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必考的虛詞是哪些,高考語文文言必考的十八個虛詞是哪些?

時間 2021-09-06 14:23:45

1樓:濤聞天下

高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為: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用法和舉例見附件。

2樓:匿名使用者

1、但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指南錄〉後序》)。(副詞,僅,只)

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連詞,只是,不過)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連詞,只要)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連詞,假如)

2、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副詞,只,只有)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語助詞,希望)

3、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只是,僅僅)

4、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直好世俗之樂耳(《莊暴見孟子》)。(副詞,只是)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論積貯疏》)。(副詞,竟然)

5、第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副詞,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海瑞傳》)。(副詞,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澤鄉起義》)。(副詞,即使。「借第令」三詞同義)

陰使人至郗所曰:「第舉兵!」(《史記》)(副詞,儘管。)

6、獨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魚,我所欲也》)。(副詞,僅,只)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石鐘山記》)? (副詞,唯獨)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 (副詞,難道)

7、特公車特徵拜郎中(《張衡傳》)。(副詞,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只,僅)

然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三國志》)。(副詞,只,僅)

8、向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受之(《魚,我所欲也》)。(副詞,以前,往昔)

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赤壁之戰》)。(副詞,剛才)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連詞,假如,假使)

9 、誠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實在,確實)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副詞,果真,如果)

10 、固

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堅決)

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記王忠肅公敖事》)(副詞,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副詞,本來)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鴻門宴》) (副詞,確實,誠然)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副詞,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師說》)。(副詞,必須,一定要)

王必無人,臣願捧璧往使(《廉頗藺相如列傳》)。(連詞,果真,如果)

12、顧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副詞,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副詞,難道)

13、見

欲與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介詞,被)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代詞,我)

14、相

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寡人之於國也》)。(副詞,互相)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孔雀東南飛》)。(代詞,你)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代詞,我)

15莫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赤壁之戰》)。(副詞,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齊桓晉文之師》)。(代詞,沒有誰)

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促織》)。(副詞,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副詞,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副詞,稍微)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動詞,沒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兵法》)。(副詞,每次)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副詞,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幸而)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孔雀東南飛》)。(希望)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孔雀東南飛》)。(幸運的)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特地)

高考的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是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1.【而】 (一)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3662

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關係。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5.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

可不譯。 7.表示因果關係, 8.表示目的關係,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三)通「如」:

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而後】才,方才。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2.【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三)何:通「呵」,喝問。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何乃】譯為「怎能」 3.【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4.【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3.可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

不能作賓語。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乃爾】譯為「這樣」。 5.【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 2.第三人稱代詞。

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複數)。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是……還是……」 。 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6.

【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係,而且,並且。例:

2.遞進關係,況且,再說。 3.讓步關係,尚且,還。 4.並列關係:

又,又……又……,一面……,一面……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2.暫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 【且如】就像。

7.【若】 (一)動詞,像,好像。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3.至,至於。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若何】怎麼樣。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於「幾許」、「多少」。

8.【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二)助詞 1.放在動詞前同動片語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2.「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②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為……所】「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1.

表示行為所憑藉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 「是用來……的」"等。 2.表示原因。

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所謂】所說的。 【所在】 1.

到處。 9.【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2.以為,認為。 3.判斷詞,是。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3.介紹涉及的物件。給,替。 4.對,向。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

呢。 10.【焉】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從**」等。 (二)代詞。

1.相當於「之」。 2.**,怎麼。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3.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11.【也】 (一)句末語氣詞, ⑴表示判斷語氣。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

例: 12.【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

拿,用,憑著。 2.表示憑藉。譯為:

憑,靠。 3.表示所處置的物件。譯為:

把。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

於,在,從。 5.表示原因。譯為:

因為,由於。 6.表示依據。譯為:

按照,依照,根據。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關係,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關係,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

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4.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5.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

例: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2.用,任用。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急求高中語文文言虛詞的詳細用法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12 以 一 介詞 1 表示工具。譯為 拿,用,憑著。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 2 表示憑藉。譯為 憑,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久之,...

哪年的高考語文文言文是司馬遷鴻門宴

看高一第一冊書第6課。鴻門宴作者司馬遷寫作背景 背景 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一帶大破秦軍主力,藉此他成為諸侯上將軍,統率諸侯聯軍,後來又逼降秦朝大將章邯,掌握了秦朝最後的主力,可是他後來將二十萬秦軍都坑殺了。劉邦則趁秦朝主力在河北與諸侯軍隊激戰的時機,引兵西進,伺機進攻關中,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沒有進...

對於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

仉夜曼 文言語感和文言素養。這個就需要日積月累的培養,早讀真的推薦大聲朗讀文言文。用這種方法我記得高中的斷句什麼的我真的讀一下就出來了。這樣就不會出現把兩個不相干的詞翻譯成一個的現象。 猴22326笛崩 高考翻譯題考虛詞基本是在18大虛詞的範圍中,所以要熟知這些虛詞的用法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另外有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