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一個人是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的?

時間 2021-05-07 20:00:02

1樓:匿名使用者

人活著就是為了生活更快樂,更幸福,而幸福的生活要自己努力爭取來的。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就有了為之奮鬥的慾望,為了人生的奮鬥目標人必須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尋找樂趣,讓單調乏味的工作充滿生趣,使自己無憂無慮,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這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尋找自己的快樂。

-如果沒有鬥志、信心、毅力,人就可能遭到世人的種種的手段而艱難生存。因此,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我們必須樹立人生的奮鬥目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自己去努力了,他去實現的過程心情就會快樂。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人為萬物之靈,這是因為人具有思維能力,即人所獨有的極其複雜、豐富的主觀內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就能對社會、對人生、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持正確的認識,能採取適當的態度和行為反應;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遠,做到冷靜而穩妥地處理各種問題。

其次,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應該把奮鬥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儘量使自己有完滿完成目標的可能。這樣,你的心情就會十分愉悅

再次,學會自我調控情緒,排除不良情緒,讓自己在愉快的環境中度過每一天。

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使人心情開朗,輕鬆穩定,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熱情與信心。因此生活中應避免不良情緒的發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換個方法變個方式思考,你將大有收穫。

向朋友、親人傾訴,以疏散鬱悶情緒。自我放鬆,多參加休閒運動。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搞好人際關係,你會發覺你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

對世俗複雜環境能避開的就避開,不要輕信別人的胡言亂語,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你要有堅定的信念,只有自己當機立斷,遠離小人,你的事業才會成功。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將工作做得更好。

樂觀是心胸豁達的表現 ,樂觀是生理健康的目的,樂觀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樂觀是工作順利的保證,樂觀是避免挫折的法寶。

當你的人生目標已經實現時,你就能尋找自己心儀的異性朋友。請你這樣設想:當風鈴的浪漫,往往勾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駝鈴的深沉,往往激起人們對錦繡前程的憧憬;當手機的鈴聲響起,讓你知道有人在天天關心你,你的每一天都是這樣開心,這樣愉快!

人的樂觀心態,將使你心理年齡永遠年輕。當你朝著奮鬥的目標邁進時,都會增加你的愉悅與自信。你就會自然形成樂觀的心態,快樂將永遠與你相伴!

相信你在實現人生目標的同時也獲得了夢寐以求的人生伴侶,祝你生活美滿幸福。你就能在心理上獲得最大的快樂,你將擁有快樂的每一天!相信你能把握自己快樂而幸福的人生,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

2樓:匿名使用者

就我給你說說吧..可能你覺得毫無意義,但是成功之路就在這裡.

就是我小時候一樣嘛..

小時候,小寶寶一樣..一定不會走路啊..要媽媽爸爸給我支援,鼓勵之下,

慢慢地開始.

首先,不會那麼焦急.先慢慢地爬著走..

之後到自己爬得差不多了..有力氣了..

就會站起來..

當中一定會有跌到的.還哭了起來,但是我爸爸媽媽還鼓勵我,給我糖糖.跌到了再站起來,慢慢地走向爸爸媽媽手中..

我爸爸媽媽還給我看他們錄帶子..

我和我姐姐鬥快走到父母**. 到最後我贏了..嘻嘻..我和姐姐是雙胞胎,所以才一起比快.

給你自己鎖定一個目標,覺得人生是有希望的..

之後慢慢的努力進行走向你目標的路,,

跌到了又怎麼樣?? 那麼跌到就那裡站起來..只是一次失敗而已..

如果這次放棄了,那麼後面的還怎麼樣承受呢?? 就把那個失敗當是你的成功經驗. 當你學會了那個..

你就會瞭解到怎麼樣才不會再做錯...給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要學會製造機遇...那麼成功之路就會離你不遠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人的經歷是無法傳授的 只能你自己去體會

名人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4樓:穆子澈想我

1、克里斯蒂·

布朗愛爾蘭作家克里斯蒂.布朗(christy brown,1932-1981),命運對布朗來說是殘酷的,他剛出生不久便患嚴重的大腦癱瘓症,他的腦部控制肌肉的神經受損,因此手臂扭曲軟弱,如果沒有外力支撐,便無法坐、也無法爬。

他耳聰目明、能思考,可是自己的想法卻無法傳達給別人知道,他還沒有來得及領略人世的美好,便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求醫無效,一直到5歲,小布朗還不會說話,頭部、身軀、四肢都不能活動。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定了,小布朗將在痛苦中度過一輩子。

在21歲那年,布朗的第一部自傳體**《我的左腳》問世了。10年後,布朗的又一部**《生不逢時》問世,這部**感情真摯、道理深刻、情節動人、語言優美,一出版便震動了國內外文壇,成了暢銷書,2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有的國家還改編成電影。

2、讓·多米尼克·鮑比

鮑比出生在法國巴黎,也在巴黎長大。學校畢業後曾經擔任過記者,於2023年開始在巴黎知名流行服飾雜誌elle擔任編輯,2023年12月8日中風,20天后甦醒,僅剩下一隻左眼能夠眨動。中風後前兩週,他的體重驟減了60磅。

他用了兩年的時間以左眼的溝通,完成生命中唯一的一本書,整本書依靠聽讀方式完成,一名記錄者順序讀出一個按照法語字頻排序(e,l,a,o,i,n,s,d...)的字母表,直到鮑比用眨眼來選擇需要的字母,如此往復。

每個單詞平均耗時兩分鐘,而整本書依靠大約200,000次眨眼完成。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本書出版後兩天,他在醫院過逝,留下兩個孩子。

3、奧斯特洛夫斯基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

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臥床不起。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飢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學素養達到一定水平後,他寫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隊中英雄戰士的中篇**,寄給一家雜誌社,卻未被採用。可他並未灰心喪氣,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雲的事是少有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認準的目標攀登。2023年,他終於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

4、薩科齊

法國**薩科齊,2023年1月28日出身於法國巴黎的一個移民家庭,從小就遭受別人的歧視和嘲笑。10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在郊外瀟灑地穿梭。

正當他得意時,幾個小孩攔住他,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猛地摔在地上,還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

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道:「我不是想成為**,而是我必須成為**。」15歲時,因家庭貧困,薩科齊告別了學校。

以後的幾年間,他放過羊,當過樂隊號手,做過泥瓦匠,糖廠工人等。他哭過,洩氣過,但從沒有退縮過。

後來,他通過半工半讀考上了巴黎政治學院。結業後,又與校友一起做生意。在生意場上打拼了10年後,他毅然離開,走上了從政之路。

2023年,年僅28歲的薩科齊當選巴黎郊區訥伊市市長。2023年5月,在法國****中,薩科齊勝出,當選為新一任法國**。他也終於圓了心中的**夢。

5、丘吉爾

丘吉爾是英國傑出的政治家,是「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世界「三大巨頭」之一。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手勢中能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中最困難的時刻,英**民的精神支援,幾乎全靠邱吉爾每天的廣播演講。

可是有誰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唯唯諾諾。當他確定了自己遠大的目標和抱負後,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弱點。

於是每天對著鏡子練習演講,自演自看,自講自聽;每一個詞語,每一個語調,每一個神態,都經過認真思考和反覆錘鍊,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磨鍊、提高。幾年後,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5樓:浮生

我國明代的談遷用27年的時間編成了五百萬字的《國榷》初稿,而被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這沉重的打擊,埋頭書案又幹十年,再次寫成《國榷》的第二稿。之後又經過三年的補充、修改,才最後定稿。可以說談遷一生為寫此書嘔心瀝血,九死而不悔。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鬥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

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法國畫家約翰·法郎索亞·米勒,年輕時的作品一幅也賣不出去,他陷在貧窮與絕望的深淵裡。後來,他遷居鄉間。雖然他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厄運,但是他並沒有停止作畫,從此他的畫更多表達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農民。

其中《播種》、《拾落穗》等作品,還成為美術畫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沒有那種不怕不棄、奮勇前進的精神,是永遠都不會誕生出不朽之作。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從童年開始便多災多難,在母腹中只呆了七個月就早早來到了人間。後來,天花又把他變成了麻子,猩紅熱又弄壞了他的眼睛。但他憑著頑強、堅毅的品德發憤讀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於他的同伴。

後來因父親欠債使他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他就邊自學邊研究天文學。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又經歷了多病、良師去世、妻子去世等一連串的打擊,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學研究,終於在59歲時發現了天體執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以驚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學的桂冠,成為「天空的立者」。

在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說:

「到現在我的收穫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我可以試想,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呢?

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裡照明。其實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可以看作是挫折。這麼一算,愛迪生髮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啊!

張海迪1955 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

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

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線電修理工。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

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臥床不起。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飢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人的成功是不是以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是不是以金錢來衡量

走過那扇窗 當然不是用錢就能衡量的,錢是不能說明一切的,成功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做人的成功,事業的成功,生活的成功。等等,比如一個人通過搶銀行搶來很多錢,他有錢了,我們能說他很成功嗎?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成功錢只是一方面,關鍵還得看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不是有錢沒錢的事。 不完全是,其他許多也可以來衡量,關鍵...

一個人是如何崇拜另一個人的 怎樣寫崇拜的一個人

我想人們一般會崇拜那些在他所感興趣的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人,這和人們的年齡和閱歷息息相關。比如說,少男少女會崇拜娛樂圈的那些青春偶像們,nba或者中超英超的某位球星,而中老年人就不同了,他們的偶像可能會是魯迅,也可能會是 理科生的偶像或許是愛因斯坦,文科生就可能會是曹雪芹。做it的多半會以比爾蓋茨為榜...

如何從人的眼睛看人的性格,如何從一個人的眼睛看一個人的性格?

困困 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靠眼睛去判斷一個人的脾氣性格,但閱人無數的老司機總是能通過一個人的眼睛看出這個人內心的一些想法。如果眼睛明亮靈活,那麼說明這個人年輕或者很有活力,像六小齡童,雖然現在已經步入老年,但仍然保持著明亮的眼神,這便是有活力的表象。眼睛明亮的人往往性格比較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