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石頭城》和《越中覽古》表達方式和內容上的異同

時間 2021-10-14 22:45:43

1樓:匿名使用者

《越中覽古》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牆來。

《越中覽古》和《石頭城》的區別和聯絡:

相同點:

同是懷古詠史,對歷史作了深沉的思考,並有諷喻現實的含義。

兩首詩都採用了對比反跌手法,把歷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場春夢,與現實顯示出這一夢境的殘破景象——為輝煌歷史哀鳴的翻飛「鷓鵠」和為輝煌歷史見證的「舊時」月亮,各自形成對比,昔勝今衰,物是人非,共同傳遞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悲涼感。

《越中覽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筆,振起全篇。

《石頭城》以「舊時月」暗轉,隱隱反照的是東晉到南朝近三百年的歷史。

藝術特點都是詩中句句寫景,情寓景中。

不同點:

《越中覽古》由歷史典故發軔,由昔向今延伸,側重狀昔日的繁華,引渡到現實情景,勾勒出一幅動態畫面,用對比的手法表達古今盛衰感慨。

《石頭城》只著眼於現在,寫滿目蒼涼之景,從今往昔推移,反方向運作,側重描繪今之荒涼,定格於一個靜態鏡頭。讓讀者在想象中完成今古對比,領會詩人的情感。

2樓:匿名使用者

《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裡所說的「城」,也就城內設定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在城牆的高處築有報警的烽火

比較石頭城與越中覽古兩首詩在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方面有哪些異同

3樓:匿名使用者

《越中覽古》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回飛.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答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越中覽古》和《石頭城》的區別和聯絡:

相同點:

同是懷古詠史,對歷史作了深沉的思考,並有諷喻現實的含義.

兩首詩都採用了對比反跌手法,把歷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場春夢,與現實顯示出這一夢境的殘破景象——為輝煌歷史哀鳴的翻飛「鷓鵠」和為輝煌歷史見證的「舊時」月亮,各自形成對比,昔勝今衰,物是人非,共同傳遞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悲涼感.

《越中覽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筆,振起全篇.

《石頭城》以「舊時月」暗轉,隱隱反照的是東晉到南朝近三百年的歷史.

藝術特點都是詩中句句寫景,情寓景中.

不同點:

《越中覽古》由歷史典故發軔,由昔向今延伸,側重狀昔日的繁華,引渡到現實情景,勾勒出一幅動態畫面,用對比的手法表達古今盛衰感慨.

《石頭城》只著眼於現在,寫滿目蒼涼之景,從今往昔推移,反方向運作,側重描繪今之荒涼,定格於一個靜態鏡頭.讓讀者在想象中完成今古對比,領會詩人的情感.

什麼是詩

4樓:打孃胎裡喜歡你

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廣義的詩,是一切藝術(包括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的統稱,是自然美、藝術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詞,是人類觀照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的靈魂逃逸現實後的棲息方式。

狹義的詩,就是從巴比倫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以來,尤其是中國的《詩經》和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以來,幾千年一直被創作、傳播和鑑賞著的,在中國近代以前一直被奉為文學正宗的那種文體。

5樓:轟雨下雷

詩歌,又稱詩歌,是一種以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注重以一定的節奏和韻律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詩歌是文學之祖,是藝術之根。詩歌是一種描寫靈魂的文學體裁,詩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根據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節奏的要求,運用簡潔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和豐富的意象,集中表達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擴充套件資料

唐代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人大量湧現。如被譽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邊塞詩著稱的岑參、高適、王之渙;以山水詩著稱的孟浩然;尤其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詩聖的杜甫以及民眾詩人白居易等等,如同燦爛的群星,光輝千秋。

唐朝詩歌達到了鼎盛時期。五言詩、七言詩、雜言詩,像萬芳園中的百花,競相鬥豔。尤其是又湧現出一種新的詩體--格律詩,更加光彩奪目。

律詩是一種有嚴格格律要求的詩體。它對詩篇的字數、句數、用韻、聲調的平仄、詞語的對仗等等,都有嚴格的規定。這種詩體是以前所未有的。

為了表示與古體詩的不同,唐代稱之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律詩是唐詩的代表,它被後世詩人所承襲。唐以後之詩,雖然有許多優秀的名篇,但基本上沒有重大的新突破。

6樓:匿名使用者

1、詩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詩是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現象來高度集中的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

2、詩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

3、《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7樓:金果

詩,是中國古代文藝文字的總稱。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漢代以後《詩》則專指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並由此而專指於散文相對的韻文形式。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阮籍等人作品,題材繁多,一般分為古體詩和新體詩,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樂府、趣味詩等。

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近現代以來則專指通過意象寫意類文字,如朦朧詩等。

8樓:霓脦那些

詩歌是一種有節奏和韻律、表達凝練、結構多樣、用於反映生活和表達情感的文學體裁。

詩歌被認為是文學最初的起源,其最初發生於尚未有文字的人類社會,以口語的形式流傳,並與**、舞蹈結合。最早的詩歌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非洲的狩獵詩。較為早期的詩歌包括:

中國的古代民歌《詩經》;建於公元前25世紀的非洲金字塔中發現的金字塔銘文;西亞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吉爾伽美什史詩》;梵語文學中的吠陀;祆教文學裡的伽薩;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亞里斯多德的《詩學》曾企圖界定詩歌,主要聚焦於修辭以及戲劇、歌曲與喜劇中措辭的運用。後來人們認為詩的特點在於可以吟誦,以及如字句段落的格式與韻律的要求,並強調詩的美感,稱為韻文,以此與散文相區別。至二十世紀中期,詩的定義轉為寬鬆,即以語言作的基本創作。

詩能夠自成一格,也能與其他藝術相結合,如詩劇、歌詞或散文詩,文字配上**則稱為歌[**請求]。詩歌將觀察、意識等結合,以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有韻律的形式表達。詩歌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範圍很廣,包含敘述性、戲劇性、諷刺性、訓誡式、**和個人形式等。

擴充套件資料:

一、歷史

詩**於上古人類的原始宗教、神話及口傳文學、勞動號子和民歌。古時很多詩是可以歌唱的,詩常和**、舞蹈結合在一起,因此亦稱為「詩歌」。

最早有紀載的詩歌是印度的《吠陀》(1700-1200 bc) 。歐洲在古希臘時期開始有詩歌,著名的詩人有荷馬、薩福和平達等。古羅馬時間著名的詩人有卡圖魯斯、維爾吉和賀拉斯等。

一些長篇的詩歌描述了歷史和神話故事,又稱為史詩。亞里斯多德的《詩學》開始對詩作出論述,其著作對後來歐洲和中東的詩歌都有影響。

中世紀時**教的儀式中常常會吟誦聖詩,民間亦常常有遊吟詩人到處唱誦詩歌。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有著名詩人和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創作了不少十四行詩,在他的戲劇中也有不少詩歌。之後產生了抒情詩、田園詩等型別,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現代詩的定義轉為寬鬆,即以語言作的基本創作。

近代更有數字詩興起。現在詩常常發表於專門雜誌(如西方最古老的《詩》與《牛津詩歌》)、個人作品集、眾作家詩選集、與英美詩歌翻譯選輯等。

中國詩很多時稱為「詩詞」或「詩詞歌賦」。中國的詩詞有悠久的歷史,早期的詩詞有《詩經》、《楚辭》和漢《樂府》等。據趙翼統計《左傳》引《詩經》有二百一十七處。

詩詞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據考證有不少詩詞本來是可以歌唱的,但大多數**已經失傳。

二、原理

詩除了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亦反映社會文化,富於想象,語言具有節奏韻律,傳統的詩歌亦常常對結構格式有一定要求。詩的特點在於除了可以閱讀,亦宜於吟誦,又或者和其它藝術形式結合表演。詩常透過特定的形象和技巧,讓字詞除了表面意義之外,蘊含另一層意義,或喚起情感共鳴。

1、節奏

傳統的詩被稱作韻文(verse),和散文(prose)不同之處在於有獨特的結構、節奏和韻律。歐洲語言的字詞本身有重輕音節的區別,因此西方的詩也特別著重字詞的節奏(rhythm)。從希臘時代開始,不少的詩由輕重格(抑揚格,iamb)或重輕格(揚抑格,trochee)等的節拍(meter)組成。

而在中國,由於中文的詞語本身可以由兩字或三字等組合而成,例如一句七字句的詩詞常常可以分作「

四、三」或「

二、二、三」的片語。由於這種特性,每個片語之間念起來自然形成短的停頓,形成中國詩詞獨特的節奏感。

2、韻律

無論西方或中國的詩都著重字詞的聲韻,常常利用押韻將句子的結尾關聯起來。漢語本身有平仄聲調的分別,因此不少詩詞對字句的聲調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稱為格律。

3、結構

傳統詩對每一句的位元組的數目,以及句子的數目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利用整齊的句子或不規則的長短句來達致節奏上的美感,如西方的十四行詩,和中國的近體詩有五言絕句、七言律詩等格式。

4、技巧

詩常常會利用字詞、句子和段落的組合來賦予涵義的層次性和關聯,亦會透過對仗、排比、疊字、疊句等技巧來表現美感。押韻和節奏除了營造**般的效果,亦可以達到聯想和共鳴的功用。

在內容上詩歌常常運用隱喻、譬喻與借喻等等手法來暗示一些文字以外的意義,透過對景物的描寫來加強想像,甚至可以創造兩個回然相異的意象互相輝映,如運用歧義、象徵、反諷等「詩的語言」的文體手法,使詩作遺留多樣、自由的解釋空間。

劉禹錫的石頭城,劉禹錫 石頭城 賞析

夢中的飛行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金陵,六朝均建都於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為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劉禹錫的 金陵...

《石頭城》是誰的作品,石頭城的詩意

泥爾安 劉禹錫 石頭城 鑑賞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金陵,六朝均建都於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為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

劉禹錫石頭城賞析,劉禹錫 石頭城 賞析

石頭城 唐朝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石頭城 是劉禹錫組詩 金陵五題 的第一首,全詩著眼於石頭城周圍的地理環境,在群山 江潮 淮水和月色中凸顯古城的荒涼和寂寞,格調莽蒼,境界闊大,感慨深沉,歷來備受讚譽。劉禹錫寫作這首詩時,大唐帝國已日趨衰敗。朝廷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