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經這樣說過,天下誰能懂我曹操。這句話包含的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7-23 11:46:53

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錯了啊,曹操不是皇帝,追封的與生前稱帝是不一樣的,朱元璋稱帝后還追封自己的祖父、父親為皇帝啊,可是他們都是農民,你說他們也是白手起家的嗎?個人覺得他說這句話,應該是句感慨吧,首先,曹操當政時,並沒有廢帝自立,這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是因為怕遭受阻力太大,所以就讓兒子稱帝。

可是以本人的愚見,曹操執政幾十年,難道還消磨不了漢室餘威?還有人說是為了名聲,不想揹負一個篡位佞臣的罪名。可是曹操寧為真小人,不做偽君子,會在乎這些嗎?

最後,還有種說法就是曹操是想當個忠臣的,但是又捨不得權位,所以就留給兒子去決定是否篡位。不過以曹操的智慧難道想不出百口莫辯的道理?你當老子的真要當忠臣,怎麼還能讓兒子去篡位啊?

這不是欲蓋彌彰嗎?所以曹操的行為是很複雜的,行為源於思想,這個就不難想出曹操在對待事物的態度的複雜情緒了。也許他真想當忠臣,可是他也知道權臣與帝王之間必有一死,難道要他拋棄家族子孫來成全自己的忠義?

我想是個正常人都不難做出選擇,何況曹操這樣的聰明人。說他是梟雄可以,但奸雄卻不能這麼說的,曹操統一北方,讓流民得到安置,並且壓制異族,使當時的胡人不能為禍中原。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至於傀儡獻帝,換成劉備,不會這麼做嗎?

所以,『天下誰能懂我曹操』大概就是他的孤獨,孤傲以及『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情懷。自古君王都稱孤道寡,不是他們願意,而是他們必須如此,要讓下屬敬畏,那麼就要讓人無法猜透心思,就必須保持一定神祕感或者說出人意料。也許他們在作出決定時,就是為了平衡或是發現某種樂趣才那麼做的,實際根本沒有特殊含義,可是下屬或是後人卻一直妄加猜測。

2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被人稱為奸雄。事實上呢,他只不過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實為英雄。相比之下,劉備口口聲稱要恢復漢室,結果嗎,事實擺在眼前了。所以曹操能說出這種話來

3樓:匿名使用者

就像你,可能也會感慨,誰人懂我?嗯,人家是偉人,我們是凡人。所以沒人關注你去說些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一個不甘心做凡人的人。自己理解吧。這個誰都說不明白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說他的英雄豪情以及他的雄心壯志沒人會懂的。

人們常說的 說曹操曹操就到 為什麼這樣說,有何典故

羔羊 說曹操曹操就到是一句相當流行的俗語它的意思或許是在形容曹操的耳目眾多,動作迅速無所不在因此隨時都可能出現在你我面前是必須要小心提防的人。生肖屬羊的曹操 公元155 220年 已經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國演義 把他的性情刻畫得入木三分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的 名言 也塑造了戲...

赤壁之戰曹操曾經說的一句詩是,赤壁之戰曹操吟誦的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三國中的曹操說的“寧天下人負我,也不我負天下人?什麼意思?那個負怎麼解釋

皓凌 三國中的曹操說的是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意思是寧願是我對不起天下所有人,也別想讓天下人對不起我,負 有欠 違背或辜負的意思。三國演義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中奸雄的 真性情 到了這時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曹操刺殺董卓未成,後受陳宮搭救,行至成皋,二人到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