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出名的武士刀要介紹,有什麼書介紹日本名刀的

時間 2021-10-15 00:26:41

1樓:匿名使用者

別聽那個傻子說的,童子切是斬了河妖童子而得名童子切,不是童子自己用,而且,哪有人把刀要來切自己的呢,所以,推薦的那個就是回答就是sb,而村正可能排名不高,但是,村雨卻能進前3,試問幕府時代誰不知道妖刀村正殺人1000便化為村雨,斬殺後會瀝出露水,洗掉刀上的血跡

2樓:弩刀徽dao802加

名刀1:天下五劍(其實是五把刀)

名刀2:菊一文字則宗

名刀3:長曾彌虎徹

名刀4:和泉守兼定

名刀5:堀川國廣

名刀6:葵紋越前康繼

名刀7:肥前國忠吉

名刀8:長船

名刀9:正宗

名刀10:村正

3樓:家維

日本的武士刀 不如中國的唐刀 需要 這些 去搜刀王匯

有什麼書介紹日本名刀的

4樓:環夜南

http://www.lqbjc.com/。 這個是賣日本刀的。 你可以去看看。

日本刀,是於十世紀前葉於中國唐朝傳入日本的單刃直刀橫刀改良而成[1],在此之前的日本製刀劍則被稱為上古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

自古以來作為**的同時以其優美的造型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美術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的象徵意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項特點就是在外形裝飾之外刀體本身展現出藝術感。在日本製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日本刀製法

日本刀在製法上集合了相當高的技術,而且從練鋼、打刀、到拋光磨刀是不同師傅製作。共分如下幾個步驟:

[編輯] 鍊鋼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鍊鋼法,爐溫不超過1000℃。

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鍊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不過,高溫煉出的鋼材較軟,易打造成形,而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可以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換取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流派,所用鋼材成分多少會有差異,而練鋼師傅只會從練出來的鋼裡,用目視挑選出來他覺得品質最好的鋼送去打造成武士刀。

大體上玉鋼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玉鋼成分表(二戰時期):

鐵 98.12% - 95.22%

碳 3.00% - 0.10%

銅 1.54%

錳 0.11%

鎢 0.05%

鉬 0.04%

鈦 0.02%

矽 不定

其他 微量

[編輯] 水減

送到刀(工)匠的玉鋼並非一塊完整的鋼;而是零散不全;分散好幾塊。刀匠師傅必須把這些零散的玉鋼重組成一整塊可以打造成武士刀的鋼塊,這個過程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首先為了不讓玉鋼接觸空氣氧化;要先把鋼材用黏土包覆起來;接著刀工會將加熱後的和鋼錘打成扁平的厚度為約5mm的薄片。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為了控制鋼材的含碳量,加熱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和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有經驗的刀工才能準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煉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分量有極準確的把握,才能夠得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

[編輯] 鍛鍊

刀工將燒紅的鋼塊捶打鍛造,鋼塊捶開啟後再摺疊起來捶打,如此反覆,追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麵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分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緻,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

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

[編輯] 鋼材搭配

日本刀斷面圖

日本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所造成的。首先,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はがね,hagane)、皮鉄(かわがね,kawagane),將碳素含量少而質軟的心鉄(しんがね,shingane)包裹起來,日語稱做造込(つくりこみ,tsukurikomi),這樣的雙重構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點。外側的刃金和皮鉄使得刀鋒利而且有適當的硬度不至於彎折。

此後的燒入階段以碳素量和焼入的冷卻速度控制刀尖和其他的部分的體積膨脹量的差,從而使刀尖產生強烈的壓縮應力,使得刀更不易破損,並且形成彎刀的弧度。

[編輯] 素延

將刀的形狀捶打延長成長條形,叫做素延(すのべ,sunobe),在這個階段基本出現刀的雛形。這一步完成後,刀工會將最前端部分切掉,來製作刀尖。

[編輯] 燒入

「淬火」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製出燒刃土(やきばつち,yakibatsuchi),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用土較厚。

基本上,燒刃土的分佈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些頭緒。不同的流派燒刃土的成分和調製方法亦有不同。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 750℃ - 760℃的爐火之中(當達到溫度時,刀身會呈現像朝日般的火紅)。

刀工憑經驗由火炎的顏色判斷爐內溫度,若溫度超過800℃以上,就會影響刀的強度(刀身會裂開)。經過特定的加熱時間,刀匠就會刀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進行另一道淬火工序。通過此步驟刀變得更硬更鋒利,刀身會自然產生弧度,刀的表面生成一層非常堅固的「馬登斯晶體」或稱「麻田散體」 (martensite)。

所謂馬登斯晶體(麻田散體)簡言之,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使得碳原子被鎖緊在晶粒中而產生「亞穩」(metastable)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堅硬的效果 。而經過此步驟在刀刃與刀面的邊界處產生出如同灑上銀沙般的顆粒狀紋樣,日語稱做沸(にえ,nie)。整體來看,這些細小的白點形成白霧一般的線條,稱作匂(におい,nioi),是鑑賞一把日本刀品質的重要依據。

由於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在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編輯] 收尾

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緻的深加工。

[編輯] 鍛冶押

調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彎曲度、刀工進行粗略的削制。此時檢查修整細小的瑕疵、刀體形狀等進入最終調整階段。

[編輯] 莖

為安裝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語稱為莖(なかご,nakago),也可以寫成中心,中子。刀工調整莖的形狀、開一個鑲嵌刀柄時使用的目釘穴(めくぎあな,mekugiana)。並且刻上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

這個部分容易生鏽,根據鏽跡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編輯] 銘切

一般刀工在最後將自己的名字、住所、製作年月銘刻在莖上。嚴格講,銘是被利器切在或鏨在莖上的。一般的,在表面銘刀工名和住所(佩刀時向外一側為表)、內側銘製作年月和持刀者名,但是例外也很多見。

以上步驟完成後,刀工的工作到一段落,研磨、造鞘、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屬於刀工的工作範圍

玉鋼成分表(二戰時期):

鐵 98.12% - 95.22%

碳 3.00% - 0.10%

銅 1.54%

錳 0.11%

鎢 0.05%

鉬 0.04%

鈦 0.02%

矽 不定

其他 微量

能否介紹一下日本古代著名的刀?比如菊一什麼的

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武士刀,真那麼容易斷麼

文化小長廊 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武士刀,當然不會非常容易斷,因為當時日本人的主要工具還是這種武士刀,所以他們在製作工藝方面,對於這種刀具也是有著很深的研究。如果日本的武士刀非常容易砍斷,那麼在戰場上他將沒有了自己獨特的作用,反而會容易就被敵人奪走工具,或者是直接讓這一個工具給破壞掉。而對於日本人...

有什麼比較出名的韓國日本電影介紹嗎?類似懸疑,查案,殺人犯這

雲梔雨下 怎麼說呢,勉勉強強吧,我覺得應該不能延續 日本懸疑片 高口碑,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並沒有以前日本懸疑片的驚險和刺激,反而略顯平庸。首先,故事情節設計有點誇張,尋找了22年都沒有線索,真的是有點可笑,還有就是嫌疑人有點太猖狂,公然戲弄 一大串的獨白中毫無價值可言,這樣的嫌疑人和這樣的警察豈不是...

有什麼好看的 武士電影嗎,有什麼好看的日本武士電影?

李連杰 少林寺,中南海保鏢,太極張三丰,給爸爸的信,功夫皇帝方世玉,方世玉2 誰與爭鋒,殺手之王,冒險王,黃飛鴻系列 獅王爭霸 男兒當自強 鐵公雞鬥蜈蚣 西域雄獅 黑俠鼠膽龍威,精武英雄,洪熙官之少林五祖,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英雄,救世主,龍之吻,致命羅密歐,霍元甲,功夫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