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就 ①接近,靠近;
②完成,達到;
③即使;
④前往;
⑤歸於,趨向;
⑥登上;
⑦就職,赴任;
⑧承受,接受;
⑨參加,參與;
⑩效法,擇取;
11成就,成功;
12看,觀賞;
13使成功;
14變成,造成;
15產生,生成;
16假如,假使;
17向,從,跟;
18就著,根據。
2樓:匿名使用者
1.靠近 比如:金就礪則利
2.達到,完成 比如:功成名就
而在古文中都有什麼意思
3樓:石頭說世界
而(ér)在古文中可作代詞、名詞、動詞、連詞、助詞及詞綴。
1、代詞。
表示你;你的。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記王忠肅公翱事》
2、名詞。
即「而」作為象形字的本義:鬍鬚。
3、動詞。
通「如」。好像。如:「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4、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錶轉折關係。如:「吾見師出,而不見其入也。」 《餚之戰》
表修飾關係。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說》
表假設關係。如:「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信陵君竊符救趙》
表並列關係。如:「苟粟多而財有餘。」 《論積貯疏》
表相承關係。如:「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扁鵲見蔡桓公》
表示遞進關係。如:「君子愽學而日參省乎已。」 《勸學》
表因果關係。如:「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擴充套件資料:而的用法
⑴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朝而往,暮而歸。
掩口胡盧而笑。
⑶表示假設關係,連線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
人而無信,不知其也。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秦師輕而無禮。
4樓:甘悅來修淼
而一、用作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滕王閣序》)(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觸龍說趙太后》)(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諫太宗十思疏》)(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二、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三、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5樓:君如墨伊似水
一、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譯]:「這兒,你的母親曾經站立過」。
二、連詞。
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譯]:
「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譯]:「學了知識而且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譯]:「河曲有個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
「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譯]:「後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隻狼又追上來了」。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譯]:「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潤澤,深水潭生長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譯]:「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6樓:匿名使用者
表承接,錶轉折,表並列,但是,而且
7樓:曉龍修理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體如下:
1.連線動詞、形容詞或片語、分句等。
a)連線語意相承的成分。
b)連線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
c)連線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
d)連線事理上前後相因的成分。
2.有「到」的意思。
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線到動詞上面。
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
5.姓。
而拼音:ér,部首:而,筆畫:6,五筆:dmjj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而今[ér jīn]
現在;如今。
2.而後[ér hòu]
副詞。然後:先定好計策,~行動。
3.然而[rán ér]
連詞。但是;可是。對上文表示轉折:試驗失敗了,~他並不灰心。
4.而且[ér qiě]
表示進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僅」等跟它呼應:性情溫順~心地善良。他不僅會開汽車,~還會修理。不但戰勝了各種災害,~獲得了豐收。
5.繼而[jì ér]
表示緊隨在某一情況或動作之後:人們先是一驚,~鬨堂大笑。先是領唱的一個人唱,~全體跟著一起唱。
6.幸而[xìng ér]
副詞。幸虧;多虧:~發現得早,否則釀成大禍。
7.而已[ér yǐ]
罷了:如此~,豈有他哉。我只不過是說說~,你不必過於認真。
「使」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8樓:hao大森
有命令派遣、叫、讓、使者、使命的意思
簡體部首: 亻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8釋義◎ 用:~用。~勁。~役。~力。~錢。
◎ 派,差譴:~喚。~命。~女。
◎ 讓,令,叫:迫~。
◎ 假若:假~。即~。
◎ 奉命辦事的人:~者。大~。公~。~館。
組詞◎ 使勁 shǐjìn
(1) [put in effort]∶把力用在某件事情上(2) [strain at]∶用力
◎ 使君 shǐjūn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使力 shǐlì
[with force] 使勁
◎ 使令 shǐlìng
(1) [order about]∶使喚
(2) [servant]∶供使喚的人
◎ 使媽 shǐmā
[housekeeper] 〈方〉∶保姆
◎ 使命 shǐmìng
(1) [mission]∶派遣人去辦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責任(2) [receive orders and go on a long journey]∶指奉命出行
造句1、作文時要儘量避免使用方言詞語。
2、在自然界,只有人類能夠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
3、袖珍式收音機便於攜帶,使用方便。
4、不合理地使用人才是最大的浪費。
5、老師使用投影儀教學,吸引了同學們的興趣。
就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1. 湊近,靠近:臣請就湯鑊
2. 到,從事,開始進入:連闢公府不就
3. 依照現有情況或趁著當前的便利
10樓:匿名使用者
靠近,趨向,這裡去做某件事
11樓:機器馬馬馬
有靠近的意思。
比如:就湯鑊
文言文中的「就」有哪些意思?
12樓:116貝貝愛
1.到高處去住 。如東漢·許慎《說文》:就,就高也。
白話譯文:住的高。
2.靠近,走近,趨向 。如北宋·陳彭年《廣韻》:就,即也。
白話譯文:到了。
就拼音:jiù,注音:ㄐ一ㄡˋ,部首:尢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2畫,五筆86:yidn
五筆98:yidy,倉頡:yfiku,鄭碼:sjkg,四角:03912,結構:左右,電碼:1432
區位:3045,統一碼:5c31,筆順: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フ丶
釋義:1.湊近;靠近:遷~。避難~易。
2.到;開始從事:~位。~業。~寢。~學。~職。
3.被;受:~殲。~擒。
4.完成;確定:成~。功成名~。生鐵鑄~的,不容易拆掉。
5.趁著(當前的便利);藉著(有時跟「著」字連用):~便。~近。~手兒。~著燈光看書。
6.一邊兒是菜蔬、果品等,一邊兒是主食或酒,兩者搭著吃或喝:花生仁兒~酒。
7.表示動作的物件或話題的範圍:他們~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工作經驗來說,他比別人要豐富些。
8.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以內:我~來。您稍等一會兒,飯~好了。
9.表示事情發生得早或結束得早:他十五歲~參加革命了。大風早晨~住了。
10.表示前後事情緊接著:想起來~說。卸下了行李,我們~到車間去了。
11.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麼樣(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這類意思):只要用功,~能學好。他要是不來,我~去找他。誰願意去,誰~去。
12.表示對比起來數目大,次數多,能力強等:你們兩個小組一共才十個人,我們一個小組~十個人。
他三天才來一次,你一天~來三次。這塊大石頭兩個人抬都沒抬起來,他一個人~把它揹走了。
13.放在兩個相同的成分之間,表示容忍:大點兒~大點兒吧,買下算了。
14.僅僅;只:以前~他一個人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15.表示加強肯定:我~知道他會來的,今天他果然來了。我~不信我學不會。那~是他的家。幼兒園~在這個衚衕裡。
16.表示假設的讓步,跟「就是」2相同:你~送來,我也不要。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牽就[qiān jiù]
遷就。2.就教[jiù jiào]
請教;求教:移樽~。~於專家。
3.就餐[jiù cān]
到**飯食的地方去吃飯:他們幾個在機關食堂~。
4.就勢[jiù shì]
順著動作姿勢上的便利(緊接著做另一個動作):他把鋪蓋放在地上,~坐在上面。
5.就診[jiù zhěn]就醫。
古文中的諾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令頤井元忠 意思是 我知道了並會按照您的意思去辦 一般是上級佈置完任務,下級對上級說。 用童餘琇晶 意思是表示接收了指令,很現代嗯之類的意思。 婁薇薄智勇 就是 是 的意思 古裝劇看少了啊,美人心計 用的都是 遇晤夏安宜 大概就是好的意思。諾 一般是下屬對上級的指示表示應答 善 一般是對別人說的話的...
在古文中逐是什麼意思,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索隱者 古文中逐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人 腳 在豕等動物後面追逐的樣子。止 小篆改從辵 chu 本義 追趕。同本義 含有使追趕物件離開或消滅的意思 逐,追也。說文 喪馬勿逐。易 暌 良馬逐。易 大畜 乘白龜兮逐文魚。楚辭 河伯 驅逐。文公逐衛侯而立叔武。公羊傳 放逐 流放。信非吾罪而棄逐合,何日夜而...
古文中「悉 的意思,古文中悉是什麼意思
聊逍遙 悉這個字篆文裡也就有了,目前在甲骨文裡還沒有發現。看說文解字的收錄有小篆有古文 古文之形體應該是大篆 應是大篆時也就是周朝就有這個字了。這個字是一個會意字,看篆文是從心從採,表示心裡辨別清晰。說文解釋是 悉,詳盡也。這個是引申意思。本意還是心裡辨別清晰之意。另還有以下幾種引申的意思 1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