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健康活到一百歲
想自學中醫不知如何入門?這一本中醫入門寶典,學會後你也是高手
2樓:文日光
從中醫學教材開始吧!——《中醫學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等
雖然這些書並不深刻細緻,但基本勾畫出了中醫學的輪廓。
如果耐不下心,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從問題入手,為自己解答腦子中出現的有關中醫學的一切疑問。這樣就不用拘泥先看哪一本固定的書了。讓疑問與好奇帶著你前進。
但這需要足夠多的時間與資料供你學習查閱。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中醫入門哪本書好
3樓:祕籍
推薦《周易》,《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思考中醫》,《傷寒論講義》,《傷寒論》,《金匱要略》,《道德經》,《千金方》。
自學中醫,最開始是百一定要讀《周易》的,一定要通讀,一時不理解可以先背下,可能你要問了醫學院的中醫學生為什麼不要學《周度易》,因為醫學院的學生他們的中醫不是傳統中醫,是中西結合的中醫。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學、中醫兒科學、傷寒論。能看懂文言文可以看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湯頭歌,葉天士祕方大全、傅青主女科、溫熱經緯、藥性賦等
然後《醫學知三字經》誦讀,看一看診斷學的《脈訣》與《醫宗金道鑑·四診心法要訣》。最後開始看內科的《傷寒論》。
先由淺入深看回比較好,剛開始可以看簡單易懂的,比如《藥性賦》、《湯頭歌》等,慢慢的在讀有難度的答,中醫博大精深,自學還是很有難度的。
其實實踐是一直伴隨在學習中的,學了脈學,就多去把脈,看到家人有不舒容服,就試著用中醫去分析下,這樣很有助於加深理解和記憶。學終究是要用來使用,多去醫院和著老師傅多看看,多學學。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就是自學中醫的,現在正好學到你的下一層次,我的經歷可能值得你參考下。
我就是先看了《中醫基礎理論》,這個一定要先看。主要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兩套。內容都差不多,少有差異。
看完了以後覺得意猶未盡,就繼續看了《中醫診斷學》,很多都不懂,才知道看早了,於是回過頭去看《黃帝內經》,看完了基本就算是看到中醫的門了。
讀完《中醫基礎理論》和《黃帝內經》入門以後,我就找了《中醫診斷學》和《鍼灸學》來看,再看就能看懂了,而且相當實用。因為我只是作為愛好,所以沒有去看《中藥學》,後面都是雜七雜八的看點“藥膳”、“中醫氣功推拿”之類的東西。還兼看了一些例如“道家思想”、“易經”之類的東西,都互有幫助。
一直沒有學看病、抓藥。但是作為愛好來處理,沒有走的太深。
5樓:勤奮的青草
就自學而言,我建議首先肯定是要看 中醫基礎理論的,不然很難理解中醫,然後多背,《 黃帝內經》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書先不要看,把基礎打好在去看,不然就像學長說的看也是白看,因為根本看不懂。師傳的一般都是先背書,幾大經典著作都背了再上臨床跟著學 如果是自學, 首先你要買一套教材,我把基本的教材列出來, 中醫基礎學,中藥學, 方劑學, 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這只是基本的,我覺得對於自學比較容易入門。
比較快的能認識 中醫學的理論以及思路。
第一門課程你需要學習中醫基礎學,這是中醫的基本理論必修的,會有很多看不明白,沒關係,一直看到第五章節你就會比較容易接受中醫的理論了,中醫的學科是抽象的,很多知識需要總結,可以參考《中醫自學》江天成版,裡面的總結比較精煉。第二門課程你要學習中藥學,沒什麼訣竅,死記硬背,當然條件允許最好能賣點帶影象的中藥書籍來加深印象,第三門課程, 方劑學,沒什麼訣竅,死記硬背,書裡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記下來,比如麻黃湯, 桂枝湯,六味地黃湯, 四物湯, 八珍湯等,大概有幾百個方子,把重點的方子記下。這三門課程歸納為理論課程,就好比打仗你現在已經掌握如何用槍了。
有機會再學學西醫的一些知識,互相應證。比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 等等。
6樓:琴偉博裘豪
學中醫就要學經典的書籍,強烈推薦《脈經》,《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論》一定要按順序讀,這樣一定有收穫。有些書很難買可以去新華書店看看,但是我轉了好多地方都沒脈經
7樓:撒了和入了
我是先看的論中醫幾度秋涼這本書 比較簡單易懂,找好興趣。
進階的話那就是四大經典了,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8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學術界一般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選為中醫四大經典。也有部分中醫教材把《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當作四大經典。目前採用前者說法的較多。
9樓:傳域傳承
《傷寒論》《黃帝內經》
10樓:匿名使用者
學一下中醫基礎學和中藥學,中醫的精髓靠自學是學不來的,特別是把脈,一定要靠老師帶並多實踐才行,
自學中醫需要看什麼書?
11樓:橋富卓槐
我認學雖不必達治病救人程度,中醫這門學科也是需要一個較系統的學習的。按照中醫理論的系統性和層次,你可以按以下順序來自學:
一、《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
二、《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攻醫**學》-----《中醫兒科學》
三、《鍼灸學》
同時,期間適當輔以《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學習。
12樓:尚雪珍匡真
如果你是業餘人士
那麼最好先看唐雲的《走近中醫》和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這兩本書。可以幫你建立初步的中醫印象。
接下來,如果有能力,應當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現代的中醫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會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讀《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之類的,沒有一點基礎,讀了腦子也是糊塗的。
讀古籍從黃元御的《四聖心源》開始,因為他的書是邏輯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後再讀他的《長沙藥解》建立初步的中藥理論。黃元御的書現在沒有單賣的,書店裡都是黃元御全書。
黃元御擅長五行理論。
在下來讀《鄭欽安醫書闡釋》。這本書其實是鄭欽安的三部醫書的合訂本,由唐步祺闡釋。鄭欽安擅長陰陽理論模型。讀到這裡一般的病你基本都可以自己解決了。
往下就要繼續讀黃元御的《傷寒懸解》和《金匱懸解》,作為一個提高。這兩本書在黃元御全書中有。
這時,你可以看看《黃帝內經》了,很多東西一看,你就會明白。至於《傷寒論》在《鄭欽安醫書闡釋》和黃元御全書中,他們二位都為其作過注,看著更方便些。直接讀無注的原本,對初學者肯定不行。
到此,你的中醫水平肯定比外面很多中醫師都高。因為我就是在這樣學,很有感覺。
13樓:匿名使用者
先看看《中醫基礎理論》
第二步學習下醫古文
第三步看黃帝內經
第四步看看證類本草
再看傷寒論和金貴要略
……再後來你可以隨便看了……
這是一位老老中醫告訴我的,希望你能用得上
14樓:散人幽水
十三五教材七板,一共16本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方劑學》 《中藥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內科學》 《傷寒論》 《溫病條辯》 《皇帝內徑》 《金匱要略》 《中藥材大全》 《本草綱目》
15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內經、傷寒論、中醫實在易、常用中醫四百味、中醫四法、燙頭歌、中醫基礎
16樓:匿名使用者
最重要的當然是黃帝內
經了,中醫書籍很多,但因為古文沒落,很多人看不懂,有興趣看看無妨。看中醫主要是學會中醫的系統邏輯思維。人體使用手冊,氣的樂章,這兩本書不錯,都是用現代的語言講述中醫的思維。
還有很多書,有點基本知識了再看吧
17樓:妙角士蛋
我也和你一樣是中醫愛好者,初學者不妨看看《黃帝內經》~~
18樓:告嶽蘇冷鬆
你問的很對,自學中醫就是要按照正規學校的學法學習,否則不繫統。
一般順序是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科學。要買這些教材,按部就班的學習,有基礎了還可以看各種專著。
19樓:捷暉閔婷美
應該從四小經典入手,還有《藥性歌括四百味》,能背熟湯頭、藥性、脈學,就能打下良好的學醫基礎。
20樓:雀舉連元綠
我也是一名自學中醫,十多年了,臨床也有十年,要入門最好還是看教材,我也是從《全國高等中醫院校函授教材》,能學懂這套教材己不錯了,另外兩本書也一定要看,一是張錫純的《中醫衷中參西錄》,,一是《中藥大辭典》,如能學好以上的書藉,並結合於臨床,你的醫術肯定不俗.至於,,《傷寒論》《黃帝,內經》,《金匱要略》<,溫病.>等四大名著,可不看,
21樓:祕籍
21.祕方、偏方、中醫驗方祕方集、古代祕方遺書、祖傳祕方、名醫珍藏祕方、十代祕傳手抄祕方149本
22.民族醫藥、苗家實用藥方、蒙古中草藥、彝族驗方、中國藏藥浴、族醫方集粹23本
23.名方、古今名方、**名方、中醫八大名方、名醫奇方祕術、名醫名方薪傳、歷代名醫名方全書133本
24.名老中醫、當代中醫世家、傅青主、倪海廈、黃煌、黃元御、劉渡舟、黃成義、中醫名家學術1033本
25.名醫名家學術、來春茂、近代中醫珍本集、名醫錄、醫宗金鑑、**名醫著作、名醫遺珍686本
26.傷寒、夾陰傷寒證治、傷寒溫疫條辨、傷寒六書、古本傷寒雜病論、傷寒汲古、金匱方臨192本
27.特色**、中醫鼻臍**、刺血**治百病、壓手穴治病絕招、敷臍**、特的灸療、水針法88本
28.特效方、絕效方、千家妙方、除腳臭特效方、民間祕驗單方薈萃、治雞眼特效方、土家族治胃病特效方111本
29.推拿按摩、耳穴按摩**、胃病推拿法、病中醫按摩**、嬰幼推拿、產科疾病鍼灸推拿199本
30.現代中醫、現代名醫證治叢書、現代名中醫絕技、現代著名老中醫名著重刊叢書151本
31.獻方、中醫驗方彙編、中醫祕方驗方、民間醫藥祕方、祕傳奇方、民間名醫偏方、群眾獻方289本
32.藥膳食療、營養學、中醫飲食調補學、中國藥茶大全、藥膳寶典、老火湯6000例、補腎壯陽藥膳155本
33.藥學、傳統中藥、用藥、中國藥典、中醫藥學、藥性、用藥、附子、丹皮818本
34.醫學雜談、難病奇方、中醫頑症金方、中醫學解難系列、靈驗奇方、妙藥奇方、奇病奇方100本
35.診斷學、面診、脈診、手診、辯證、甜診、丹溪手鏡、中醫腹診、脈經276本
36.中西結合、中西醫最新診療、麻醉學、影像醫學、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西醫結合臨床137本
37.中藥本草、本草經、藥學大辭典、中藥學、筆花醫鏡、扁鵲心書、灸法祕傳、**玉尺137本
38.中醫拔罐、中醫刮痧、刮痧**、刮痧教程、中醫拔罐**25本
39.中醫兒科、兒童保健、兒科學、小兒疑難病辯證、保嬰全書、兒童心理學、中醫兒科傳心錄140本
學習中醫是枯燥的,希望你學習中醫能學有所成.
祛痘看什麼中醫,中醫祛痘效果好嗎
的正常代謝週期是28天。中醫祛痘抓住長痘痘的根本原因,遵循祖國醫學 口服治本 外擦治標 標本兼治 的祛痘原理。以 自然新陳代謝週期為一個療程,用中藥調節體內,使臟腑功能正常,從根本解決皮脂腺皮脂分泌過多的問題,配合外用祛痘產品。內外雙管齊下,徹底祛除痤瘡,粉刺,青春痘。中藥祛痘是根據中醫理論,從內部...
為什麼學中醫的人少?學習中醫難不難?
其實學習中醫的人並不少。自從1998年執行 醫師法 所有中醫,必須經過國家考試,必須要有學校畢業證書,才允許考執業醫師,導致我國2000年的師承中醫,不許行醫,改行。2013年,我參加考執業醫師,過關率我是一個區的考生,我們117人報名,僅有12人過關。因為這些,許多畢業生改行了!導致這些年中醫少了...
中醫學學習哪些課程,中醫學大概學些什麼?
sky獨愛 中醫必修課 1 基礎課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方劑學 中醫經典 內經 傷寒 溫病 鍼灸 2 專業課 中醫外科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 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耳鼻喉科學 除此必修課之外,可能還有限選課 醫古文 中國醫學史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