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予愛,與孩子能否感受到愛,為什麼是兩碼事?

時間 2025-03-16 13:00:05

1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這的確是兩碼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父母所給予的,而孩子能否感受得到,那是孩子的事情,即便孩子感受不到,做父母的也應該給予。

2樓:我遊戲特別

因為給予了感受不到還是等於沒給,所以說相對來說感受到是更加重要的。如果感受不到,給了也是白給。

3樓:帥

因為父母給予的愛,如果不能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安慰和幸福,他就不會感受到這種愛。

孩子為什麼需要感受到父母的愛

4樓:心安是福

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孩子幸福快樂。而唯有孩子從小體驗過發自肺腑的快樂,感受過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內心才能形成一條連線通往未來的精神之所。

這樣的孩子在成年以後,即使身處低谷,被愛滋養過的心靈,依然會有一種免於奔潰的力量,和給予別人愛的大度。

享受過被愛的人,才更懂得去愛。

我的先生是個身上有著許信殲多閃光點的人,除了他的脾氣,我找不出他太多的缺點。

在滿世界媽媽都在聲討「缺席爸爸」時,我的女兒正和爸爸玩手工,騎自行車,撿松果,放飛機,騎高大馬。她被父愛包圍。

在別人都在埋怨老公是「甩手掌櫃」時,他在認真的挑選奶粉、母嬰用品、家庭生活用品,只要他在家裡的飯菜都是他打理,我反而成了那個「甩手掌櫃」的人。

有一次我削水果不小劃傷了手指逗顫,那天一切需要碰水的家務,他都承包了。

還有一回我來大姨媽肚子痛,他滿屋子找暖水袋沒找到,後來他用喝空了的礦泉水瓶,做了乙個臨時暖水瓶塞我被子,還從冰箱裡翻出紅糖,熬了一碗紅糖姜水。

女兒乖乖的在一旁看著爸爸為我忙活,睡覺時,女兒爬山坦敗到我們中間,一臉嬌嗔的說:「我最愛爸爸和媽媽了。」

以前我以為這是他「金牛座」顧家特有的優點,後來跟婆婆住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那是他從小在愛中長大的結果。

我婆婆不會表達愛,但從她的行動中,你能感受到她的關愛。

以前養過乙隻巴西龜,那是我們第一次養烏龜,沒經驗也沒人指點,我們就把它放在乙個大的洗手盆裡養著。

週末我們爬蓮花山時,婆婆偷偷的撿回來很多小石子,她一邊往水盆裡加石子,一邊跟蹲在一旁的先生說「這樣它就有地休憩了。」

先生因為公司業務問題換了工作,頭天晚飯時隨口提了句「明天最後一天在公司上班」,第二天婆婆掐著下班的點在地鐵口等,她說辭職一定有很多東西搬回來,她來幫忙。看到先生滿手不得空的出來,婆婆忙去拎走了資料夾和裝書的袋子。

愛細潤無聲,婆婆給予先生的點點滴滴的愛,讓我看到了他的童年成長軌跡,那是一條鋪滿愛和溫暖的軌跡。

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嗎?

5樓:李逍遙政治

夫妻之間,頻繁地爭吵會給孩子脆弱幼小的內心留下抹不去的陰影。最明顯的影響有以下幾點,作為父母的不妨多看看!

1、性格暴躁易怒、孤僻。

夫妻之間經常吵架,說實叢漏薯話受到傷害的無非就是孩子了,長時間這樣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原本乖巧懂事的小寶寶,如果經常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在自己面前吵架,性格也會變得比較容易激動、易怒,甚至變得脾氣暴躁,孤僻。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會常常想到別人的家庭都那麼和和美美的,慢慢形成在同學面前不善言語,孤僻等。還有很多的言行舉止在模仿咱們大人,因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倘若當著孩子面吵架的這種惡性行為,那麼,在爭吵時的神情舉止,孩子也都會看在眼裡,更會記在心裡,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非常暴躁。

2、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

相信有很多不理智的父母,腦袋一熱就不顧誰在身邊就開始大吵大叫,孩子看到肯定是滲者嚇得大哭,害怕,甚至還會想到你們會不會分開,那以後就可能缺少媽媽或者寶寶的陪伴等等。

家長在孩子面前吵架,最好這種具有很傷人的吵架的畫面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因為這會讓孩子的心理感覺到非常恐懼和無助,看見父母一次一次爭吵讓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其實這時候的孩子內心是非常脆弱和柔軟的。看過一篇相關統計,百分之八十的恐懼婚姻的成年人,在幼年都有父母感情不和或經常吵架的經歷,對婚姻失望,甚至恐懼,這是在他們幼年的心理就形成的一種不安全因素,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響的。

3、學以己用、不孝順。

導致寶寶不孝順一點都不假,常常看到父母的爭吵或者行為舉止,通常都是會傳染給孩子的,看不慣父母每次的爭吵,當自己也有情緒或者是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小傢伙也是有脾氣的,甚至對父母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孝順,不懂得感恩,其實,並不是孩子的問題搜圓,根源在於父母,真不該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啊。

建議:其實父母的愛是會遺傳的,如果乙個家庭裡面和和睦睦從不吵架,孩子是會感受到父母的愛,也是會效仿的,讓孩子未來對婚姻充滿期待,更讓孩子成長為乙個內心有愛、溫暖自信的人。其實,給小寶寶很好的教育而不是花錢多就是好,也不是學多少知識,而是爸爸疼媽媽,媽媽愛爸爸,並將這種愛傳遞給孩子,對孩子的一生方方面面都會起到積極的幫助。

怎樣才能讓兩個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愛?

6樓:舒爽還熱烈的小草

對於兩個孩子的家庭而言,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兩個孩子之間常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雖然說這樣的矛盾往往都會被自己的父母所平息和化解,而且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對於兩個孩子都是儘可能的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我個人認為對於兩個孩子的家庭要想讓父母真正的做到一碗水端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首先,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他們應該意識唯悶神到,即便他們認為對於兩個孩子都是有同樣的付出,同樣的愛,但是對於兩個孩子而言,每個人所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站在兩個孩子的角度來說,往往並不認為自己的父母在對待他們的過程中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時候往往會有其中一方認為相比自己的兄弟姐妹而言,並沒有得到同樣的對待,而另一方往往也會對於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一定的不滿。

所以對於這些父母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對待自己的孩子不應該刻意的追求,一碗水端平,還是應該把握好乙個大的方向,同時應該儘可能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學會更多的罩穗理解和包容,當然,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掌握有效的溝通交流方式,也要讓自己學會換位思考,讓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特別是站在兩個孩子的角度來感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家長對待方式是否是指虧能夠真正讓自己接受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最大限度儘可能的做到所謂的一碗水端平,讓兩個孩子真正幸福快樂的成長。

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是一種愛嗎?

7樓:帳號已登出

這世間怕是沒有任何一種情感可以超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深沉的,是無私的,是值得感恩的。

尤其是獨生子女,母親辛苦的懷胎十月,經歷了難以言明的痛苦生下了自己的寶貝,從此以後,將自己最好的都給了自己的孩子,給他無限愛,不斷撫養他長大,教會他做人的道理,不斷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長。

父母會為自己的孩子生病而焦急,會為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而哭泣,會為自己的孩子開心而開侍攜罩心,為在自己的孩子犯錯後嚴厲教育然後默默幫自己的孩子收尾,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無限的精力和無數的愛。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父母是天,父母是自己最應該感恩的人,也是自己最應該報答的人。因為他們辛苦養育自己,並儘自己所能給了自己最好的東西。

因為父母給自己了無數的關愛,獨生子女隱公升與自己的父母關係也是非常好。我的一些朋友,活潑善良,每天都很開心,這背後都離不開自己有乙個老鬧幸福的家庭。任何關係的維護和相處都需要彼此互相努力去經營,需要互相理解,互相關愛,彼此付出,只有這樣感情才能夠真正的穩固長久。

子女應該怎麼理解和感受父母的愛

8樓:網友

愛是人類賴於共存的情感,也是一切喜怒哀樂的根源。愛有很多種,通常親人之間的愛稱為關愛。父母對子女的愛常常是與生俱來的,有時候也伴隨莫名的怨恨,作為子女首先要認識到,不管怎樣,父母都有生育之恩,他們賦予你血肉和知覺,給與飲食使你長大。

好的一面是,父母會為子女付出一切,這個作為子女就更應該懂得感恩和珍惜,要孝順父母。不好的一面,有時候父母會對子女無理取鬧,那麼子女要學會和老人溝通講道理,自己做得不對的要敢於改正,要堅忍和包容,這樣別人才會向你敞開心扉,平時要增加修養和智慧,慢慢你的言行得到長輩贊同了,以後就容易處理新的矛盾。如果你本身是個很有道德的人,你就自然善於以理服人。

怎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如何引導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

我的生活小知識 父母說話要更直白一點,不要那麼內斂。孩子小的時候不懂 打是親罵是愛 所以父母一點要把對孩子的愛說出口,比如孩子得了好成績誇誇他,說一句 爸爸很愛你 或者 媽媽很愛你 1 對孩子說出 我愛你 中國人的感情比較含蓄,不習慣於輕易表達,特別是 我愛你 三個字,愛臺大聲說出來,一句 我愛你 ...

如何讓女朋友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的愛

小肥的公主 不要太過花言巧語,你要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就是說 一萬句精彩的語言,都不如一個實際行動更能說明問題!所以說,在她需要時,去關懷她,愛她,幫助她,這比什麼都重要,至於那些巧妙的語言適可而止就好了!以上這些話,我剛才也有發給我的男朋友,因為他每次打 都口口聲聲說如何愛我,可是,我卻感受不到他的...

深愛對方卻不會表達,對方能感受到我的愛嗎

我就呵呵你怎 我不知道會不會 這種事沒有絕對 但我覺得你不要太在意這個問題的好 不要把愛情想的太神話 愛情本身就是件普通而又平淡的事 如果你想她就去告訴她 千萬不要問你能 感應到嗎?因為如果她沒有你會覺得傷心 而最重要的是她會覺得傷心 特別是你告訴她你相信有感應 有一次我和我老婆一起吃飯 真好翻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