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學派的爭論說明了什麼

時間 2021-08-30 09:02:51

1樓:秋秋和奧奧

所爭論的已經屬於哲學甚至終極哲學問題了,歸納起來就是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描述和能否準確描述,涉及到物質(說成事件也行,語言的不周延性確定了不可能嚴格、精確表達)能否必須同時滿足定域性和實在性(說客觀性也行,理由同上個括號)。微觀觀測到的量子糾纏否定了定域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的時間相對又從理論上讓哥本哈根派得出了無法給出確定實在的事件描述。哥本哈根派三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互補原理、不相容原理)共同確定由於世界(說成物質、事件、宇宙都行)不可準確描述,所以客觀就是對觀測的描述,不存在世界本身是什麼;愛因斯坦認為世界本身是有實實在在存在了,與觀測無關,而且理論上當所有資訊都已知的情況下,事件是可以預言的。

後來量子力學的**和實驗高度一致,而且量子論深刻的改變著世界,愛因斯坦的確輸了。但是,至今沒有讓所有人信服的、邏輯上自洽的理論為量子論下最後的定論,經典力學、電磁理論、相對論基礎無比完美,量子力學雖然建築堅固,但基礎朦朧、深不可測。

總之,爭論最後就是可知和不可知,辯證和形而上,唯心和唯物等哲學上的爭論,遠遠超出了物理學的範疇(其實這也是語言的問題,因為霍金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哲學最終消亡,就看對哲學一詞的定義,也可以說哲學最終統一於物理學,反過來說也成)。所有量子學大師都承認,沒有人能理解量子論。其實在我看來,愛因斯坦之所以推崇哥德爾,我猜想就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不完全性定理不僅適用於數學,也適用於物理學(其實數學、物理、哲學就是分不開的)。

點題:要說爭論說明了什麼,那就說明了至少現在世界不可知,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深,現在的不可知不能證明人類無能,相反證明了人類的偉大。

2樓:冶恱

愛因斯坦在關於量子力學體系是否具有完備性的科學爭論背後,敏銳地覺察到了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物理學家堅持著一種狹隘的可觀察性原則。哥本哈根學派的這種哲學思想同貝克萊的原理「存在就是被感覺」如出一轍。

在愛因斯坦看來,一個命題是否正確,並不能單憑是否能直接觀察來斷定,而是看它是否與感覺經驗有一定聯絡,並在理論體系中是否合理。

2023年春天,海森堡與愛因斯坦進行了一次談話。

愛因斯坦說:「難道你是認真地相信只有可觀察量才應當進入物理理論嗎?」

海森堡回答:「你處理相對論不正是這樣的嗎?你畢竟還曾強調過這一事實,說絕對時間是不許可的,僅僅因為絕對時間是不能被觀察的;……」

愛因斯坦承認,「可能,我是用過這種推理,但是這仍然是毫無意義的。一個人把實際觀察到東西記在心中,會有啟發性幫助的,我這樣說,也許能夠更加靈活地解釋它。但是在原則上,試圖單靠可觀察量來建立理論,那是完全錯誤的。

事實上,恰恰相反,是理論決定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東西。」

在與哥本哈根學派的爭論中,愛因斯坦堅持的哲學觀無疑是正確的。但哥本哈根學派總是拿出相對論來作擋箭牌,大有隻許你放火不許我點燈之勢。然而愛因斯坦為相對論所做的辯護是沒有說服力的。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

「是理論決定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東西」,速度之所以能夠成為可觀察的量,是因為理論已經為我們定義了時間和長度。然而在狹義相對論中,在時間和長度未有定義之前卻有了光速!

在愛因斯坦用著名的「愛因斯坦盒子」思想實驗批判波爾的測不準原理的交鋒中,波爾卻利用愛因斯坦自己創立的廣義相對論駁回了「愛因斯坦盒子」思想實驗。

是經典物理的危機催生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然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彼此都反對對方為解決危機所採用的途徑。相對論試**決經典物理面臨的根本性困難,而量子力學試**決經典物理面臨的技術性問題或精度問題。當哥本哈根學派的絕大多數成員沾沾自喜於量子力學的理論與實驗事實高度符合的成功時,愛因斯坦卻提出了對量子力學理論不僅要進行經驗性實證評判,而且要進行思辨性的邏輯評判,也即運用思辨方法檢驗量子力學理論的邏輯自洽性和理論完備性。

量子力學之所以會在微觀領域大顯身手,是因為它迴避了一個問題,即地球自身的運動會不會對其所研究的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產生影響。而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與實驗事實高度符合,恰恰說明地球自身的運動不會對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產生影響。然而量子力學卻並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即為什麼地球的運動不會對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產生影響?

量子力學似乎認為該類問題應該讓相對論去解釋,然而在其處理具體問題時卻又將相對論甩在一邊。

除了哥本哈根學派,還有什麼學派

3樓:紅叔看裝修

這個問題還真心不好說,實際上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就是對這個問題的**過程。愛因斯坦認為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解釋違背了因果律,所以一輩子不接受波函式的概率解釋;相反哥本哈根學派在微觀上完全摒棄了因果律的概念,或者說以另一種姿態來描述粒子的行為。站在後方(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微觀粒子呈現非定域性的特徵,會有量子糾纏特性引起的一系列現象,比如薛定諤的貓,epr佯謬等等的,這些現象嚴重挑戰了因果律。

在當時甚至還有「因果律必須死,因為物理學需要生」之類的言論出現。今天物理學界普遍接受了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從我們現在的角度看來,當時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的爭論可能更大意義上是哲學思想的辯論,無所謂誰對誰錯。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批評愛因斯坦迂腐老化,但缺少了他,量子力學就無法發展。

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很多實驗現象使得哥本哈根學派在量子力學領域站穩了腳跟,但誰也不知道它下一刻是否會跌倒。所以量子力學與因果律的問題至今還在延續著。推薦搜尋:

走進量子糾纏,上帝擲骰子嗎,貝爾不等式

求「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以及愛因斯坦的觀點」!

為什麼愛因斯坦特別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觀點?

4樓:科學地平線

最近幾期文章我主要圍繞薛定諤方程講解,其中重點講解了波函式是如何**一個粒子的將來,但是波函式再厲害它也只能**一個微觀粒子在未來某時某刻出現在某個位置的概率值,波函式永遠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而我們知道在巨集觀世界,我們可以利用牛頓力學去預言一個物體將來某時某刻一定會發生什麼,但是為啥微觀世界就是這麼不給力,只能給我一個概率值?

所以這就引發了一個爭論:量子力學到底是不是完備的,爭論的其中一方當然就是愛因斯坦、薛定諤、德布羅意等,另一方就是哥本哈根學派的波爾、波恩和海森堡等人。愛因斯坦一直認為量子力學只給我概率值不給確定值,這絕對不是一個物理規律應該有的特徵,當我掌握了物理規律,那麼我可以用這個物理規律去推演將來發生的一切,並且每一個預言都是確定的不應該是概率,所以量子力學不完備,肯定還存在一個「隱變數」,一旦被我們發現,那麼我們一樣可以像研究巨集觀物體運動一樣,把微觀粒子的將來預言確定而非概率。

而哥本哈根則認為量子力學就是完備的,不存在隱變數,微觀世界的本性就是:不確定性。所以兩派學術爭論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兩邊都是物理學大咖級別的人物,誰也無法說服誰。

那麼到底是誰對誰錯呢?學術上爭論難分勝負,可不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到底誰對誰錯?

答案是很難通過實驗來驗證,為什麼呢?大家別忘記了我前面講解量子力學時談到「觀察」對於量子世界的影響,巨集觀上的觀察僅僅是看,微觀世界的觀察不僅僅看,還能改變被觀察者的狀態。舉個例子,你要去觀察一個電子的位置,沒觀察前電子其實沒有固定的位置,電子會在某個區域性範圍內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如果不懂疊加態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詳細講解了),如果你一直不去觀察電子,電子永遠處於疊加態,永遠沒有固定的位置,當你去「觀察」的一瞬間,電子從「疊加態」變回「本徵態」開始擁有一個固定的位置,也就是你的「觀察」導致電子從「疊加態」變到「本徵態」,你的觀察和「看到的電子的位置」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的。

那麼問題來了?其實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觀察的一瞬間,發現電子在某一個固定的位置,那麼觀察前到底是啥樣其實誰都不知道,這裡就有兩種情況。

情況1:觀察前電子和巨集觀物體類似一直運動,且有一個軌跡,電子每個時刻只能處於某一個位置,沒有所謂「同時處於多個位置」一說,也沒有什麼「疊加態」,愛因斯坦學派也是這樣認為的。

情況2:觀察前電子和巨集觀物體運動方式完全不一樣,電子沒有軌跡,電子可以瞬間移動,電子美一個時刻都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只不過每個位置的概率值不同而已,哥本哈根學派也是這樣認為的。

大家覺得哪種情況更有可能?愛因斯坦認為情況1是對的,波爾認為情況2是對的,到底誰對誰錯?一時之間很難做實驗來驗證,因為誰都不知道一個微觀粒子被觀察前到底是啥狀態,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去觀察一下微觀粒子然後發現微觀粒子處於某個固定位置,而且「觀察」本身還會干擾微觀粒子的狀態,實驗又必須「觀察」,所以似乎無解了。

但是有一個支援愛因斯坦的大咖出現了,那就是約翰·斯圖爾特·貝爾,他是非常支援愛因斯坦的,所以一直想辦法做實驗來驗證情況1的正確性。所以他一直在尋找巨集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差別,最後終於被他發現了一個本質的差別,這個差別可以非常明顯的將「巨集觀世界的概率」和「微觀世界的概率」區分開來,這個就是:貝爾不等式。

為什麼說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物理觀點違背了傳統物理學?

5樓:清晨在雲端

量子物理(量子力學 quantum physics),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1]。

6樓:情商遞鶴呢朝

這個問題還真心不好說,實際上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就是對這個問題的**過程。愛因斯坦認為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解釋違背了因果律,所以一輩子不接受波函式的概率解釋;相反哥本哈根學派在微觀上完全摒棄了因果律的概念,或者說以另一種姿態來描述粒子的行為。站在後方(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微觀粒子呈現非定域性的特徵,會有量子糾纏特性引起的一系列現象,比如薛定諤的貓,epr佯謬等等的,這些現象嚴重挑戰了因果律。

在當時甚至還有「因果律必須死,因為物理學需要生」之類的言論出現。今天物理學界普遍接受了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從我們現在的角度看來,當時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的爭論可能更大意義上是哲學思想的辯論,無所謂誰對誰錯。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批評愛因斯坦迂腐老化,但缺少了他,量子力學就無法發展。

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很多實驗現象使得哥本哈根學派在量子力學領域站穩了腳跟,但誰也不知道它下一刻是否會跌倒。所以量子力學與因果律的問題至今還在延續著。推薦搜尋:

走進量子糾纏,上帝擲骰子嗎,貝爾不等式

愛因斯坦與藝術事例,愛因斯坦與藝術的關係

翼白羽 其實我看過愛因斯坦傳,簡單來說哦他藝術就一句話 極具藝術天賦。擅長小提琴,鋼琴。 平常我們談論較多的只是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的愛因斯坦,而對藝術家和哲學家的愛因斯坦則較少提到,尤其是對愛因斯坦與藝術的關係,幾乎根本沒有觸及 發掘,這不論對美學界 科學界和教育界認識愛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愛因斯坦的名言,愛因斯坦的名言名句

愛因斯坦的名言名句 1 在你離開學校後忘記了學到的一切,最後剩下的就是教育。2 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3 法律本身並不能保證言論自由 要做到這一點,必需要所有的人都有著包容的心。4 世界上最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

愛因斯坦的生平經歷,愛因斯坦的一生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 1955 物理學家。生於德國。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併入瑞士藉。1905年獲蘇黎世工業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樂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大學 布拉格德意志大學及蘇黎世工業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13年返回德國,任柏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