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nm牛虻
習慣法是指獨立於國家制定法之外,依據某種社會權威確立的、具有強制性和習慣性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它既非純粹的道德規範,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規範,而是介於道德與法律之間的準法規範。
習慣法有別於習慣,儘管習慣法並未形諸文字,但並不因此而缺乏效力和確定性,這使得習慣法被稱之為「法」,並具有法的「規範性」與「強制性」。
習慣法還具有非明示性和穩定性,習慣法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的,通常是不成文的,外界不易瞭解。習慣法是由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反覆實踐,自發漸進形成的,作為歷史的積澱,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有的習慣法的影響是如此的彌久,甚至可以延續上千年。
2樓:匿名使用者
習慣法指國家認可和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習慣,是法的淵源之一。在國家產生以前的原始習慣並不具有法的性質,它是氏族社會全體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如禁止氏族內結婚、氏族成員互相幫助、共同防禦一切危險和侵襲以及血族復仇等,都是為了維護其生存而自然形成的共同行為規則。它是依靠傳統的力量、人們內心的信念和氏族長的威信來維持的。
階級社會中存在的習慣也不都具有法的意義,很多屬於道德規範。習慣成為法的淵源,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1、相當長時期以來確有人們慣於遵行的事實;2、其內容有比較明確的規範性;3、現行法沒有關於該項行為的規定,且與現行法基本原則沒有牴觸;4、需經國家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
3樓:匿名使用者
習慣法定義、概念 習慣法指國家認可,具有了法律效力的習慣。習慣法的地位,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盡相同。奴隸社會初期,習慣曾是法的惟一淵源。
其他成文法也大多是習慣的記載。奴隸制社會後期和封建制社會時期,國家立法雖有了較大發展,但習慣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封建制時期的西歐,習慣法在社會生活中有相當大的作用。
特別在封建割據時期,多數國家和地區習慣法仍是法的主要淵源。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後,習慣法的作用逐漸減弱,成文法在法的淵源中占主導地位。但實際上在民商法方面不少規定仍。
4樓:陳留王煥
法學生作業自己寫,臘雞!
什麼是習慣法?
5樓:瑞炫
習慣法」這一概念,嚴格說來在中國是乙個「泊來品」,它最早是由西方學界提出的,賦予它的意義也不同[2]。在中國,最早提出並使用「習慣法」這一概念是在20世紀50年代進行的民族大調查中[3]。而現在,對於「習慣法」的定義則見仁見智,意見不一[4]。
本文所談的「習慣法」基本採用梁治平先生的觀點,即「習慣法乃是這樣一套地方性規範,它是在鄉民長期的生活與勞作過程中逐漸形成;它被用來分配鄉民之間的權利、義務,調整和解決了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並且主要在一套關係網路中被予以實施。」[5]在此,習慣法是基於法社滾磨察會學或法人類學的法律多元主義的立場上提出和解釋的。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概念的提出、運用並非為了與國家法分庭抗禮,更不存在威脅國家法權威的意味,只不過是要表明或更好地表明法律多元的事實或者說是社會控制大茄多元的局面而已,這是我們對習慣法進行討論的語境,如果不是在多元主義語境下進行討論實在難以對話。
因為,如果我們採用傳統法理學教科書對法的定義[6],那麼對習慣法是否是法律的問題進行評判,可以肯定地說習慣法就不是法。因為我們討論的習慣法既不是國家制定或積極認可的,也不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更得不出它是統治階級意志的反映的結論。當我們採取這樣的標準來否定「習慣法」遊亮這一概念的運用時,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忽視「習慣法」所要表達的現實意義,即在國家法之外,還存在著某些具有法的性質,起著法的作用的規範。
這對於正確認識、分析國家法在社會中的地位、影響、能力是不利的,也不利於對國家法實施的研究。
6樓:果實課堂
什麼是習慣腔鉛吵法伍侍呢?激談。
習慣與習慣性區別?
7樓:
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為你作出如下解答:習慣是指我們經常重複的行為,而習慣性則是指我們經常重複的行為會產生某種固有的反應。習慣發生問題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缺乏自控力或者我們把不良習慣當作一種慣性行為,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很難改變自己的習慣。
解決方法和做法步驟:1、首先,要明確自己不良習慣的形式,並明確自己想要改變的習慣。2、其次,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主動控制自己的行為,把不良習慣改正過來。
3、最後,要堅持不懈,反覆練習,不斷改善自己的習慣,直到達到自己的目標。相關知識:習慣的形成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想改變習慣,就要改變環境。
同時,要有自律,堅持改變習慣,不斷練習,每天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以幫助自己改變習慣。
蘇格蘭的習慣法在其法律中的地位
地位一般,但普遍情況均在考慮範圍內 什麼叫歷史? 小笑聊情感 歷史有三層含義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 過去的事實。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
羅馬法這樣從習慣法發展到成文法
不曾明瞭 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奴隸制共和國形成後存在著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雖平民不斷爭取自己的權利。但是早期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公元前6世紀以前羅馬法制的特點是不成文法 習慣法 為基本形態 法律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當時羅馬沒有成文法,處理訴訟只依習慣法,習慣法本身就很模糊,貴族法...
簡單說一下「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諡號。廟號」謝謝
勢廣君 在法律中,習慣 或 習慣法 是指在特定社會環境之下,可以被客觀辨認出來的已經被建立的行為模式。一般來說,習慣法存在的環境有以下特徵 可觀察到一定的法律實踐 相關當事人認為其具有法律效力 成文法 statute 是指由各國的立法機關根據憲法的授權,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式制訂的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