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玩的那種,圓的,一張張小卡片放地上扇著玩,讀piaji的這個叫什麼

時間 2021-08-14 23:05:30

1樓:霜霜聊遊戲

小時候玩的圓的,一張張小卡片放地上扇著玩,讀piaji的這個叫片技,拼音piàn jì

片技是漢語詞彙,拼音piàn jì,意思是東北兒童古老的玩具,是用紙疊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玩具,在東北土語裡讀作pià ji,這個詞據說是滿語的譯音,漢字沒有。

一方把片技,放在地上,一方用片技,砸(稱作 煽)對方的片技,如果砸翻個了,就贏得一張片技,輸的繼續下注(片技)此遊戲稱作 煽片技。

這個遊戲後來有很多變異,有甩擊,有拍擊,有磕打,有用嘴吹,有單張玩,有成摞玩等等,不足而一。它的好處我總結有:一、鍛鍊身體,尤其在大冷天,可出一身汗,毫不覺冷。

二、增長知識,上面多是些歷史人物(一般為小人書中的人物,那時小人書為課外書主流)。三、為了增加自己的兵力,有半頁紙都會拾起疊成“方piàji”。

piàji的製作:

到商店裡買來一張“piàji”紙,這張紙上印有好多圓圈狀的圖案,每個小圓圈裡的圖案都不相同,有神話故事裡的人物,也有十二生肖,花花草草之類的。

回家後用剪子細心地把每個圖案沿著圓圈剪下來。再找來硬一點的紙殼,用漿糊把圖案貼在上面。等它幹了之後,再按著原來的圓圈剪下來。

這樣一張“piàji”就做好了。有時候為了更好用,還要在“piàji”上滴些蠟油,這樣玩起來的效果更好。

2樓:阡陌上花開

記得沒上學就已經接觸piaji了。piaji這個詞沒有準確的漢字,有的說是片技,這也許是描述得最接近的了。一張長方形的印刷紙俗稱piaji紙,內印有大約從30個到100個(分紙張的大小和單個piaji的大小)圓形的故事圖案。

將紙用膠水或漿糊貼在硬的紙殼上(一般是鞋盒),再用剪子沿線剪下所有小圓片,piaji就準備好了。當時的小賣部有賣piaji紙的,也有賣現成的piaji,現成的貴一些。當時的piaji紙圖案就是83版射鵰英雄傳、陳真、霍元甲、楊家將、西遊記、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封神榜的手繪圖,至於濟公、南北少林、葫蘆娃、變形金剛、紅樓夢那都是後出的。

我玩piaji的時間大約從2023年到2023年,玩得最勤的還是87年到91年。那時與父母住在平房大院,鄰里的小朋友成群成群的,又都是一個小學的,一打piaji的景象可謂壯觀,不亞於現在路邊玩四衝的人群。

piaji的玩法有很多種和很多規矩,玩之前都會講好玩法。我記得的只有兩種,詳細描述一下。

第一種也是最簡單的一種,俗稱“幹過兒”,玩法是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通過“競老頭”也就是“石頭剪子布”排定順序。先以兩人玩為例,“競老頭”輸者將自己的一張piaji放在自己挑好的位置上正反面皆可,“競老頭”贏者用自己的piaji擊打對方的piaji,使對方的piaji翻面即為贏,如果未翻面則輪到對方打,直到一方的piaji被打翻面,便可贏得一張piaji。“幹過兒”中有一種手法叫“大砍頭”,就是將自己的piaji立起來後擊打對方piaji的手法,利用較大的撞擊力使其翻面,缺點是容易將piaji撞擊較遠,我們一般不帶的,因為技術含量太低。

第二種叫“幹鑽過pia頓”(幹鑽是一聲,過pia是四聲,頓是二聲)。玩法是“幹過兒”不算贏,可繼續擊打對方piaji,當擊打後對方piaji翻面後你的piaji正好落在對方piaji上才算贏一張,這叫“過pia”;“鑽”是打完後你的piaji進入到對方piaji下面,這也算贏一張;“頓”是當對方piaji落到你的piaji上面,而你的piaji又是正面朝上,就可以用你的一隻手的 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在你的piaji上頓一下,如果對方的piaji翻面則算你贏,否則對方繼續擊打,當“鑽”入對方piaji後你的piaji正面朝上則可“頓”,贏則得兩張,若未頓翻面則一張不得。還有一種叫“連”,一般在是玩家在兩人以上,無論哪種玩法,在贏時與你的piaji相連的所有piaji都被你所贏得。

在玩“幹鑽過pia頓”時由於要求技術,一般都是用一張使用順手的piaji擊打,輸則輸手裡的piaji,而這張一直使用的piaji則叫“頭”。“頭”又分“硬頭”、“油頭”、“軟頭”、之分。“硬頭”是piaji紙貼上在特別硬的紙殼上製成,或用蠟油子浸泡後晾乾增加硬度而成(又稱“蠟杆”),特別適用於“幹過兒”,擊打力量十足。

“油頭”是將piaji放入各種油中浸泡而得,我自己就用機油做過“油頭”,不過沒感覺好用。“軟頭”是通過特殊方法將piaji變軟,甚至彎過90度而不折,使用極其講究力度手法,我就曾經見過高手用“軟頭” 能把把 “鑽”,厲害。至於“軟頭”的製作手法分說不一,有的說是將“油頭”浸入各種液體並摻雜光合作用發展而來,有的說是將piaji放入布鞋中腳底下用汗溻軟而成,反正是極其難得。

3樓:撒昊然

說到乾脆面的贈品,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小浣熊水滸卡,如今它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追求的收藏品。

與它同時期的還有三國卡、球星卡、封神演義、天龍八部等等主題的卡片,構成了一代人共同的童年回憶。

然而在這些矩形卡片統治孩子們的零花錢之前,零食界其實是被圓形統治的。

90年代中期,各種零食產品都流行附送圓形的玩具卡片,我小時候統一叫它們“圈兒”。

比如奇多最初贈送的奇多圈,是一種彩色的塑料玩具,四周呈圓形或者八角形,中間則是不同國家的標誌性景點的浮雕。在那個人們還通過正大綜藝瞭解世界的年代,奇多圈成為了孩子們喜愛的玩具之一。

奇多圈之後,奇多又推出了天族系列卡,在塑料圓片上印上精緻的彩色圖案,雖然仍是以世界名勝為主題,但色彩鮮豔的**風格更受孩子們的喜歡。

小浣熊乾脆面最初也會贈送一些圓形的紙卡共玩家收集,但除了形狀不同之外,其實和畫片差不多。

後來小浣熊將卡片的材質從紙板變成了塑料,命名為龍捲鏢,質感立刻就高階了許多。

而小虎隊乾脆面也推出了自己的圓形卡片旋風卡,憑藉著它搶下了不小的市場,和小浣熊成為了乾脆面界的兩大山脈。

乾脆面之所以成為當時最受兒童喜愛的零食之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附贈的玩具。看到小浣熊和小虎隊的成功,其他零食廠商也紛紛效仿,推出了形制不同的圈兒。

4樓:子非魚

**上搜“卡牌”就可以找到了,分類是兒童玩具。

5樓:

就是普通卡牌,可以直接到網上搜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

6樓:朝朝愛電影

叫三啪嘰那時的教室都沒有取暖裝置,冬季課間短短的十分鐘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擠油渣”了。此時,一群人常常緊靠著牆根站好,從兩頭往中間擠,如被擠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雖說被擠得氣喘吁吁、臉紅脖子粗,但仍興高彩烈,因為此時渾身發熱甚至滿頭大汗,這遊戲的效果也就達到了。

3、編花籃

姑娘家最喜歡編花籃了,編花籃最好是四個人蔘加,a曲彎向後抬起一條腿,把腳架在b的手上,c也如勢抬起一條腿,將腳架在a的膝彎處,d則將腳架在c的膝彎處,b再將自己的腳腕架在d的膝彎處,並將手擎的a的腳小心架到自己的膝彎上,然後將各自的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右肩上,左手則叉在自己腰間,如此一個錯落有致的花籃就編好了跳皮筋

在我們那個地方這個也叫跳繩,女孩子比較喜歡,當然男孩子也會玩,男孩子嘛,小的時候那可是出了名的調皮蛋喲,有啥是咱不會的你說是不是?

在我小的時候跳這個也是有口訣的,好像是1、2、3、4、5、6、7 馬蘭開花二十一···························,還有的不記得了,不知道你們還記得沒有?僅供參考哦

誰有小時候玩的那種冒險島遊戲 緊急

蝦米狗狗 你可以去模擬max去下 那裡什麼都有 帳號lizhongzhong 密碼123123123 那可以下 三良葉 這個是小冒險島4 誰知道小時候玩的冒險島 小霸王的遊戲的那種 跪求! 2400個小遊戲,就是小時候玩的那些,留下郵箱,我發給你 冒險島http www.emu618.模擬器 小時候...

小時候玩的插卡遊戲叫什麼,小時候玩的一個插卡遊戲叫什麼?

海賊達人 七寶奇謀 迷宮冒險 英文名 the goonies 出品公司 konami 發售日期 86.02.21 型別 動作冒險 遊戲 遊戲介紹 這是一個古老的故事。有七個相依為命的少年,被囚禁在深深的地下迷宮。六個孩子被緊鎖在暗門裡,少年中最大的一個要歷盡千辛萬苦,救出他的六個兄弟。遊戲者就要承擔...

用如何列印嗅子一張a4打兩張那種的

word的設定如圖所示,紙張選擇為a4,雙面 短邊翻 1 印表機屬性 2 版面 小冊子 左邊裝訂 3 基本 方向選擇 橫向 雙面列印選擇短邊翻轉 有個理解起來最簡單,最笨的方法,不需要太刻意排版。不需要計算頁碼。原理 第一頁前插入一頁,每頁兩版,正反面列印,單頁面對摺,裝訂線裝訂。第一步,把每張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