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
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
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
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2樓:熊熊雨琴
18小姐,28大姐,38阿姨,48大姨,58大姨媽,68外婆。
女子各個年齡段的雅稱是什麼?
3樓:乾萊資訊諮詢
古代女子年齡的雅稱:古代女子13歲,別稱「豆蔻年華」。古代女子20歲,別稱「桃李年華」。
古代女子30歲,別稱「半老徐娘」。古代女子40歲,別稱「人老珠黃」。古代女子50歲,別稱「知命之年」。
古代對女子的稱呼「女士」,源於《詩經》「釐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4樓:嵩山寺色空方丈
髫年幼年泛稱:總角10歲以下:黃口13~15歲:
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
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20歲(女):
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梅之年至30歲(女):
半老徐娘。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你,希望能贊,請自動結束服務,謝謝
女子的年齡稱謂有哪些?
5樓:ray聊教育
古代時女孩子二十歲稱為桃李年華,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女孩十二歲為金釵之年。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女子十五歲稱為及笄。十六歲稱碧玉年華,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出嫁女子稱梅之年。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女子各個年齡段的雅稱是什麼?
6樓:l吉吉學長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7樓:嵩山寺色空方丈
髫年幼年泛稱:總角10歲以下:黃口13~15歲:
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
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20歲(女):
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梅之年至30歲(女):
半老徐娘。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你,希望能贊,請自動結束服務,謝謝
女子各個年齡段的雅稱是什麼?
8樓:小張三農問答
不滿週歲:襁褓。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古代男女年齡稱謂
9樓:御寄翠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女子年齡稱謂?
10樓:乖乖瀦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御茄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彎歷;
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鎮鬧察---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年齡的稱謂,每個年齡段的稱謂是什麼
及笄 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 指男子二十歲 又 弱冠 而立之年 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 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 指五十歲 又 知天命 半百 花甲之年 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 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 指 八 九十歲 期頤之年 一百歲 剛出生的孩子從唯嬰兒上幼兒園的孩子成為幼兒上小學了,成為兒童上初中高中了,從少年。高中以...
女生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女性各個年齡段稱呼是什麼
不滿週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之年 1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女 及笄之年 16歲 女 破瓜年華 碧玉年華 20歲 女 桃李年華 24歲 女 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
古代前五名的稱謂是什麼,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只有前三名,殿試成績,分為三個等級,叫做三甲。一甲只有區區三人,也就是狀元 榜眼和探花 從第四名開始至100名左右,稱為二甲 餘者統稱為三甲,約200人左右。 1.狀元2.榜眼3.探花 等級 含義 院試 又叫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試 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