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選擇銀行的短期七天理財產品?選擇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些什么?謝謝

時間 2022-09-13 12:15:03

1樓:不是我不明白

首先,要注意提前終止權和展期權。一方面,有的銀行規定市民在購買了超短期理財產品以後,無權提前終止(贖回)該產品,但銀行有權提前終止該產品;另一方面,有的銀行還規定自己有權按照實際投資情況,對該產品的到期日進行展期(即延期)。「如果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要求相當高,那麼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條款」。

其次,要注意資金到賬時間。市民在購買了超短期理財產品以後,在產品到期或提前贖回時,不同銀行的資金到賬時間不相同,有的銀行可能實時到賬,有的銀行可能要幾個小時才到賬,而有的銀行可能要隔一兩天才到賬,所以市民應特別注意資金到賬時間,以便進一步提高自己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要注意手續費率。市民投資超短期理財產品的費用一般都較低,但是部分銀行可能會設定提前贖回費、認購費等費率,市民在購買前也應特別注意。 [2]

2樓:匿名使用者

1、短期理財產品(七天)先看產品募集期及滿期後到帳時間,因收益率都是按年算的,如果募集期+滿期後到帳時間=7天,就相當於把年收益率攤低一半,相當於如果年收益率是4%的話,實際收益率只有2%,而且這還不含銀行可能對理財產品收取的申購或管理費之類的費用。

現在銀行的通知存款業務,七天通知利率1.49%,一天通知0.95%。

這是一定能拿到的。如果銀行的所謂短期理財產品合同中沒有寫明一定保證收益率是多少,且募集期+到帳期過久,還不如直接辦通知存款。

2、如果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建議購買一年期或至少半年期的,這樣得到的收益率比較準確,也不需要計算得很複雜。想一想:如果收益率差不多,買一年的n次短期產品(中間扣除募集期+資金到帳期),實際收益率可能反而沒有一年期的高。

3、銀行的理財產品一般不可能保證收益(更不會在合同中寫明到期一定有多少收益),合同中只會寫「預期收益」,而預期收益是不定的,可以是多,可以是少,也可以是負,以前也有報道過的。

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些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想買理財產品,銀行員工告訴你三個關鍵點

4樓:度小滿金融

不只是銀行理財,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並選擇「靠譜」的平臺。

為了推動銀行理財迴歸資管本質,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監管釋出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由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理財)業務,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於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

所以未來投資銀行理財也需要關注產品背後所投資的標的風險,因為能夠投資於「**」了,所以產品的「安全性」也就具有一定的「波動風險」了,就像**一樣,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5樓:旺理財

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應注意:

對於任何投資來說沒有百分百的安全,只要是投資必定伴隨風險,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而對於銀行理財產品來說相對而言風險較低,由銀行風控團隊稽核的理財專案在把關上更加嚴格,不過也不一定就不會出現問題,而是出現的概率相對而言很低。國家規定超過50萬的存款不被保障,銀行也有可能倒閉。

新手投資人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看到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往往比較擔心,生怕風險太大會出現問題。實際上投資者不必過於擔心,在銀行理財市場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產品本金虧損的情況,而且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能達到99%以上。部分結構性產品及風險等級為r3級或以上的產品收益不確定性較大,風險等級為r2的非保本類產品則可以放心購買。

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包括申購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等,一般來說銀行不收取申購費,不過其它費用還是要收的,每樣費用大多不超過投資金額的0.3%,總費用通常不超過0.6%。

但是一般銀行在測算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時候已經把這部分算進去了,也就是說銀行測算出理財資金的收益率,扣除各種手續費,剩下那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預期收益率」。所以,按照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就能算出你實際獲取的收益,不必考慮手續費的問題。

比如投資者購買10萬元一年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5%,手續費率一共是0.5%,產品到期後投資者獲得的收益是100000×4.5%=4500元。

銀行理財產品在釋出後有5-6天的籌集期,遇到節假日時間可延長到10天以上。產品收益一般是t+1天開始計算,按照銀行活期存款利率0.3%計算收益。

所以,錢香金融理財師建議儘量避免購買籌集期長、投資期短的產品,這樣可以避免資金站崗的問題。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滿之後,理財資金會自動返回投資者的銀行卡活期賬戶,其中多數銀行會在到期日當天下午或晚上將本金與收益打回投資者賬戶,少數銀行會在第二天打入。

銀行把投資者的資金都募集之後,會拿去投資,一般投資渠道包括存款等高流動性資產、債權類資產等,說明書上都會提及,但是銀行不會跟你說每部分的具體投資比例,投資者是無法得知資金的具體配置情況。不過一般來說銀行理財資金大部分都投向於各類債券,風險相對可控。

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購買理財產品還是要多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力。具體有以下幾個要點需要注意:

1.低收益中風險。購房出租等購買這類硬資產收益率很低,且有資產折價的風險

2.中收益低風險。定投指數**,**市場流行一句話:

不擇股你會跑贏50%的人,不擇時你會跑贏75%的人,所以定投指數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而且風險較低,缺點是投資週期比較長,就以往來看收益率大概在10~25%。

3.低收益低風險。銀行理財、存款、國債、貨基、債券等收益率略低,最高的也就5~6%的樣子

4.中收益中風險。信託、大客戶資產配置等這類存在一定的風險,收益率最高大概在15%左右,並且對資產額度要求較高

5.高收益高風險。***、**、公募等,收益很高,但風險更高,尤其是**這種,破產也就彈指間

6.中收益高風險。購房升值等以升值為目的的投資,由於自帶交易屬性,一般購買時帶有溢價,所以折價的風險比較大

7.高收益中風險。**、私募等,收益很高,但風險也比較高,如果心態擺得正,就目前的中國**來講,還是有機會的

7樓:加菲

隨著各大商業銀行對理財市場的爭奪越發激烈,產品發售的頻率也從「你方唱罷我登場」演變成「同臺共舞,百花齊放」。一時間,人民幣、外幣理財產品琳琅滿目:保本保息的、保本不保息的、不保本不保息的;掛鉤匯率的、掛鉤利率的、掛鉤**的、掛鉤**的、掛鉤石油的、掛鉤水資源的等等,可謂是「玩轉了概念,賺足了眼球」。

然而對於老百姓來說,要在這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世界中選擇真正合適自己的產品,還真得好好做個研究和分析。

流動性風險不可忽視

世上沒有比現金流斷裂更可怕的事了,對於企業來說致命,對於個人來說,則可能意味著一次重大投資機會的喪失,或者無力應對一起突發事件,其代價是高昂的。因此專家提醒,在購買理財產品前,請明確這筆資金在多長的期間內是沒有支付可能性的,然後再選擇相應投資期限的產品。

例如,工行上海分行的「聚金」、「匯神」系列產品涵蓋了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乃至更長期間的產品,適合投資者不同的流動性需求。並且在緊急情況下還可提前支取,靈活性更佳。

當然,具體投資期限的選擇還要根據投資標的的市場情況來判斷。比如:在美元升息進入尾聲的時期,如不考慮美元兌人民幣貶值的因素,那麼選擇較長期間的產品以鎖定較高的收益率是上策。

風險承受能力非常關鍵

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產品更高預期收益的背後,往往是更高的風險。拿工行自身的產品進行比較,一年期港股掛鉤產品的最高預期收益率為同期固定收益產品的1.

5倍。投資者在此時可能會左右為難,並且疑惑到底取得高收益的可能有多大,就是這種市場的不可**性,使得潛在投資風險依然存在。

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要考慮資金的用途以及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資金用來養老、子女教育的,穩妥為上;資金富餘的,不妨可以嘗試一下;對市場風吹草動就寢食難安的,同樣還是穩妥為上。工行的理財產品在銷售前都會要求投資者填寫風險測試問卷,這是對自己很好的一次評估。

另外,引入一個「資產配置、組合投資」的概念也是比較好的選擇:投資者不妨有比例的進行產品組合,比如將固定收益產品和風險型產品以一定比例進行組合,一旦達成最高收益,組合收益率就大幅提升,就算最高收益沒拿到,產品的組合收益率也遠高於同期限定期存款稅後收益率。對於這種通過產品組合降低單一投資風險的方法,投資者不妨在專業的金融理財師的幫助下進行嘗試。

其它細節值得考量

在許多情況下,收益率不是投資的唯一考慮,如果為了提高零點幾個百分點而將資金從銀行搬來搬去,同時失去了熟悉的客戶經理的周到服務,失去了強大資訊系統的及時到期提醒,失去了多樣化便利的渠道服務,還增加了人力成本、時間成本,這就「得不償失」了。

另外,也請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注意:

1、產品的稅收情況,有的產品收益率令你眼睛一亮,其實它標示的是稅前收益;

2、產品的年收益率折算,有的產品收益率高得嚇人,其實寫的是幾年的總收益率;

3、獲取產品運作資訊的便利情況,尤其一些不為非專業人士熟知的市場,通常資訊比較封閉,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

4、產品彙兌損失的可能性,有的產品明確保證本金無損失,但是投資運作需要進行幣種轉換,結果產品到期後轉成了另一種貨幣,再兌換回來收益率大大降低,甚至虧損。

總之,購買理財產品之前,評估自己、擦亮眼睛,必有一款適合你!

8樓:招商銀行

歡迎瞭解招行個人理財產品,您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等綜合考慮選擇。

若是首次購買招行個人理財產品,有三點注意事項:1、本人到櫃檯辦理首次風險承受能力評估;2、辦理產品適合度評估;3、通過產品規定的渠道進行購買。

怎麼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具體步驟是什麼?都需要哪些東西。

9樓:匿名使用者

一、首次購

買理財產品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檯辦理,非首次購買可以通過網上銀行來辦理。

二、具體購買步驟如下:

2、擇風險等級匹配的理財產品。問卷填寫完畢,核算出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分值以及對應的風險等級。請根據您的風險等級來選擇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一般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註明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比如低風險,中風險或者用星級來表示風險)。

3、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第一部分是風險提示。按照銀監會的規定風險提示會出現在最明顯的位置,一般為產品說明書首頁上方。會揭示產品的風險。

在風險揭示中,要重點關注理財產品到期後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保證。以及保證的比例或金額

第二部分是產品概述:在產品概述中會包括產品的名稱、編碼、產品風險等級描述、產品投資期限、投資及收益幣種、產品型別、認購募集期、產品規模、投資方向、產品起息日、到期日、到期兌付日、購買起點金額、理財產品的相關費用、收益支付頻率、收益計算方法、提前終止說明、理財產品展期(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延長)的說明、產品到期最好情況、最差情況、備註(包括一些名詞解釋等)

4、在仔細衡量後決定是否購買理財產品,在客戶經理的幫助下填寫理財產品購買確認書,投資者本人需親筆抄寫風險確認書。

擴充套件資料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債券、金融**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例如:

交通銀行的「得利寶·深紅3號」以高息和貨幣策略吸引投資人眼光,這一款產品投資期限一年,分為人民幣、澳元、歐元三種貨幣投資選擇,產品收益率與「一籃子貨幣」(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對美元的匯率表現掛鉤。如果在投資到期時,「一籃子貨幣」表現不低於期初水平,即使只是持平,人民幣產品就可獲得不少於10%的收益。

2.外幣理財產品

2023年,**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1)光大銀行2023年3月17日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於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和「一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分享超額回報。

(3)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報之「匯贏3號」港幣3個月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0%。

(4)光大銀行保本保收益的t計劃理財產品推出以來一直受到市場追捧,已推出的產品期限從八天、一個月、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預期年收益率分別達到3.3%、5.1%、5.

4%和6.2%。

好的理財產品如何選擇,如何選擇理財產品?

1 風險小,收益少的 存款 信託 保險等都是比較保守的理財,保守型的特點是 風險小,收益穩定,收益相對比較小。2 風險高 高收益。外匯 現貨 現貨 等,若你是想要最賺錢的,按照現在的市場來說,最近 不好,可以忽略掉,可以考慮做現貨,現貨相對於 有很大優勢,只要會控制風險收益是很可觀的,所以做現貨有一...

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到底靠譜嗎,銀行的理財產品可靠嗎?

度小滿金融 不能說絕對安全,但是還是相對比較穩健靠譜的。雖然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未來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 風險 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 大 另外這裡所說的收益是預期年化收益率哦,實際 本金 預期年化收益率 365天...

理財產品如何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好,該如何選擇?

毛毛蟲美顏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下面介紹一下理財產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併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