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顯微鏡的主要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
1.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援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線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於鏡柱,一端連於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接於稜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準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鏡臺(載物臺):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臺上裝有玻片標本推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臺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後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臺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調節器(粗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臺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於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調節器(細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臺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並藉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臺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準鏡臺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準鏡筒中心)。開啟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臺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臺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臺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
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緩慢下降,直到視野**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臺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臺。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臺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託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臺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藥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臺,如果沾汙應立即擦淨。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準通光孔**,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6.要養成兩眼同時睜開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7.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8.使用完畢後,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其步驟是: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臺,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臺櫃內。最後填寫使用登記表。
(注:反光鏡通常應垂直放,但有時因集光器沒提至應有高度,鏡臺下降時會碰壞光圈,所以這裡改為平放)
一般分為:安放 對光 放片 調焦 觀察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取鏡和安放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釐米左右
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釐
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於以後
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
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紙片製成)放在
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
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項: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淨。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
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裡,送回原處。
注意:以上是單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以下為完整的一個實驗
目的要求]
1.瞭解光學顯微鏡的構造、成像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學習臨時裝片及繪製生物圖的方法。
[材料用品]
材料:水綿營養體
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小燒杯、滴管、尖咀鑷子、濾紙條、。
[方法與步驟]
一、 光學顯微鏡的結構
基本結構可分為兩個部分:
(一)顯微鏡的光學部分
1.目鏡:由
二、三片透鏡組成,安裝在鏡筒上端,也叫接目鏡。在目鏡上方刻有5×、10×、20×等為放大倍數。從外表上看,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低。
2.物鏡:由陣列透鏡組成,安裝在轉換器上,又稱接物鏡,每臺顯微鏡上常備有幾個不同倍數的物鏡,物鏡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數,習慣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鏡;40-60倍的叫做高倍物鏡;90-100倍的叫做油鏡。
從形態上看,接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高。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粗略計算方法為接目鏡放大倍數與接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如觀察時所用接物鏡為40×、接目鏡為10×,則物體放大倍數為40×10=400倍。
3.集光器:位於載物臺下方。由
二、三塊透鏡組成,其作用是聚集來自反光鏡的光線,使光度增強,並提高顯微鏡的鑑別力,集光器下面裝有光圈(可變光闌),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可以調節進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若光線過強,則將光圈孔口縮小,反之則張大,集光器還可以上下移動,以調節適宜的光度。
4.反光鏡:具兩面,一面為平面鏡,一面為凹面鏡。
其用途是收集光線。平面鏡使光線分佈較均勻。凹面鏡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線較強,一般在光線較弱時使用。
(有些顯微鏡可自帶光源,因而沒有反光鏡)
(二)機械部分
1.鏡座:在顯微鏡的底部,用於支援整個顯微鏡。
2.鏡柱、鏡臂和傾斜關節:鏡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鏡柱。鏡柱上方的彎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鏡臂,是握鏡的地方。鏡臂和鏡柱之間有一個能活動的傾斜關節,可使顯微鏡向後傾斜,便於觀察。
3.載物臺:鏡臂下端安裝的一個向前伸出的平面臺叫做載物臺。
用於放置觀察用的玻片標本,載物臺**有一圓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兩旁一般裝有一對彈簧夾,為固實玻片之用,有的裝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後左右移動。
4.鏡筒:安裝在鏡臂上端的圓筒叫做鏡筒,上端安裝目鏡,下端連線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鏡筒下端的一個能轉動的圓盤叫做轉換器。其上可以安裝幾個接物鏡,觀察時便於調換不同倍數的鏡頭。
6.準焦螺旋:鏡臂上裝有兩種可以轉動的螺旋,能使鏡筒上升或下降,稱為準焦螺旋。
大的螺旋轉動一圈。鏡筒升降10毫米,用於調節低倍鏡,叫做粗準焦螺旋。小的螺旋圍動一圈,鏡筒升降0.
1毫米。主要用於調節高倍鏡,叫做細準焦螺旋。
二、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的成像原理觀察植物體結構,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如圖所示(掛圖)。
三、光學顯微鏡的使用
1.鏡檢環境
室內一般應該寬闊而清潔,地基堅固沒有震動,潮氣和塵埃很少,不應放置腐蝕性的試劑。利用自然光做光源時,不宜用直射的太陽光,以免對觀察者的眼睛造成傷害。一般利用陽光的散射光,特別是天空或白雲的反射光線。
2.顯微鏡的放置
將顯微鏡放置在實驗臺桌面上,距實驗臺邊緣約5cm。略偏於操作者左方,右側放繪圖紙等實驗用具。
3.採光
扭轉轉換器,使低倍鏡正對通光也,開啟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後左眼對準接目鏡注視,右眼睜開,用手翻轉反光鏡,對向光源,光強時用平面鏡,光較弱時用凹面鏡。這時從目鏡中可以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只要視野中光亮程度適中,光就對好了。
4.裝置玻片標本
將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彈簧夾或移光器將玻片固定。將玻片中的標本對準通光孔的中心。
5.低倍鏡的使用
將低倍鏡旋轉到**,小心的將粗準焦螺旋向下轉動到離玻片約1cm左右。之後,再用粗準焦螺旋把低倍鏡放下到離玻片2-3mm處,通過接目鏡觀察標本,同時按反時針方向用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地上升,緩緩移動玻片,直到看到物象為止,這時,進一步用細準焦螺旋上下轉動,使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6.高倍鏡的使用
首先如上程式於低倍鏡下找到材料,然後再把需要用高倍鏡觀察的部分移到視野**,用彈簧夾壓緊,不再移動。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上下轉動,到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7.油鏡的使用
(1)先用低倍鏡找到要觀察的物體,再換至高倍鏡,將物體置於視野**,並使集光器所收集的光亮達到最大。
(2)將鏡筒上旋,將香柏油加一小滴於集光器與蓋玻片上。
(3)將鏡頭緩緩放下,使油鏡浸入油滴,靠近觀察物體,然後邊觀察邊用細準焦螺旋,由下向上調節,找到要觀察的物體。
(4)觀察完畢後,將鏡頭旋離玻片,用檫鏡紙檫去鏡頭上的香柏油。
四、臨時裝片
將要觀察的材料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加蓋蓋玻片,以備顯微鏡下觀察,這種方法叫做臨時裝片,臨時裝片的優點在於,新鮮材料組織不會破壞,可保持原來生活狀態,同時操作簡便,不受裝置條件限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
製作臨時裝片時首先將載玻片,蓋玻片擦拭乾淨,拭擦玻片動作要輕,手指用力要均勻,否則易拭破。在載玻片**,滴加
一、二滴清水。然後用鑷子放水綿少許,放在載玻片上,再將蓋玻片輕輕蓋上,注意:為了不使其內有氣泡,必須將蓋玻片先從一側放下,使接觸到水,然後慢慢放下,如仍有氣泡,可用鑷子輕輕加壓蓋玻片,或者解剖針對蓋玻片稍為提高,然後再放下,水不能過多,水量過多,則蓋玻片易浮動,這時可用小濾紙條將水分吸乾,如水分過少,水沒有填滿蓋玻片,可以側面用滴管加水少許。
總之,應使蓋玻片緊貼載玻片,不能浮動,這樣才利用觀察。
最後拭乾玻片四周的水分,置顯微鏡下觀察。
臨時裝片技術,是本課程實驗課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要求每個同學反覆練習,熟練掌握。
五、生物繪圖法
生物實驗圖不同於一般美術圖,也不同於機械製圖。生物繪圖要求將標本的外形和內部結構準確的措施下來,然後詳加說明,要求形象自然,比例適當,線條清晰。
生物繪圖一般用點、線表示,輪廓用線條描繪,明暗程度、物質含量多少等則用細點的蔬密表示之,圖紙應選擇能夠用橡皮拭擦的上好白紙,繪圖時先用中軟鉛筆繪出輪廓,然後用較硬的鉛筆繪出全圖,圖中各部分應注字說明,圖與字之間用水平細線連繫之,圖的標題填在圖的下方。
很多細小生物體或解剖結構是通過顯微鏡觀察認識的。因此要逐步訓練用左眼觀察,右眼看圖紙。將觀察結果準確地描繪出來。
希望你能滿意,祝你學業進步!!
顯微鏡的轉換器有什麼功能,顯微鏡的轉換器有什麼用
1 同軸功能 每個物鏡被定位即調入光路後,用轉換器使物鏡和目鏡的光軸應在一條直線上。內定位式的轉換器,定位彈簧片安裝在固定盤裡面。當轉動盤旋轉至某一位置時,定位彈簧片上的凸稜落入定位槽中。2 齊焦功能 用低倍物鏡調焦後,從低倍轉換到高倍物鏡,用轉換器使無須使用粗調,即可初見物像 但允許細調 各個物鏡...
顯微鏡怎麼用,怎樣使用顯微鏡
一 取鏡和安放 1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2 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 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釐米左右處 安裝好目鏡和物鏡。二 對光 3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釐米的距離 4 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 右眼睜開,便於以後同時畫圖 轉...
裂隙燈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李長漢 主要介紹裂隙燈顯微鏡的作用 使用前的檢查 調整和主要的檢查方法。一 裂隙燈顯微鏡的作用 裂隙燈顯微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用裂隙燈顯微鏡可以清楚地觀察眼瞼 結膜 鞏膜 角膜 前房 虹膜 瞳孔晶狀體及玻璃體前1 3等眼前段組織的病變情況 可確定病變的位置 性質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