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濱州書畫
一、顏柳相比,應學顏,因為柳公權也是學的顏體,所謂「取法乎上」,但不一定是《多寶塔》,中晚年的《麻姑山》、《顏勤禮》均是顏體的代表。
二,理論性的書法術很多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劉小晴《中國書法技法評註》、王冬齡《書法藝術》
三、學書法不能太機械化,沒必要規定多少字,手不釋卷最好,一天可以不寫,但必須讀貼。這是最重要的。
四、不要打格的紙,不管大人小孩學書法最好不要用格仔拘束自己,可用毛邊紙(中國書協顧問李鐸是用廢舊報紙練出來的)折格,這樣書寫時既規整又不怕出格仔。總的來說,初學可以比字帖上的字大些,注:初學不能寫小楷。
2樓:南寶庫
1、建議從顏體開始練習。
2、網上有很多電子版的中國書法想過內容的書籍可以下來看看,電驢上就有。
3、重在堅持,就是寫十個字,每天寫都會很有收穫的,但是比如一天寫一百第二天不寫不練都是沒用的。
4、我是從小寫書法的,基本是從大字開始的可能就是10*10吧。
3樓:川石
1.你說的都屬於唐楷範圍,現在取法很廣了,也可以選擇隸書入門,如果要寫,還是顏體好些。
2.理論書籍初學者還是暫時不用看,很抽象,可以到網上找些書法視屏看看,有示範,比較容易接受。
3.每天最好寫寫,不在多,在於吸收,當然沒有量就不會有質。
吧,小楷不是很容易寫,這個尺寸應該算是中楷了,比較容易入手。
4樓:網友
額、我是覺得隸書比較好,簡單易學,基本掌握『蠶頭燕尾』就可以了……汗……
3.每日寫50個字就夠了。
4。汗……直接用毛邊紙折了,但最好用大點的,初學時手法不穩嘛……
5樓:如同哦
寫柳體吧 是老師推薦了 我學過後感覺還好。
每天寫的字不用太多 但一定要寫。
至於紙嗎 我也不太清楚 什麼是7*7 8*8 的。
書法練習的疑問!虛心請教各位前輩。
6樓:網友
如果要轉練軟筆,建議你學古人的字帖,啟功是現代著名書家,但是他的字並不好,千篇一律,看他的一幅作品就夠了,其他大同小異。
如何練書法的要領、字帖等等別人說的很多了,網上搜一下也很多,這裡就不多說。
說一下如何練:
1、用具。練字用具不要太浪費也不要太節儉,有人用報紙練習那是不好的,用毛邊紙或宣紙練習最好,毛筆要買好點的,一把幾元錢的基本練不出好字,10-20元左右為好,墨汁用一得閣墨汁,一瓶12-15元左右,用的時候加點水兌稀好寫。
2、時間。堅持每天不斷,乙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分開或集中練都可以,取安靜的環境,放下一切雜念,最好把手機也關了,**什麼的都不接。
3、老師。有老師指導最好,如果沒有也應找找可以交流的人相互切磋,取長補短,這樣進步得快,否則自己埋頭苦練,事倍功半。
4、讀帖。除了練字,讀帖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古代人的貼,現代人的好帖、好字也值得一讀。讀一次好帖勝過練一次字。
呵呵,原創,我的經驗之談。
7樓:網友
最好臨摹同乙個人的,因為用筆的手法比較一致,可以迅速掌握,練毛筆字,最好從隸書練起,然後到楷書,一點淺見,還望各位高人路過指點。
8樓:因我悠悠
實際上無論你練誰的字帖,練得都因該是字形,字型間架結構的擺放,所以因該不會有不同。我沒有練過熊興農的貼,你只要確定兩者的基本字型相同就沒問題了(我是指柳體、顏體之類的)。軟筆帖就個人來說,應該先練筆畫的走筆方法,在臨摹。
我個人認為最好不要描整字,整字還是臨摹的好,筆畫的話可以描著寫。
9樓:網友
你可以買一本啟功的《浮光掠影看平生》,教書法的好東西。上網看範曾的中國書畫藝術,開啟心胸。鋼筆手指執筆靠近尾端也有毛筆的意味。
手中無筆,什麼筆都能寫出好東西,因為靠的是結體和平面造型能力,多上網看看張大千等等名家書法作品,這也是科技時代的好處,以前哪能看到這些東西,多看好作品,自然鑑賞能力會提公升,我沒事就拿硬筆學寫毛筆書法作品的結體,書為心畫,持之以恆,自然有從量變到飛躍,雅技養心,慢慢來。
10樓:網友
我從小練好多年了,建議你沒寫過軟筆的話先練楷書吧,要從筆畫開始練,個人比較推崇歐體,接近硬筆書法字型,實用性強。啟功的行書很標準,可以做為入手行書字型。至於同時練兩種字型也沒什麼不好,書法這東西尤其是行書精髓在於變化,取百家所長自成一家才是正道。
我楷書專修歐陽詢,行書王羲之,文徵明,唐伯虎,啟功都練過。
11樓:伯遠
鋼筆同毛筆本質區別在硬與軟,就屬性而言不屬於同一範疇。前者重形、後者重韻;前者質直廣於實用、後者變幻存於欣賞。寫好毛筆字定能寫好鋼筆字,反之則不然,但二者在結體方面是相通的,鋼筆字結體熟練對毛筆字的提高好會大有裨益的。
選什麼字貼看個人趣向,如何練習需有明師指點。
12樓:小丑男爵
其實 我自己覺得 兩個是相輔相成 的 ,最好度用乙個人的,有了一定的基本功(毛筆的運用就是手感吧)就可以轉換字型 ,臨摹不同的大師作品。
自學書法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請教書法家?比如請教哪些問題?
13樓:網友
1、解開疑惑。把自己在練習過程中認識到的問題告訴老師,並請教如何解決。
2、提高認識。將自己的作品給老師批改,請教哪些地方可以改進,特別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的缺點和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請教為何這樣寫好,好在**;那樣寫不好,不好在**。
3、科學練習。書法練習在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前,應規範練習,不怕枯燥,恆心練習。
4、學會欣賞。請教老師哪些線條結構章法是美的,哪些是醜的,提高審美意識,先心到再手到。
5、提高學識。多讀書、多學習,練就字外功夫,加強自身涵養。
書法問題請教大家
14樓:1石華
在古代,鎮紙是放置在書桌案頭上的文房用品,有金、銀、銅、玉、木、竹、石、瓷等材質。它們絕大多數是單件,極少有一對的,獨立成幅,書、畫、文辭、雕刻集於一身,歷來是收藏中的珍品。鎮紙的職責並不單是壓住桌面的紙張、絹,還是一位不許外人亂動你的私物的衛士。
鎮紙為文房用具之一。因主要作用是鎮壓書頁或紙張、絹等的文房用具,使其勿移動而名,又名書鎮、書尺等。多以銅、玉、竹、木、石、陶瓷、以及水晶等製成,常做成禽獸鱗介諸形,因其形及使用者情趣不同,具體稱謂亦不盡相同,如套子龜、金犀牛、小連城、千鈞史等。
介紹鎮紙往往將鎮紙與壓尺混為一談,其實古人不然,雖然用途同屬一類,但器型不同,名稱也就迥異了。鎮紙大多為兔、馬、羊、鹿、蟾蜍等動物的立體造型,鎮紙面積較小而分量重,材質也多為玉、陶瓷、銅、水晶等。壓尺一般成對出現,特別是長方形的,一般成對的較多。
這種形制的壓尺因為形式普通,多在表面裝飾上下功夫,有的在一對壓尺上刻寫對聯,一字一畫等,左右相連時為一幅整畫,分開又可各自成幅。
壓尺形如其名,一般取木質密實且較重者,如紅木、烏木、檀木等,明清尤盛,大抵壓尺等較之於鎮紙實用功能更強。後人更是愛用銅壓尺,一則銅材取之更易,二則取其重量。壓尺一般為一對,工藝手段一般為雕刻、鑲嵌,更多的是對聯,內容多為勵志、勉學、怡情和自娛。
至於方鎮、圓鎮,我覺得應歸於壓尺一類,是壓尺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其功能主要是用於摹寫碑帖時用的工具。古人書法啟蒙時期講究先摹後臨,對於掌握原帖的間架及風貌,有事半功倍之效,今人往往不明究竟,往往從臨開始,走了彎路。但古人用紙不似現在這般透明,又有種種輔助裝置,故上紙必須緊貼原帖,方能看清下方筆順及精緻之處,遂發明方鎮、圓鎮來壓住紙的四角,省了不少力氣和麻煩。
現代人把鎮紙、鎮尺合稱為鎮紙,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所以紙鎮、文鎮、鎮尺、書鎮等都統一叫鎮紙。
所以你送人的觀念是迎合現代人的叫法的話就送一對。
如果是老輩人或者是傳統文化較深厚的人,送的是立體造型的,面積較小而分量重(這兩個方面是首要的),材質也多為玉、陶瓷、銅、水晶等的就應該送乙個。你送人的是長方形的這種形制普通的壓尺,多在表面裝飾上下功夫的,就應該送一對。
15樓:網友
鎮紙是中國書畫創作時用來壓宣紙的,一般壓住紙張的上部和下部,俗稱壓住天地。也有一般只用乙個的,但是製作精良的鎮紙有題詞或者字畫,是按照兩個一對來設計的。
如果送人的話,要質量和檔次高的,肯定一對。
16樓:皋城帥哥
送1對,買好的,包裝漂亮一些。
想學跆拳道啊但是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高手
不是打擊你的熱情,沒有快速拔筋的方法的,快就會帶來傷害,一起體育運動都是以強身健體為目地的,如果損傷身體不如呆在家睡覺。能做跆拳道的高腿動作很輕鬆,基礎的柔韌性訓練在你17歲的年齡最少要3個月,想利用暑假就能學出個皮毛都不可能,更何況你是以 強身,防身為目地,你說你很少運動,建議你衝最簡單的跑步開始...
請教一下這個問題,請教一下這個問題
因為不滿足證明全等的條件,那個邊和角的關係不滿足全等需要的條件,sas,aas,asa,sss,hl都不滿足,你那個aas,邊必須是其中一個角的對邊 願對你有幫助 還要證明ab二ad,二角夾邊相等才是全等三角形 因為你不知道 b等於 d啊 所以也無法證出ab等於ad 故無法證明 abc adc 我想...
我想請教一下大家問題,我想請教一下大家一個問題。
歡兔子愛蘿蔔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性格的不同造就每個人在處理人際方面的方法也不同。同樣的遇到不同的人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我們只能說是在遇到問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同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你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喜歡你 你也不能做到什麼事情都處理的相當完美,用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