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一的學生正是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

時間 2022-02-05 02:55:05

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一個人自己事業的成功,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往小了說,自己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那麼就不會給社會增加累贅,這是美德。

往大了說,自己的事業越大,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也越大,對社會的貢獻和個人的成功,只要掌握好度,並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比如你當了廠長,實現了自己部分的人生價值,賺了錢,有了好的生活,在這同時你也對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果你的廠有10人,那麼你就帶動了10個人就業,讓這10個人能夠生活,這就是貢獻,同時你廠裡除了產品,給**交了稅,這也是貢獻。這樣的貢獻比許多天天叫囂社會不公,叫囂現代社會道德淪陷的人要美德百倍,千倍。

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也是他社會價值的實現,二者並不矛盾!

你說的所謂美德,其實我認為只要有良心,就是美德!做一切事情做到問心無愧,就是最基本的美德。只要對得住良心,也就有了誠信,也就有了禮貌,也就有了寬容,也就有了理解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讓你多一些思考。

2樓:

不必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年輕時不要怕,年老了不要悔。

——能夠做到,就很足夠了。

如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方案

3樓:匿名使用者

【英盛觀察】

1、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中共**關於加強和改進

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把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新形勢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實施學生價值觀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價值觀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現實意義

學生的價值觀,是他們在學習、成長、發展過程中,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現象進行評價、決定取捨的基本思想觀點。它支配、影響著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那些被肯定的有價值事物,會激起學生的熱情,促其積極創造與獲取,從而影響著實踐活動的方向。

價值觀是構成實踐活動自覺性的前提。當價值觀初步形成後,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生活準則堅定不移地去行動,形成一定的思想動力。價值觀對行為的長期支配,會使個體的一定行為既出於內心又帶情緒性,經常重複和強化,最終養成習慣。

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社會上多種價值觀相互碰撞的現象已反映到學校中來,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多樣性,但是主流仍是好的。這表現在:絕大多數學生具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競爭觀念、風險觀念、效益觀念、平等觀念在學生中認可程度較高,而論資排輩,忽視個人正當權益的陳腐觀念遭到普遍抵制與拒絕。

二、一元化——價值觀教育的正確導向

學校在培養學生價值觀方面責任重大,特別是要為他們價值觀的形成進行正確導向。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思考人生價值、社會價值和進行價值選擇的關鍵期,也是接受價值觀教育的最佳時期。當前,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封建主義的價值觀、資本主義的價值觀;東方的價值觀,西方的價值觀;古代的價值觀、現代的價值觀都在對國人產生影響。

學生面對這一切,由於判別能力較差,容易產生「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的現象。社會主義學校面對這一現實不能任其自然。在社會上價值觀會呈現多元狀態的情況下,必須堅持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價值觀,大膽對社會生活中消極的價值觀在學校中的影響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理直氣壯地進行社會主義一元化價值觀導向,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念。

2、藉助於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對是與非的判斷很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帶有強烈的感***彩而且容易偏激。這個階段的學生有時很彷徨,有時很迷惑,有時又很堅定、很明確,這是價值觀開始形成的一個常見現象。為了使學生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堅定信念,明確方向,這個時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尤為重要。

因此通過不同的活動和方式,幫助學生明確並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從而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我進行了以下實踐活動:

活動一:**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培養學生對人生的正確態度

活動二:對未來的暢想——幫助學生粗線條的勾勒自己的人生

活動三:人生價值大拍賣——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活動四:規劃自己的人生——幫助學生清晰地瞭解自己每一階段的人生追求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了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正確態度,使他們認識到今天的學習質量決定著明天的生活質量。幫助學生調整了心態,從而更好地啟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三、研究方案: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從目前我國德育教育的現狀看,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還沒有擺脫理論灌輸的教學習慣,尤其是小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表現尤為突出,既違背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也忽視價值觀教育的基本特點。因此,如何探索出符合小學生特點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方式與途徑,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是當務之急.

首先,人生價值觀教育應從小抓起,形成一個科學序列。

我們常說,中學生是人生觀、世界觀成熟的時期,是科學人生觀教育的關鍵期。但這並非說在小學階段是無足輕重的。心理學研究表明,12歲以前兒童基本不能理解「人生」、「價值」等概念的確切含義,對「幸福」、「義務」、「榮譽」、「良心」等倫理概念也僅理解表面意義。

但不能據此認為在小學階段實施人生觀教育是過早了,是違背了兒童的年齡特徵。因為科學人生觀是在以學校教育為主導的後天環境的不斷影響下而逐漸形成、成熟的。

我以為,小學階段的人生觀教育主要與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相結合。因為日常行為規範中的許多內容本身就是最初級的正確人生觀。同時,可以藉助生動有趣的故事、易於感染的榜樣事蹟、朗朗上口的詩歌、歌曲,結合教師對班級、學校中的偶發事件處理,向學生灌輸一些較淺近的人生、價值觀點。

對這些觀點,不求學生完全理解,只要在一般現實情境中加以踐行即可。至於要使這些觀點為學生所深刻理解,並建立起深層次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則還需在中學階段,通過開設專門課程,結合學科教學及其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教育活動來實施。

其次,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應該有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家中說話、做事都要主要自己的形象,考慮孩子的感受,會潛移默化;多和孩子談心,交流要認真、親切,不要什麼事都瞞混過關,孩子年齡小,要避免讓他看一些不合適的東西,玩一些不合適的東西,再就是家長多看些心理學的書,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對於孩子來說成績不是那麼的重要,最重要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小學生的生活環境是學校、家庭和社會,根據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我們教育中必須加強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的結合,才能實現「整個的教育。」才能培養真正對社會有責任感,有貢獻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

「學生周圍的世界是生動的思想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庫。」所以價值觀教育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我們還記得汶川**中那個敬禮的小男孩嗎?

當解放軍叔叔把他從廢墟中救出來,小男孩行了一個不標準的軍禮,我想,如果不是父母、幼兒園老師平時教導有方,小男孩無論如何是不會有此舉動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價值觀教育,猶如將一顆善的種子植入學生幼小的心靈,讓它一遇到合適的土壤就能發芽開花,這才是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的終極目的。

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5

4樓:你們永遠記得我

堅持自己嚮往的人生目標,堅定自己的人生態度,端正人生態度,做到認真對待人生,從人生的實際出發,人生應該樂觀,人生應該進取 。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5樓:青島租帳篷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藉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

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在緣的網路之中。常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

有人悲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

」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

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人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

「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有的人不理解我?

」「為什麼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閒,放鬆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你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後的本來面目:活潑潑的,清靜無染的菩提覺性。

人們獲得緣不是靠奮鬥和創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領悟去判斷。

佛家多講隨緣,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莫攀緣」等說法。「隨緣」不是隨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隨順當前環境因緣,從善如流;「不變」不是墨守成規、冥頑不化,而是要擇善固守。隨緣不變,則是不模糊立場,不喪失原則。

就在世間上做人,要通情達理、圓融做事,這樣才能夠達到事理相融。

隨緣不變,則是不違背真理。莊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執行,既不能改變,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順天安命,鼓盆而歌」;陸賈《新語》雲:「不違天時,不奪物性。

」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緣和合,緣聚則成,緣滅則散,才能在遷流變化的無常中,安身立命,隨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則下恪守不變,在小細節處隨緣行道,自然能隨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人,總能在風雲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總能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隨緣,是對現實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後的精神自由,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

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雲密佈,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

如何正確地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不立文字 那就自己去想 你打算要一個怎樣的的人生?你打算怎樣體現自己的價值?然後,看的達到實現這樣的人生和實現自己的價值,採取的手段是否違反法律,是否符合社會公德。如果你的所作所為,得到人們的廣泛讚揚 那麼,這就是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阿亮崽仔 同意樓上的回答,具體些就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對生活...

我的人生觀念對嗎,人生觀對一個人的影響和意義

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是對的。說實話,對於男人來說,如果你確實有遠大的理想,那麼,愛情可能會讓你失掉事業。如果因為事業而失去一段愛情,你可能會後悔,但是如果因為,愛情,而是去事業,就不僅僅是後悔的事了。確實,在沒有能力的時候,愛情也是廉價的。你會發現因為你的沒能力,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心愛的東西是去。當...

我是高一的學生,我很苦惱,我是一個高一的學生,我很苦惱

確實挺辛苦的,可是也沒辦法啊!大家都這樣過的!等你熬過了,回憶也是不錯的 曾今的我也讀過高一,不要熬夜,那樣會沒效率,早上聽課沒精神,不要只為做題而做題,要學會舉一反三,做錯的題要認真看!很重要的這一步!不要大量做題,會的就不要都做。理科公式還是要多背,生物多看書,數學這個是思維方式要儘量適應,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