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地球物理學的特點
1樓:中地數媒
與勘查金屬非金屬礦產相比,地下汙染物質的探查具有獨特的特點。
a.淺表層是一特殊的地質-地球物理環境。環境地球物理探測所涉及的方法技術以解決地表淺層問題居多,它所要求的探測深度一般為幾公尺至幾十公尺。
要求達到的垂向和橫向解像度卻相當高,有時要求達到釐公尺級。實踐和理論研究證明,地表淺層是乙個特殊的地質環境,該環境的構造、岩石物質成分、相態、岩石物理特點和干擾頻譜與其他深度層位不相同。在這個特殊的地質環境中,經常遇到難以**的各種型別的干擾問題。
這與表生作用帶的地質複雜性和岩石物理複雜性有關,與氣象條件的變化、工業干擾、技術因素作用有關,也許出現過去不知道或沒考慮的某些物理地質現象,例如介電張弛現象和超順磁性等。
b.要求勘查方法具有抗干擾性和靈活性。因為要解決的環境問題較多地集中在工業中心和大城市,作業時往往受到人為雜訊的干擾,如地下管道(線)、電纜線、高壓線、鐵路等引起的磁干擾、電磁干擾、工業交通振動的干擾。
因此,需要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壓制各種干擾。另外,環境調查中野外作業空間通常較小。
c.有許多微量有毒有害物質,即便已構成嚴重汙染,與周圍物質相比物性差異仍很小,可以探測的訊號很弱,需要有弱訊號探測技術和訊號提取技術。
d.要求進行連續跟蹤觀測,進行動態測量。大部分生態問題、災害演化和滲漏液的擴散都要求不是使用地球物理試驗方法進行一次性研究,而是對監測環境的控制引數的狀態和變化進行連續跟蹤。
由於在地球物理實踐中廣泛使用現代數位電子儀器,這類儀器具有連續記錄和自動跟蹤的功能,可以完成監測、**的任務。環境調查的任務往往要求開展不同時間的動態地球物理測量,例如監測汙染流隨時間的變化,瞭解治理過程中的進展及其效果,監測災害的發展以及**其發生的時間等,有時甚至要求建立長期的監測站網。
e.建立專用的物理-地質模型。環境調查涉及問題多樣、跨學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決定了必須建立不同水平、不同級別地表層剖面專用的個別物理-地質模型和概括物理-地質模型的分支系統(無論是靜態模型還是動態模型)。
顯然,這種動態模型的意義明顯大於深部地質構造和深部地質作用的動態物理-地質模型的意義。
資源,環境,工程等問題與地球物理有什麼關係
2樓:網友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課程的考試作業題,哈哈,不知道現在授課老師換成誰了。
資源是深埋地下,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而地球物理可以利用電訊號、磁訊號、波訊號等等與地下地質間的關係來模擬出地下的資源分佈形態(比如磁鐵礦附近磁訊號異常,氣藏附近**波形振幅變化異常……)因此地球物理是資源勘查的重要技術手段。
很多工程對地下地質要求的也很高,也需要詳盡的地下狀態的認知,地球物理可以利用重、磁、電、震、放射性、地溫等資訊建立與地下地質間的關係(比如高層建築需要了解地下基岩是否破有斷裂,**和放射性氣體檢測就可以進行描述),它是對這些看不見的地下條件進行了解的最好的技術手段。
環境的變化也需要地球物理手段進行描述和**,比如鈾礦附近放射性危害評價,大氣中某些特殊有害物質含量分析等等都要用到地球物理方法。
因此說資源,環境,工程等問題都需要地球物理方法進行解決,地球物理是解決資源,環境,工程等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這答案,絕對滿分。
地球物理勘察是什麼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哪些
漢語拼音 diqiu wuli kantan 中文詞條 地球物理勘探 外文詞條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應用物理學原理勘查地下礦產 研究地質構造的一種方法和理論。簡稱物探。它在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有較廣泛的運用。地下賦存的巖 礦 體或地質構造基於它們所具有的物理性質 規模...
區域地球物理特徵
中地數媒 一 地球物理引數特徵 1.巖 礦 石密度 1 沉積岩類 研究區主要產出粉砂岩 泥岩 砂礫岩等較為疏鬆的沉積岩,中等密度值,但變化範圍大,平均密度值為 2.44 2.70 103kg m3。矽質岩 灰巖 頁岩等較緻密的沉積岩屬偏高密度值,平均 2.65 2.73 103kg m3。2 岩漿岩...
地球物理勘探前景
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設場地的地質地理環境特徵,及其與工程建設相關的綜合性應用科學。為了城市建設 工業和民用建築 鐵路 道路 近海港口 輸電及管線工程 水利與水工建築 採礦與地下等工程的規劃 設計 施工 運營及綜合治理,工程勘察通過對地形 地質及水文等要素的測繪 勘探 測試及綜合評定,提供可行性評價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