個需要自己摸索。

現在的網咖怎麼都沒三國群英傳了

15樓:何妨錯到底

淘汰掉了。這遊戲現在不熱門 網咖只裝熱門遊戲。

16樓:網友

我們這的網咖都是一些熱門的遊戲,經典遊戲都沒了~~都是網遊比較多,單機的很少。

17樓:提勁小二毛

不熱門了。網咖下著也沒人玩啊。你說多久才有像你這樣乙個想去懷懷舊的。

三國群英傳3一進戰場就出錯,有誰可以告訴我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以前從來都沒出錯過的,最好不要從下的那

18樓:網友

是你電腦中病毒了嗎?你可以重灌試下。現在都有7了。我剛好在玩7。花了我3天時間毆在電腦前打。打的渾天暗地。

19樓:網友

你用的是不是自建的武將?而且武將的名字還是數字或者英文那種的?如果是這樣 那麼肯定會出錯!

我遇上過這事~ 後來我極不樂意的把武將名改成中文的了 那裡中文還打不出來正常的 打出來的全是類似繁體的 乙個都不認識···

解決辦法就是你把武將名改成中文的 改什麼字無所謂 那個字是不是繁體字 甚至有沒有這個字都無所謂 只要不是阿拉伯數字英文和亂碼就沒事。

20樓:網友

三國群英傳3確實存在你說的這些問題,現逐一解答如下:

1、戰鬥中卡機,速度奇慢:

症狀:一場戰鬥結束,返回野戰地圖後,人物移動、執行指令,甚至再次進入百人戰畫面,整個畫面的速度都奇慢無比。

這個現象一般與顯示卡無關(只要你的機器不是太老,而且即使256m的視訊記憶體也可能出現此現象)

該現象多因戰鬥耗時太長,在百人戰畫面作戰時間歸零時,你因某種原因沒有及時點選滑鼠,退出該畫面返回野戰地圖,而此時畫面上戰鬥並未結束(一般情況下,除了發言的武將不動外,雙方的士兵和對方的武將仍在行動,甚至有時候雙方的武將都在行動),如果某方的武將在此時落馬,接下來在野戰和百人戰中的畫面將非常卡。

實際上解決的方法很簡單,你只要在下乙個百人戰中,在規定時間內將敵將斬落馬下,下面的遊戲速度將恢復正常。

什麼?太慢了,難受,想快點恢復正常?告訴你乙個秘籍吧:

ods3on 開啟秘籍。

在百人戰畫面輸入以下命令,可令敵將立即落馬。

bfdie1 (注:千萬不要誤換為0,否則可是自己的愛將落馬喲)

2、敵將或我方將領落馬後,停止響應,跳出遊戲。

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使用過修改器或經常使用秘籍作弊,,很容易造成這種記憶體錯誤。

不過這種情況往往是發生在特定武將身上,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是我方武將,只好將其棄之於後方不用,或讓他做搬運金錢、士兵的工作,或讓他主持後方內政(搜尋、開發、訓練、調查、離間、外交等),絕對不能讓他參與作戰;若是敵方武將,則先儘量以免與之交戰,然後不斷離間、離間、再離間,直到將他拉入我方陣容,最後參照上面所說的我方武將進行處理。

祝你玩得愉快!!!

21樓:zero軍衛

換個 版本呀。。下個700多mb的。

三國群英傳,三國群英傳

1.2l3l寫得不錯 2.可以到遊民星空看下,有攻略下的 pdf版 很全的 劃掉太守的委任項 開發什麼的人就不會自己換 文武官可在二等官階前選擇 不選擇就預設為武官 選擇智力較高的人任命文官 選執行率高的人任命治安 否則城池的錢會被搶個精光 然後依次是築城 開發 徵兵 訓練 搜查 三國群英傳5一點也...

三國群英傳7,三國群英傳7攻略

一 你要做的就是先讓手下的將領通過戰爭或執行內政獲取經驗值 用於等級提升 和功勳值,然後在季內政中及時用得到的功勳值為其換取更高的官職。具體如下 首先宣告一點,帶副將的數量,其影響因素不是武將的等級,而是武將的官階,具體情況如下 1 一般來說,武將能受封的官階是受到武將等級的限制,1 3級為1階,不...

三國群英傳3祕籍是啥,三國群英傳3祕籍大全

三國群英傳3不用調出指令框,直接在玩家控制的遊戲介面 內政介面 野戰地圖介面 百人戰畫面 中輸入祕籍即可。我這以下提供給你的是1.04及以後版本確實可以使用的祕籍 1.03以前版本的祕籍開啟方式好象不同 在遊戲進行過程中,ods3on 開啟祕籍 ods3off 關閉祕籍 在武將對戰的百人戰介面中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