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前一句是什麼

時間 2021-05-08 08:46:39

1樓:是嘛

「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前一句是「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譯文:孟子說:「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註釋:離婁:相傳為黃帝時人,目力極強,能於百步之外望見秋毫之末;公輸子:

即公輸班,魯國人,所以又叫 魯班,古代著名的巧匠。

擴充套件資料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 孟子要求當政者實施仁政的吶喊。具體落實到兩個方 面:

一是「法先王」;二是選賢才。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說法成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

2樓:匿名使用者

「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前一句是:"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無規矩不成方圓的讀音:wú guījǔ bù chéng fāng yuán

解釋:方圓,借指規矩。形容言行沒有規矩,紀律性差,不成體統。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魯班聽了赤腳大仙這麼一說,他的心裡忽然一亮,做什麼事都要講良心,其實是暗喻要他量圓的中心距離而建,即如今講的圓的半徑,有了圓的半徑的距離長度,就可以建成規矩方圓的房子,也可以說對得起天(天庭)和地(地下的兩隻鳳凰)更要對得起自己,自己的量心和做人的良心。「做人要對得起良心,要對得起自己和別人的良心」。這也許是魯班在赤水河畔建雙鳳台寺廟,所留下給赤水和兒女的為人之道。

為人之道做人有了良心和量心。就會有了規矩成得了方圓。 如今雙鳳台寺廟沒有了,只留下魯班在赤水河畔建寺廟的傳說故事,也留下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那是赤水河兒女精神文化中的精華。

參考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無五音難正六律。

意思是:「像從前離婁那樣精明的眼睛,公輸般那樣的巧匠,不憑規和矩,是畫不成方圓的。」

「方圓」不再指方形圓形東西,而指特定事物了。 中國有句話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說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有規矩和行為制度。制度是共同遵守的辦事的規程和行為準則。

如有些人就不明白,就拿亂佔交通要道的事情來說,就是有人不顧交通要道的劃分,不守規矩,自行其是,亂闖交通要道,不僅阻礙他人出行,還有可能也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沒有交通法則,事情就不會圓滿。

無規矩不成方圓的下一句是什麼

4樓:浦存杞靜珊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出自——《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原文:離婁上·第一章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榘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通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闢,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興,喪無日矣。詩云:

『天之方蹶,無然洩洩。』洩洩、猶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非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

故曰: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13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譯文:孟子說:「離婁眼神好,公輸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圓規曲尺,也不能畫出方、圓;師曠耳力聰敏,但如果不依據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雖有堯舜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

現今有些國君雖有仁愛之心、仁愛之譽,但老百姓卻不能得到他們的恩惠,也不能被後世效法,就是因為不實行先王之道的緣故。所以說:『僅有善心不足以用來治理好國政,僅有法度不能自行實施。

《詩經》說:『沒有過失沒有疏漏,一切都按先王的典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錯誤的,還從來沒有過。

聖人既已竭盡了視力,再加以圓規、曲尺、水準、墨線,來製作方、圓、平、直的東西,使這些東西用之不盡;既已竭盡了聽力,又用六律來校正五音,使各種音階應用無窮;既已竭盡了心思,再接著推行不忍心別人受苦的政策,使仁愛足以遍惠天下。

所以說:『築高臺必定要依傍山丘,掘深池必定要依傍河澤。』治理國政卻不依靠先王之道,能稱得上明智嗎?

因此,只有仁者才適宜處在領導地位,不仁的人如果處在領導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天下的百姓。在上者沒有行為準則,在下者不守法規制度,朝廷不相通道義,工匠不相信尺度,**觸犯義理,百姓觸犯刑律,這樣的國家還能儲存下來,那是僥倖。

所以說:『城壘不堅固,**甲冑不充足,不是國家的災難;土地沒有開墾,財物沒有積蓄,不是國家的災害。《詩經》上說:

'上天正在震怒,不要那樣多嘴。多嘴,就是囉嗦。侍奉國君不講道義,進退之間沒有禮儀,言談詆譭先王之道,就好像多嘴囉嗦一樣。

所以說:『要求國君克服困難叫做恭,陳述善德、抵制邪說叫做敬,認為國君不能行善而坐視不管叫做賊。

作者簡介: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及再傳**將孟子的言行輯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意思,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是什麼意思

公羊冰冰勾氣 詞目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讀音 m i y ugu ju,b ch ng f ng yu n b y gu ju,b ch ng f ng yu n 釋義 規 圓規 矩 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出處 戰國 鄒 孟軻 孟子 離婁上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如何讓孩子知道要遵守規矩呢

在我看來,想要讓孩子遵守規則,你必須以身作則。只有你把榜樣做好了,孩子也會學好。因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父母的影響對孩子是極大的。想要讓孩子知道遵守規矩,那必須獎罰分明。等孩子做到了就必須給他獎勵,不許說等下一次或者什麼之類的。而相對的,當他做錯了的時候,那就必須給他懲罰。想讓孩子知道遵守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底線不能觸碰是什麼意思

無級abc老師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什麼事必須要有規矩,有些底線是不能觸碰的,做事不能過。 錦語良言 做人,做事都有底線,這個底線就是道德和法律,這個底線不能破,也就是說,不能跨越這個雷池。 慧慧生活小知識 個人感覺就像我們活在法治的一個國家裡面,我們有法律來約束我們一些內心不應該做的錯誤的是的行為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