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不用方程也可以解的:
將小正方形平移到左上角。
小正方形的邊長=(12-(1+1)*(1+1))/2*2 )=2小正方形的面積是2*2=4
大正方形的面積是4+12=16
2樓:網友
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為x釐公尺,則小正方形的邊長為x-1-1=(x-2)釐公尺,從而由題意。
兩個正方形之間的面積,即兩個正方形面積之差,是12平方釐公尺,列方程如下:
x^2-(x-2)^2=12
x^2-(x^2-4x+4)=12
4x-4=12
4x=16x=4(釐公尺)
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積為x^2=16平方釐公尺,小正方形的面積為(x-2)^2=(4-2)^2=2^2=4平方釐公尺。
3樓:醉不倒的酒葫蘆
x^2-(x-1)^2 = 12
解得:x= x-1=
各自面積為:平方釐公尺 平方釐公尺。
4樓:網友
兩個正方形之間可以平均分為4個等腰提醒。
則有4*(則有x+x=6
又x-x=2
則有x=4,x=2
所以大正方形面積為16平方釐公尺。
小正方形面積為4平方釐公尺。
5樓:二分之一寂寞
它們之間的距離是一釐公尺,把小正方形四個邊延伸到大正方形,就會有四個小正方形和四個小長方形,四個正方形的面積是一平方釐公尺,總共四平方釐公尺。用總面積減四是八釐公尺,那就是四個長方形面積總和,再除於四,就是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二平方釐公尺)那麼他的邊長就是兩釐公尺,也就是裡面正方形的邊長,再加上兩個一釐公尺,是四釐公尺,就是大正方形的邊長。那麼大正方形的面積就是4*4=16平方釐公尺,小正方形的是2*2=4平方釐公尺。
最笨的計算方法,因為我是最笨的人,呵呵…
問個最簡單的數學問題?
6樓:情感導師六一
肯定不一樣啊!
計算數學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裡的,如果要去括號,要考慮變符號的,比如加號變減號,減號變加號。
52-24)-16=12,這道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去括號也是52-24-16=12。
但是52-(24-16)=44 這道題,如果要去括號,那就要變符號了,括號裡減號變加號,52-24+16=44。
所以這兩道題不是同乙個算式,一定要注意方法!
7樓:華是沐老師
計算原則問題,有括號的先進行計算,沒有括號的,先乘除後加減。
第乙個相當於,第乙個數連續減了後面的兩個數。
而第二個去除括號之後相當於,第乙個數減第二個,加第三個數。
8樓:閒不生非
因為被減數、減數發生了變化,所以,兩個減式的差也就不一樣了。詳析:第一式中,被減數(52-24=28),被減數實際是28,減數是16,差是12。
第二式中,被減數是52,(已經不是28了,但減數發生了變化,(24-16=8),減數實際上只是8,與第一式相比,被減數增加了24,而減數減少8,因此,52-8,差是44,差也發生了變化。。
9樓:梅園紅杏
呵呵,看了很多答案,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兩道題最大的區別就是括號()的位置不同,這就導致了去掉括號以後得算式變了。第乙個算式去掉括號以後是52-24-16,可以看到這個括號沒有存在的必要,去掉括號以後加減號並沒有改變。第二個算式去掉括號以後變成了52-24+16,很明顯16前面的減號變成了加號,這就是括號位置不同導致的。
所以才會出現計算順序不同導致最後的答案不一樣!!
10樓:yw張忻豪
如果換成語言描述更容易理解一些。第一道題是52-24的差,再減去16結果是12。第二道題是先求得24-16的差。
然後54再減去24-16的差結果是44。從這裡可以看出,第一道題自從52當中既減去24,又減去16。而第二道題是從52只減去了24和16的差值。
也就是說。這裡是52-24,又加上16。所以兩個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11樓:
(52-24)-16=28-16=12這是對的。
如果改變原式的運算次序,應當是:52-(24+16)=52-40=12
原式是52減24再減16,就是52減(24+6)。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被減數和減數不能隨意換位,上面兩個式子的被減數和減數都發生了變化,所以得數不一樣。
後,變成。
13樓:老來福
解答:因為第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是:(52-24)的差(28)再減去16的是多少?(12)
第二個算式表示的意義是:52減去(24-16)的差(8),是多少?(44)。
因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不同,運算順序不同,所以計算結果也就不同。
14樓:恭而不卑
第乙個相當於沒有括號,就是乙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去掉括號後是52-24-16;第二個因為加了乙個括號,同時這個括號前面還是減號,那麼問題就出現在這個地方,如果我們把這個括號去掉,這個算式就變成了:52-24+16了,現在你看,是不是與第乙個就不同了嗎?
15樓:玫瑰花蕊翠翠
這是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演算法則:在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中,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然後再依次計算。第乙個算式相當於沒有括號;第二個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裡面的,然後依次計算。
所以,結果是不一樣的噢。
16樓:亅
兩次簡化之後的減數和被減數不一樣。
第乙個式子:減數為52-24=28,被減數為16第二個式子:減數為52,被減數為24-16=8所以雖然數字一樣但是由於兩次減數和被減數的不同導致最終計算的結果不一樣。
17樓:麗婭山大
而答案不一樣的原因在於,(52-24)-16去掉括號後式子中的數字前的符號不變,而52-(24-16)去掉括號後-16變成了+16,導致了兩個式子計算結果的不同。
18樓:笨哼哼
加減運算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
52-(24-16)去括號的話:52-(24-16)=52-24+16=44
19樓:農莉莉
這是因為你對加括號沒有理解透徹,第乙個算式的括號加了等於沒加,因為括號前面是正號,不過變成有負號也可以,-(24-52)-16=12,而第二個算式的括號前面是負號,去括號時就要改變運算子號!
20樓:網友
因為第乙個式子是52-24-16,而第二個式子是52-24+16,顯然不一樣。
21樓:匿名使用者
有括號時,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有多層括號時,先算小括號裡的,再算中括號裡面的,再算大括號裡面的,最後算括號外面的。 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除法是減法的簡便運算。
22樓:網友
你都知道了是由於運算順序不同導致的結果不一樣了,還需要問麼?兩個算式雖然是數字一樣的減法,由於有括號,導致運算的先後順序不一樣了啊。
23樓:鏡景山
前面括號前面括號去掉變成52-24-16,後面去括號變成52-24+16,因為前面式子括號外面是正號,直接去就可以,而後面式子括號外是符負號,徐瑤變號。
24樓:
(52-24)-16=12,52-(24-16)=44為什麼兩個算式結果不一樣?
因為(52-24)-16=52-24-16≠52-(24-16)=52-24+16,注意去掉括號後算式符號變化。
25樓:網友
你做錯了,括號前面有減號,括號裡面的要變號。
應該是52-(14+26)=12
26樓:網友
改變運算順序時運算規則會發生變化。
27樓:苦咖啡
這個,你沒有理解加括號的含義,所以你做錯了。加括號前面是減號的,括號裡面的數要變號 應該是。
28樓:碧海藍天
第二個式子計算錯誤,應該:
29樓:憶夢飛
這就跟人打架一樣,前面的是你打完乙個在去打乙個,後面的是他們兩個先打,後面你在上,他們兩個人打完了你在上,是不是沒那麼累了。
問一下數學問題
30樓:薄奕聲笪溪
m(12,0)
p(6,6)
設函式解析式為y=a(x-6)^2+6,當x=6時,y=6,也複合底部寬度為12公尺,所以應該缺少1個資料。
小白提問數學題
31樓:五嶽仙蹤
x=3000
5.第一種進價:120-x=x* x=100第二種進價:y-120=y* y=1502種一起賣 利潤z=120+120-100-150=-10所以虧本10塊錢。
32樓:漂亮姑娘
我只告訴你一道題,因為我也在做這道題,我剛找到答案,呵呵o(∩_o~
一家服裝廠**2中服裝,一種每件售價120元,可賺進價的20%,另一種每件售價也是120元,但賠本20%。如果這2中服裝一起賣出一件後,是賺錢呢?還是賠錢呢?
如果賺,賺多少?如果賠,賠多少?
回答:第一種,成本為120/(1+20%)=100第二種,成本為120/(1-20%)=150所以,第一種賺了100×20%=20
第二種虧了150×20%=30
各賣一件,虧了10元。
後面自己算吧,你應該會了吧。
o(∩_o~歡迎採納。
小白 提問數學題
33樓:達人無名
1、解:設5角的x枚。
x=1024-10=14枚。
答:5角的有10枚 1角的有14枚。
52%=500人。
答:六年級一共500人。
3、解:設她答對了x 題。
10x-2(15-x)=102
10x-30+2x=102
12x=132
x=11答:她答對11題。
4、解:設三輪摩托x輛。
3x+4(30-x)=102
3x+120-4x=102
120-x=102
x=1830-18=12輛。
答:三輪摩托18輛 小四輪運輸車12輛。
絕對詳細過程 謝謝採納。
34樓:做其個世界
小明的存錢罐裡有5角和1角的硬幣共24枚,價值元,存錢罐裡5角和一角的共多少枚?
設5角的x枚 x=10 24-x=14
紅星小學六年級學生男生佔52%,女生佔48%,如果男生有260人,六年級一共多少人?
實驗小學舉行環保知識競賽,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一題扣2分,共15道題,小紅得了102分,她答對了幾道題?
設答對了x題 10x-2*(15-x)=102 x=11
交警中隊收繳了一批無證無牌的三輪摩托和小四輪運輸車共30輛,總共102個輪子,三輪摩托和小四輪運輸車各多少輛?
設三輪摩托有x輛 3x+4*(30-x)=102 x=18 30-x=12
35樓:網友
1題 5角的10枚,1角的14枚,假設這24枚都是1角的則應該有元,現有元 元是元用。
除以元=10就是5角的數量,再用24-10=14就是1角的數量。
2題 用男生的260人除以男生在年級中所佔的百分比就是年級總人數260/52%=500人。
3題 答對了11道題 道理同1題 假設15道題都答對應得150分,實際只得102分。
150-102)/(10+2)=4 是答錯題的數量 答對就是15-4=11道(答對一題與答錯一題相差12分)
4題 三輪車18輛 四輪車12輛 道理同上題 假設30輛車都是三輪應有90個輪子,實際卻有102個輪子 (102-90)/1=12輛 是四輪車的數量 30-12=18是三輪車的數量。
36樓:網友
(1)元=64角 由於12*5=60,所以5角最多12個,很明顯,5角10個=5元,1角14個=元,合計元。
2)六年級男生人數除以總人數等於男生佔有率,所以總人數=男生人數除以男生佔有率,也就是260/人。
3)小紅得分為102分》100,也就是說她至少要答對11題,而答對11題是110分,剩下4題是答錯了的,所以110-8=102分。
4)三輪車只有3個輪子,四輪運輸車有4個輪子。假設所有車輛都是三輪車,總共只有90個輪子,少12個;三輪車與四輪車之間輪子差為4-3=1,12除以1=12,所以四輪車有12輛,三輪車有18輛。
問一數學題目,問一個數學題,
設 行駛x千米後前後輪胎換一下則 前輪胎若還在前輪胎能行駛 5000 x 千米,若換到後面則能行駛 5000 x 3 5 後.3000 x 5000 x 3 5既然同是報廢 那麼 5000 x 3 5 5000 x 3 5x 30000 16因為x是一半路程 那麼行駛的總路程為2x 2 30000 ...
簡單的數學問題,急問,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急問!
2003年的全年工業增加值為 14653 26392 41045 億元 2002年的全年輕工業增加值為14653 1 14.6 12786 億元 2002年的全年重工業增加值為26392 1 18.6 22253 億元 則2002年的全年工業增加值為 12786 22253 35039 億元 200...
行程數學題,數學題(簡單的行程問題)
兩輛電車每4分鐘相遇一次,所以這段距離一輛電車實際需要開8分鐘電車行駛全程需要70分鐘,所以此時距離為8 70 將總距離看成1 設小張速度為1 x,所以 1 70 1 x 5 8 70,所以1 x 3 350 同理,設小王速度為1 y,則1 y 1 210所以相遇時兩者使用實際為1 1 x 1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