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時期,洪荒時期,這兩個的關係是什麼?哪個比較早?還有,遠古除了這兩個還有其他時期嗎(順便列一下

時間 2021-05-07 20:00:31

1樓:匿名使用者

整個順序是:虛無→鴻蒙→混沌→洪荒→上古(或遠古)→古代→末法時代(近代和現代)。

ps:(1)一開始是虛無,什麼都沒有。無中生有,第一個「有」便是「道」。後來虛無演化鴻蒙(類似於宇宙大**),鴻蒙之中充斥著鴻蒙紫氣。

(2)鴻蒙演化混沌(或者說鴻蒙破碎,混沌出),大道出。混沌之中充斥著混沌之氣,鴻蒙紫氣極少。混沌中誕生了三千魔神(盤古便是其中之一),盤古於混沌中斬殺三千魔神,開天闢地,開闢洪荒世界,自己身化萬物。

(3)洪荒世界誕生後,大道隱遁,天道出。洪荒世界經歷以下大事件:龍漢初劫(量劫,龍、鳳、麒麟三族大戰),道魔之爭,鴻鈞成聖,鴻鈞講道,女媧造人成聖,三清和西方二人成聖(從此進入聖人時代),巫妖大戰(量劫,不周山倒,女媧補天,洪荒破碎為四大部洲,祖巫后土化為六道輪迴),天庭重立,人族崛起(三皇五帝),封神之戰(量劫,從此聖人不問世事),西遊(量劫,佛教東傳)。

(4)「洪荒時代」、「上古時代」和「古代」之間無明顯分界線,但都是「洪荒世界」裡的時代。西遊量劫時已經是古代。在古代,人族發展出自己的武道修煉體系。

到了**,進入末法時代,天地靈氣消耗殆盡。然後是現代(依然是末法時代)。

(5)再往後,有3種可能:天地靈氣復甦;末法時代繼續,科學發展到極致;混沌至寶——「滅世大磨」出世,一切化歸混沌。

2樓:天神亂漫若葉

洪荒.遠古.太古.上古他們所表示的時間哪個比較長遠

按順序排

順便說明

解答:洪荒-太古- 遠古-上古

洪荒: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混沌時代.

南史謝靈運傳:「詳觀牒記,洪荒莫傳.」皮日休酒中十詠序:「頹然無思,以天地大順為提封;傲然不持,以洪荒至化為爵賞.」

太古:太古宙(archean)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宙,開始於同位素年齡3800百萬年(ma),結束於2500ma.

太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上一個宙是冥古宙,下一個宙是元古宙.太古宙包括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上古:一般上古時代是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

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2023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

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

中國上古時代傳說的帝王有: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摯,堯和舜.

遠古:中國的遠古時代指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及更早的歷史時期,相當於銅石並用時代以前的史前時期.

所以 洪荒-太古- 遠古-上古

中國歷史年表

1、 混沌時代 (盤古時代)

2、 太古時代 (神仙時代)

約前30世紀 神魔之戰開始

3、 上古時代 (山海時代)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前2661 炎黃之戰

前2652 涿鹿之戰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堯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前2220 舜劃分九州

約前21世紀 神魔之戰告一段落

3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屬於歷史知識的範疇。

按照中國傳說,混沌在前,洪荒在後,先後傳承關係。遠古時期,也有人把三皇五帝時期列入遠古時期。

4樓:臨窗聽羽

混沌 鴻蒙 洪荒 太古 遠古 上古 中古 今古

混沌和洪荒中間還有一段距離

5樓:新時代秩序

混沌早',那時天地都沒出來

6樓:亞

鴻蒙----------混沌---------洪荒

1、遠古時期和上古時期是不是同一個意思?(不是的話哪個早) 2、鴻蒙時期,洪荒時期,混沌時期,遠古

7樓:匿名使用者

整個順序是:虛無→鴻蒙→混沌→洪荒→上古(或遠古)→古代→末法時代(近代和現代)。

ps:(1)一開始是虛無,什麼都沒有。無中生有,第一個「有」便是「道」。後來虛無演化鴻蒙(類似於宇宙大**),鴻蒙之中充斥著鴻蒙紫氣。

(2)鴻蒙演化混沌(或者說鴻蒙破碎,混沌出),大道出。混沌之中充斥著混沌之氣,鴻蒙紫氣極少。混沌中誕生了三千魔神(盤古便是其中之一),盤古於混沌中斬殺三千魔神,開天闢地,開闢洪荒世界,自己身化萬物。

(3)洪荒世界誕生後,大道隱遁,天道出。洪荒世界經歷以下大事件:龍漢初劫(量劫,龍、鳳、麒麟三族大戰),道魔之爭,鴻鈞成聖,鴻鈞講道,女媧造人成聖,三清和西方二人成聖(從此進入聖人時代),巫妖大戰(量劫,不周山倒,女媧補天,洪荒破碎為四大部洲,祖巫后土化為六道輪迴),天庭重立,人族崛起(三皇五帝),封神之戰(量劫,從此聖人不問世事),西遊(量劫,佛教東傳)。

(4)「洪荒時代」、「上古時代」和「古代」之間無明顯分界線,但都是「洪荒世界」裡的時代。西遊量劫時已經是古代。在古代,人族發展出自己的武道修煉體系。

到了**,進入末法時代,天地靈氣消耗殆盡。然後是現代(依然是末法時代)。

(5)再往後,有3種可能:天地靈氣復甦;末法時代繼續,科學發展到極致;混沌至寶——「滅世大磨」出世,一切化歸混沌。

8樓:匿名使用者

鴻蒙時代是中國傳說中的一個時代,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也作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世界各地對上古時代的定義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2023年以前的歷史時代。

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

洪荒,指混沌矇昧的狀態,特指遠古時代,洪荒世界;大荒。如: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

「詳觀記牒,洪荒莫傳。」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洪水,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

9樓:vi亡心

混沌,什麼都沒有,鴻蒙,比混沌好點,洪荒,有生命了,遠古,就不說了。

10樓:姬月繁華

不是一個意思。。。混沌,鴻蒙,洪荒包括遠古

11樓:胖老王的嘿嘿嘿

不過都是中國神話故事裡代表的一個時期這很重要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一個意思,遠古更遠一點,按時間順序依次是遠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遠古時期指的是約距今300萬年─公元前21世紀的世界

上古時期是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

2.鴻蒙時期: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

混沌時期:鴻蒙破碎後產生混沌鴻蒙紫氣都轉化成了混沌之氣了,也是孕育盤古的地方了。

洪荒時期:混沌經過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就成了洪荒了,就是最具神話色彩的世界了。最後經封神眾聖人一戰後洪荒破碎不復洪荒是為地仙界。

13樓:衡水精神病院院長

你在看網路**?這只是個叫法,作者說什麼就是什麼

混沌時期和洪荒時期是什麼意思??? 50

14樓:斷橋殘雪伊

混沌時期,主要

指的是盤古開天闢地之前;洪荒時期,主要指的是大禹治水以前。

1、混沌是一個詞語,讀音為hùn dùn,也寫作渾沌,中國古人想象中天地未開闢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我國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闢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的狀態。也常用來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漢班固《白虎通·天地》:「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然後剖判。」

《文選·班昭《東征賦》「諒不登樔而椓蠡兮」李善注引 三國 魏曹植《遷都賦》:「覽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紛混沌而未分,與禽獸乎無別。」

唐儲光羲《仲夏入園中東陂》詩:「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虛。」

《雲笈七籤》卷二:「《太始經》雲:『昔二儀未分之時,號曰洪源。溟涬濛鴻,如雞子狀,名曰混沌。』」

《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郭沫若《七裡山渠》詩:「相傳在昔有盤古,劈開混沌造區宇。」

2、洪荒,指混沌矇昧的狀態,特指遠古時代,洪荒世界;大荒。

如: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詳觀記牒,洪荒莫傳。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49億年前地球雛形誕生,但兩極磁場尚未形成,流星體衝擊地表,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

遍地烽火,熔岩橫溢,此後經歷了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直到人類誕生早期。造山運動引發了洪水,最後一次在人類早期被記錄下來,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

史前大洪水:地球北半球突然被來歷不明的洪水包圍,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萬鈞之勢,咆哮著衝向陸地,吞沒了平原谷地,吞沒了這些地方的所有生靈。高山在波濤中顫抖,陸地在鉅變中呻吟……這是上古神話傳說和早期宗教裡的記載。

有人認為,它是人類傳訛附會的記憶,也有人認為它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孰是孰非,千百年無定論。讓我們拋開所有的爭議,實事求是地面對這些人類早期的記憶吧!

擴充套件資料

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在天地還沒有開闢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2023年後醒來,盤古憑藉著自己的神力把天地開闢出來了。

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盤古是人的老祖宗。

歷史記載,藝文類聚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極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而繹史提到,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

混沌也作混淪,指宇宙形成前氣、形、質三者渾然一體而未分離的迷濛狀態,是古代時空觀念中的一個階段,處於「先天五太」中第四太「太素」之後。

見於《列子》中的《天瑞篇》:「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奪。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時也;太素者,質之始也。

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中國古代有關混沌的神話,最著名的莫過於盤古於混沌中開天闢地。比較詳盡的記述見於三國·吳·徐整《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

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

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