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自由仙
看得出來,看不出來又如何呢?位置已經不一樣了啊?
之所以認為宋江打方臘是驅虎吞狼,是因為還是把宋江與方臘作為起義軍來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的情況是,當宋江徵方臘的時候,梁山早已受了招安,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宋江一部已經算是朝廷的人,算是官軍了,宋江再也不是「賊」而是如願以償的做了官,而方臘還是賊,「官兵」抓賊自古以來不就是天經地義的嗎?
而且宋江就算知道了,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意。宋江整個團體的集體招安,而且招安之後並沒有被打散,接受進一步的整編,宋江也沒有被給乙個大官,從而被架空。梁山整個團體還保持了基本上的完整,換句話說宋江其實可以隨時說反就反,在這個時候,朝廷要不做點什麼,恐怕連宋江自己都會睡不好覺,作為朝廷來說,總不會說你要投降就投降了,然後朝廷給你發糧發餉,而你什麼都不願意做吧。
其實這種事情,用江湖的話就是「投名狀」。當年林沖上梁山不就遭遇了這種情況,並因此與楊志大戰一場,從而成就了水滸之中的一場經典對決。而宋江徵方臘其實也就是朝廷給宋江的投名狀,宋江如果是真投降,那麼不接也得接,因為這是徹徹底底的陽謀。
宋江受了招安,就是朝廷的**,朝廷的官兵剿滅叛亂這是正常的事情,朝廷有大義的名義。再有這一戰無論勝敗,宋江與方臘的消耗朝廷都不心疼,也就是說是驅虎吞狼之計。其三,宋江在江湖上有及時雨的稱呼,以義氣著稱,在這種情況下,宋江帶兵打方臘,這就等於在江湖人物面前的自汙,大概也就是表明我宋江從此以後成為了朝廷的狗腿子了,換句話說,在江湖人之中,宋江丟了民心。
但這是必須要做的,宋江如果不這麼做,那麼朝廷也不會信任宋江,宋江被招安也就沒有了意義,其實宋江在被招安的時候,就應該已經料到了會有這種情況,並且已經做好了準備,其實梁山又何嘗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宋江就是看出來也沒辦法應對,除非重新造反,但如果這樣,當初何必投降。
2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我覺得憑藉他的聰明才智,他絕對是能夠看得出來這一點,不過他這個人真的是相當的愚忠,所以最後他會走上那條路,我覺得很正常。
3樓:職場導師陳元芳
宋江是看出來的,只是宋江沒有辦法,必須要去攻打方臘,這樣才能夠建功立業,也才能夠被朝廷重視,也是沒有辦法的。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不是,宋江那麼聰明的人當然看得出來,但他也是騎虎難下,不打朝廷就不會相信其是真心想被招安的。
方臘的古墓在哪 宋江的在那,水滸傳中的方臘在哪?
傳說著名農民起義領袖方臘墓可能就在貴池一個叫 廟邊方 的村子裡,因當時為躲避官府,後人是以 鑽棺 的形式為方臘下墓,即挖隧道而深葬之。宋江就不一樣了,只是個江湖傳說,何來真墓?水滸傳中宋江攻打方臘在建德的什麼地方 北宋末年方臘利用明教又稱摩尼教組織群眾,於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10月舉行起義,聚...
徵方臘勝利後,梁山有哪些好漢選擇離開了宋江?
畢竟田虎王慶勢力不強,在梁山強大的戰鬥力面前先後滅亡,而梁山好漢無一陣亡。但是緊接著就征討勢力更大的方臘,這才是一接受朝廷招安時,有3000至5000人不願接受招安,宋江都是發盤纏讓其離開了的,這些人的離開也根本沒有動搖梁山的根本,所以可以看出,當時招安時,梁山的人數估計可能不會少於5萬的,在徵遼,...
在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投靠朝廷那麼後果會是怎樣的
而等到宋江上了梁山泊之後,他直接提出詔安這條路,雖然有很多兄弟反對,但是這條路已經被種在每個人的心裡了。他們也知道到底是該繼續造反還是打家劫舍,還是解散,每個選擇都會面臨很多問題。一直等到晁蓋去世後宋江做了梁山泊老大後,直接將詔安這條政策規定下,必須走這條道路。並且吳用花榮等對宋江的詔安政策都是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