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是什麼時候開始推廣和制定的

時間 2022-03-28 07:15:03

1樓:匿名使用者

解放以來,就開始推廣了,那時候確定為國語後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

3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在臺灣稱作國語,在香港、澳門以前稱為國語,現在也改稱為普通話了。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2023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

2023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絡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2023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

」上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後,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是什麼?

4樓:李薪

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是「大力提倡,重點推行,逐步普及」。

1.隨著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教育手段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廣播電視等有聲傳媒的迅速普及,以及範圍越來越廣的人員流動,掌握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在全民範圍內普及普通話和提高普通話應用水平已經具備了現實基礎。

2.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86 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 年確定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為「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在強化**行為,擴大普及範圍,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各民族語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的自由。國家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

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的學校開設的漢語課程應當教授普通話,少數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漢語的場合要使用普通話。

4.正確處理普通話與漢語方言的關係,堅持社會語言生活主體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並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自覺地使用普通話。

普通話是以北方語言為準,結合漢字標準發音而推行的中國標準官方語言。

推普,是推廣普通話的簡稱。推廣普通話宣 傳提綱和宣傳口號,由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辦公室2023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宣傳口號

編輯(1)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 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 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

(4) 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 推廣普通話,人人有責;

(6) 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7) 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8)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話融匯東西南北情;

5樓:智

20世紀50年代:大力提倡,重點推行,逐步普及

20世紀80年代:大力推廣,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漢語拼音是從啥時候開始有的,發明者都有誰?

普通話考試的官網**是什麼?

6樓:拔拔

總**bai為:普通話水平測試資訊du管理系統">普通話水平測試資訊管理系統

不同zhi地區dao的普通話報考**內入口格式是一樣容的

例如:北京普通話報考**入口:bj.cltt.org

上海普通話報考**入口:sh.cltt.org

重慶普通話報考**入口:cq.cltt.org等等

報名方式:

廣電系統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普通話測試由廣電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組織報名; 非統一組織的社會各界各類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每2個月組織一次,由應試人本人到市測試中心報名。報名時應攜帶身份證、工作證(學生證)和近期二寸免冠報名照一張。現在可以進行網上報名。

擴充套件資料

普通話考試報名條件:

1. 中小學教師;

2. 中等師範學校教師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師;

3. 師範院校畢業生(高等師範裡,首先是文科類畢業生);

4. 廣播、電視、電影、戲劇,以及外語、旅遊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畢業生;

5. 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

6. 從事電影、電視劇、話劇表演和影視配音的專業人員;

7. 其他應當接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員和自願接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員。

普通話是怎麼樣制定的?

7樓:錢老師的志怪筆記

普通話的由來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範」就是排除不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於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

普通話前身是古代北方**的官話,因為北京做過多朝首都,官話也就更接近北京話,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蘇南地區,也因為南京做過多朝首都,有點接近官話。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於2023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2023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範,確定標準。「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

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2023年2月6日,***釋出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普通話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聖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範,並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8樓:匿名使用者

經我搜集,找到如下精華:

語言規劃是一項整體性系統工程,它不僅是語言及其使用的問題,還與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民族宗教,以及觀念心理等有密切關係。制定、實施語言規劃,應當依據一定的原則,才能獲得成功。語言規劃的原則不宜定得太多太泛,應當確定若干最重要的基本原則,以便統率語言規劃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

語言規劃的基本原則可以確定為:科學性原則、政策性原則、穩妥性原則、經濟性原則

2023年2月6日,***釋出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9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普通話就是中國國語,是現代漢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2023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

2023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絡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2023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

」上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後,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2023年10月26日,《人民**》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 》的社論,文中提到:

「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2023年2月6日,***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這個定義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使得普通話的定義更為科學、更為周密了。

其中,「普通話」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2023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那麼這些標準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並不是把北京話一切讀法全部照搬,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北京話有許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連詞「和(hé)」說成「hàn」,把「蝴蝶(húdié)」說成「húdiěr」,把「告訴(gàosu)」說成「gàosong」,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區的人難以接受。

另外,北京話裡還有異讀音現象,例如「侵略」一詞,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詞,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這也給普通話的推廣帶來許多麻煩。從2023年開始,國家對北京土話的字音進行了多次審訂,制定了普通話的標準讀音。因此,普通話的語音標準,當前應該以2023年公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以及2023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規範。

就詞彙標準來看,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指的是以廣大北方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為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詞語。北方話詞語中也有許多北方各地的土語,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說成「晚半晌」,把「斥責」說成「呲兒」,把「吝嗇」說成「摳門兒」;北方不少地區將「玉米」稱為「棒子」,將「肥皂」稱為「胰子」,將「饅頭」稱為「饃饃」。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話的詞彙都作為普通話的詞彙,要有一個選擇。

有的非北方話地區的方言詞有特殊的意義和表達力,北方話裡沒有相應的同義詞,這樣的詞語可以吸收到普通話詞彙中來。例如「搞」、「垃圾」、「尷尬」、「噱頭」等詞已經在書面語中經常出現,早已加入了普通話詞彙行列。普通話所選擇的詞彙,一般都是流行較廣而且早就用於書面上的詞語。

近年來,國家語委正在組織人力編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將對普通話詞彙進一步作出規範。

普通話的由來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範」就是排除不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於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

普通話前身是古代北方**的官話,因為北京做過多朝首都,官話也就更接近北京話,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蘇南地區,也因為南京做過多朝首都,有點接近官話。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於2023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2023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範,確定標準。「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

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2023年2月6日,***釋出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普通話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聖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範,並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湖南普通話什麼時候考試,普通話考試普通話什麼時候考

你可以登入湖南語言文字網,點選右側公告欄內的 2014年省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開放測試時間安排和培訓時間安排 檢視每月的測試安排和測前培訓安排。給你該表的部分測試資訊 月份 測試日期測試時間 15日 週六 19日 週三 22日 週六 26日 週三 中午12 30開始。29日 週六 17日 週三 20日...

推廣普通話的小品,「推廣普通話」的小品有什麼?

人物 一中年婦人 女 甲 乙 丙 丁四大學生 男 女 挎一個包,上 孩子今年上初三,學習壓力像座山。成績總也上不去,找個家教解憂煩。甲,手持一個特小的紙板上,板上寫有 北國大學家教 字樣 女 你是哪個學校的?孩子。甲 北國大學,簡稱 北大 女 高等學府的高才生,能力一定很高吧!我們家孩子吧,學習也挺...

什麼是推廣普通話,推廣普通話有什麼重要意義?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離不開普通話。普通話是指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的現代標準語。普通話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語言,她抑揚頓挫,婉轉悠揚,悅耳動聽,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今天我們的國家,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