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乂拼音:yì
釋義: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賢才,才德過人的人:俊~在官。割:~草。~麥。
乂,象形字。從丿從乀(fú)相交。甲骨文像原始的剪除雜草的剪刀形。本義:割草。
乂,甲骨文像原始的剪除雜草的剪刀形。篆文齊整化。隸變後楷書寫作「乂」。本義:割草。
組詞:1、俊乂,亦作「 俊艾 」。漢語詞彙。
拼音:jùn yì
釋義:指才德出眾的人。
2、中乂
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ōnɡ yì,指居**而治理天下。
中乂zhōnɡ yì
居**而治理天下。其自時中乂,萬邦鹹休,惟王有成績。
擴充套件資料:
形近字:
1、又又,讀作yòu,本意是手,多指右手,引申義是重複。象形,自下往上的手,與爪方向相反;此卽今之右字。(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從「又」的字多與手的動作有關。本義:
右手) 同本義 [right hand]。
後作「右」漢字「又」yòu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從「又」的字多與手的動作有關。
2、義中國華夏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 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
3、叉叉是一個漢字,讀作cha,本意是指交錯,交叉,也指一頭分歧便於扎取的器具。該文字在《說文》和《全唐詩話》等文獻均有記載。
2樓:喬洋離水的魚
乂,拼音:yì;ài
中文名:乂
詞 性:動詞、名詞
部 首:丿
結 構:獨體結構
解釋:◎乂
拼音:yì
1. 治理:康乂;不乂(不能治事);熙乂;清乂(猶清理);中乂(居**而治理天下);懲乂(懲治)。
乂,治也。——《爾雅 · 釋詁下》
下民其諮,有能俾乂。——《書·堯典》 孔傳:「乂,治也。」
戰戰惟恐不能乂。——《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盧辯注:「乂,治也。」
保國乂民,可不敬與!——《漢書·武五子傳》 顏師古注:「乂,治也。」
將施有政,用乂邦家。——《舊唐書·杜佑傳》
粵自有天地,建國家,歷代已來,固非賢而不乂也。——宋·王禹偁《省試三傑佐漢孰優論》
2. 安定:乂安(太平無事);擾乂(安定;治理);乂寧;寧乂(安定太平);乂清(安定平靖);保乂。
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乂安。——《史記·孝武本紀》
上下交暢,然後萬物協和,庶類獲乂。——《三國志·蜀志·後主傳》
區宇乂寧,思和求中。——《文選·張衡〈東京賦〉》 李善注引薛綜曰:「言海內既已乂安。」
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陳書·孔奐傳》
卒能變魏為周,捍危獲乂者,護之力也。——《北史·周宗室傳論》
朝野安乂。——《北史·齊文宣帝紀》
群臣奏法遵職,海內乂安。——《範貫之奏議集序》
3. 賢才,才德過人的人:俊乂在官;雋乂;英乂;乂俊(才德出眾);儁乂(才德出眾的人)。
乂,才也。——《廣韻·廢韻》
俊乂在官。——《書·皋陶謨》孔穎達疏:「馬、王、鄭皆雲,才德過千人為俊,百人為乂。」
官方與能,英乂克舉。——《南史·齊本紀上》
三科登儁乂。——《新唐書·陸贄傳》
4. 割,芟(shān)草,後作「刈」:乂草;乂麥。
乂,芟草也。刈,乂或從刀。——《說文·丿部》
乂,芟草也。亦作「刈(yì)」。——《玉篇·丿部》
馬號的差使,實難打發,動動就要乂。——《白雪遺音·馬頭調·奉勸爺們》
拼音:ài
1. 懲創,懲戒。通作「艾」。
乂,創乂,懲也。或作㣻,通作艾。——《集韻·夳(tài)韻》
**有所懲。——《禮記·表記》 鄭玄注:「懲,謂創艾。」 陸德明釋文作「創乂」,雲:「乂,本又作艾。」
懲艾霍氏欲害皇太子。——《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 顏師古注:「艾,讀曰乂。乂,創也。」
太宗即位,疾貪吏,欲痛懲乂之。——《新唐書·裴矩傳》
3樓:匿名使用者
● 乂yì ㄧˋ
1.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2. 賢才:俊~在官。
3. 割:~草。~麥。
◎ 乂 yì
〈動〉(1) (會意。從丿從乂相交。又作「刈」。本義:割草或收割穀類植物)
(2) 同本義 [mow]
乂,芟草也。——《說文》
(3) 治理;安定 [govern;settle;stable]乂,治也。——《爾雅》
有能俾乂。——《書·堯典》
保國乂民。——《漢書·武五子傳》
朝野安乂。——《北史》
(4) 又如:乂安(太平無事)
4樓:月似當時
乂讀音:yì
釋義:1. 治理 示例:保國乂民
2.安定 示例:天下~安(太平無事)。
3. 古時稱有才德的人 示例:俊~在官。
4. 割:~草。~麥。
部首:丿
漢字首尾分解:丿丶
漢字部件分解:丿丶
5樓:超級帥哥2代
乂[yì] 中文解釋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百科釋義
部首筆畫
字形結構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賢才:俊~在官。
割:~草。~麥。
6樓:聖誕樹平安前夜
還讀義 用全拼可以打出來
7樓:龍井還是雨花
乂[yì]
1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2賢才:俊~在官。
3割:~草。~麥。
8樓:痕纏綿
乂[yì]
1.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2.賢才:俊~在官。
3.割:~草。~麥。
乄拼音:wǔ
一個"義"字,少一點是什麼字?
9樓:116貝貝愛
是:乂字,讀音為: yì
拼音:yì
注音:ㄧˋ
部首:丿
結構:獨體結構
總筆畫:2
部外筆畫:1
詞性:動詞、名詞
筆順:ノ丶
筆順編號:34
五筆:qty
倉頡:k
統一碼:4e42
鄭碼:osaa
四角碼:40000
釋義:1.治理:康乂;不乂(不能治事);熙乂;清乂(猶清理);中乂(居**而治理天下);懲乂(懲治)。
2. 安定:乂安(太平無事);擾乂(安定;治理);乂寧;寧乂(安定太平);乂清(安定平靖);保乂。
3.賢才,才德過人的人:俊乂在官;雋乂;英乂;乂俊(才德出眾);儁乂(才德出眾的人)。
4.割,芟(shān)草,後作「刈」:乂草;乂麥。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乂安[yì ān]
太平;安定。
2.安乂[ān yì]
太平,安定。
3.雋乂[jùn yì]
亦作「雋乂」。才德超卓的人。雋,通「俊」。
4.保乂[bǎo yì]
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5.儁乂[jùn yì]
才德出眾的人。
6.乂康[yì kāng]
安定康樂。
7.英乂[yīng yì]
才智突出。
10樓:匿名使用者
乂[yì]
1.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2.賢才:在官.
3.割:草.麥.
這18個字雖然很簡單,但卻不一定認識系列:
口:kǒu
囗: wéi◎ 古同「圍」。 guó ◎ 古同「國」。
於:yú
亍:chù 〔彳~〕見「彳」。
乂:yì
乄:wǔ 古同五
虧:kuī
亐:yú 古同「於」
孑:jié
孓:jué〔孑~〕見「孑」。
二:èr
天:tiān
豐:fēng
丯:jiè 野草的古稱。
女:nǚ
富字少一點是什麼字,富字少一點念什麼字
鄙視04號 富 字少一點,是 冨 字,拼音 f 是屬於 富 的異形字。冨是一個漢字,拼音為f 筆畫數11,部首為冖,釋義為財產 財物多,亦指充裕 充足,也指姓。冨 字歷史起源 戰國時期,金文 富 字的形體開始訛變,不但酒罈子變了樣,而且上面還加上個表示房子的寶蓋頭。發展到秦代的小篆階段,屋子裡的酒罈...
好詞好句各字少一點,好詞好句各10個字少一點
好詞氣勢洶洶 神情沮喪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淚流滿面 心花怒放 滿心歡喜 歸心似箭 心曠神怡 心潮起伏 好句生命因運動而精彩,生活因樂趣而充實,學習因思考而深刻,交友因真誠而持久 弱者只有千難萬難,而勇者則能披荊斬棘 愚者只有聲聲哀嘆,智者卻有千路萬路 生命是一種過程,你不能讓其停步.弱者只有千難萬...
一個繁體馬字少一點,是什麼成語?
馬失前蹄。一個貶義的成語,比喻偶然發生差錯而受挫。失 有 沒有把握住 的意思,如 失手 失足 的 失 都是這個意思。沒有看到 繁體字的馬下面是四個點,如果其中一個點少了,叫馬失前蹄。馬失前蹄 引申為人犯了致命失誤。比喻偶然發生差錯而受挫。應該是是 馬失前蹄,這個成語。這個成語是 馬失前蹄。應該是馬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