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聽風
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隨動物的種類、神經纖維類別如髓鞘的有無、直徑的不同(纖維的粗細)以及溫度的變化而異。
1.溫度的影響:溫度對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有一定影響。一定範圍內,溫度升高有利於傳導,因為有利於na +的電導。
如果在10℃以下則恆溫動物的神經纖維往往喪失傳導功能。溫度對無髓鞘纖維的傳導影響不大。
2.神經纖維直徑影響:神經衝動傳導速度主要決定於神經纖維本身的電纜性質。粗的神經纖維內縱向電阻小,區域性電流較大,有利於傳導。
如膜電容較大,同樣數量的電荷變化所引起的膜電位變化就小,因而不利於傳導。膜電阻大,使胞內電流傳播得遠,一般有利於傳導。
3.髓鞘:髓鞘的加厚對傳導速度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增厚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膜電阻增加,再加上朗飛氏結的結間距離增長都有利於傳導,但髓鞘的加厚常伴有軸突實際直徑的減小,又不利於傳導。
4.離子濃度:高滲氯化鈉溶液使動作電位傳導速度降低。其作用機理是由於鈉離子在膜內外存在巨大的濃度梯度,細胞外鈉離子迅速向膜內擴散,使膜兩側電位差急劇減小為零,進而出現膜極化狀態的倒轉,即反轉為膜外電位為負、膜內電位為正。
在內正外負的電位差使鈉離子通道受到抑制,神經傳導速度降低。
膜外鉀離子濃度升高後靜息電位變小以致接近閾電位水平, 細胞膜處於去極化阻滯狀態, 當靜息電位過小時, 鈉離子通道失活, 故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減慢。
2樓:匿名使用者
動作電位的幅度與細胞內外的鈉離子濃度差有關,差值越大動作電位幅度越大
3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關係吧,動作電位是全或無的,一旦產生就是最大的
動作電位幅度與那些因素有關
4樓:喵喵喵
1、軸突的直徑
動作電位的傳導是通過區域性電流實現的,軸突粗時,電阻明顯下降,因而形成的區域性電流強度較大,與鄰近部位的電位差較大,可以較快地使周圍部位達到閡值,所以傳導速度快。
此外,不同直徑的神經纖維上鈉通道的數量不同,越粗的神經纖維上鈉通道的數量越多,所以形成的鈉離子內向電流越強,故動作電位形成的速度也較快。
2、髓鞘
許多脊椎動物的神經纖維外都包有髓鞘,這是動作電位傳導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比單純增加直徑更有效。髓鞘是沿軸突間斷排列的,每隔一段有一個無髓鞘的區域稱為朗飛結。
由於髓鞘具有高電阻低電容的特徵,產生的動作電位只能在相鄰的朗飛結區形成區域性電流;此外,在結區有密集的鈉通道,因此只有在該區域才可以形成動作電位。
動作電位的傳導就好象從一個結區跳到另一個結區。因此,有髓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的傳導是跳躍式傳導。跳躍式傳導是非常「經濟」的傳導方式,一方面傳導速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節約了能量(單位長度內,每傳導一次動作電位涉及的跨膜運動的離子的總數要少得多)。
擴充套件資料
動作電位的觸發:
1、 必要條件
在外加刺激下,膜去極化達到閾電位。
2、刺激
指細胞內外環境發生變化,生理學試驗中採用電脈衝作為人工刺激。
3、閾強度/閾值
能使細胞發生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
4、閾電位
能使細胞膜去極化產生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值。相當於剛好觸發細胞膜上大量 na+ 或 ca2+ 通道呈正反饋開放的電位。
5、閾刺激
是指相當於閾強度的刺激,大於或小於閾強度的刺激稱為閾上刺激或閾下刺激。閾刺激和閾上刺激稱為有效刺激。
在超常期,鈉離子通道大量復活處於備用狀態,可以被再次啟用開放,並且膜電位與閾電位距離比較近,細胞膜的興奮性較高,這個時候只需要給予刺激強度比閾刺激小的刺激(閾下刺激),就使得細胞膜達到閾電位,從而引起動作電位。
注意:在這裡,雖然給予的是閾下刺激,但是由於細胞膜興奮性較高,閾下刺激就能引發動作電位,雖然給予閾下刺激,但是膜電位依然去極化要達到閾電位。
5樓:
動作電位的幅度決定於細胞內外的na+濃度差,細胞外液na+濃度降低動作電位幅度也相應降低。
刺激強度與動作電位幅度和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有什麼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關係吧,動作電位是全或無的,一旦產生就是最大的
動作電位的全或無特性是指同一細胞的電位幅度與什麼無關
7樓:大馬力拖拉機啊
與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無關。
「全或無」特性,即動作電位幅度不隨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而改變。引起動作電位產生的刺激需要有一定強度,刺激達不到閾強度,動作電位就不出現;刺激強度達到閾值後就引發動作電位,而且動作電位的幅度也就達到最大值,再繼續加大刺激強度,動作電位的幅度不會隨刺激的加強而增加。
動作電位產生後並不侷限於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圍傳播,直至整個細胞都依次產生一次動作電位。
區域性電位幅度與刺激強度相關,因而不具有全或無的特徵;只在區域性形成向周圍逐漸衰減的電緊張擴布,而不能像動作電位一樣沿細胞膜進行不衰減的傳播;沒有不應期,可以發生空間總和和時間總和。
8樓:匿名使用者
與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無關
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只有閾刺激或閾上刺激才能引起動作電位。動作電位過程中膜電位的去極化是由鈉通道開放所致,因此刺激引起膜去極化,只是使膜電位從靜息電位達到閾電位水平,而與動作電位的最終水平無關。
因此,閾刺激與任何強度的閾上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水平是相同的,這就被稱之為全或無。
因為動作電位具有全或無的特性,因此動作電位不可能產生任何意義上的疊加或總和。
9樓:愛霈常穎然
與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無關
生理學實驗,誘發肌電及神經傳導速度,f波、h反射波和m波的幅值與刺激強度的關係是?
10樓:壓倒性優勢
h反射的刺激強度最小,因為h反射的刺激強度不足以引起m波,而f波可以,
f波引起兩次m波,是因為動作電位沿神經幹向兩側傳導,其中一側引起m波,
另一側走脊髓前角細胞,即反射弧再引起一次m波,根據全或無現象,m波和f波的強度不能被直接比較,但f波肯定是一個閾上刺激。再者,如果是阿爾法
神經元傳導的單肌肉運動,三者產生的運動肯定是一樣的,幅值也是一樣的,區別在於相和時程,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產生的原理和機制有什麼不同?
11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產生的原
理和機制不同點:
1、靜息電位及其產生原理和機制
靜息電位是指細胞在安靜時,存在於膜內外的電位差。生物電產生的原理可用"離子學說"解釋。該學說認為:
膜電位的產生是由於膜內外各種離子的分佈不均衡,以及膜在不同情況下,對各種離子的通透性不同所造成的。
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對k+有較高的通透性,而膜內k+又高於膜外,k+順濃度差向膜外擴散;細胞膜對蛋白質負離子(a-)無通透性,膜內大分子a-被阻止在膜的內側,從而形成膜內為負、膜外為正的電位差。
這種電位差產生後,可阻止k+的進一步向外擴散,使膜內外電位差達到一個穩定的數值,即靜息電位。因此,靜息電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電-化學平衡電位。
2、動作電位及其產生原理和機制
細胞膜受刺激而興奮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發生一次擴布性的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一個連續的膜電位變化過程,波形分為上升相和下降相。
細胞膜受刺激而興奮時,膜上na+通道迅速開放,由於膜外na+濃度高於膜內,電位比膜內正,所以,na+順濃度差和電位差內流,使膜內的負電位迅速消失,並進而轉為正電位。這種膜內為正、膜外為負的電位梯度,阻止na+繼續內流。
當促使na+內流的濃度梯度與阻止na+內流的電位梯度相等時,na+內流停止。因此,動作電位的上升相的頂點是na+內流所形成的電-化學平衡電位。
擴充套件資料:
動作電位形成條件:
①細胞膜兩側存在離子濃度差,細胞膜內鉀離子濃度高於細胞膜外,而細胞外鈉離子、鈣離子、氯離子高於細胞內,這種濃度差的維持依靠離子泵的主動轉運。(主要是鈉-鉀泵(每3個na+流出細胞, 就有2個k+流入細胞內。即:
na+:k+ =3:2)的轉運)。
②細胞膜在不同狀態下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靜時主要允許鉀離子通透,而去極化到閾電位水平時又主要允許鈉離子通透。
③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閾刺激或閾上刺激。
在細胞膜上任何一點產生的動作電位會不衰減地傳播到整個細胞膜上,這稱之為動作電位的傳導。如果是發生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動作電位又稱為神經衝動。
以神經元為例,動作電位沿軸突的傳導是通過跨膜的區域性電流實現的。給軸突的某一位點以足夠強的刺激,可使其產生動作電位。此時該段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發生暫時的翻轉,即由安靜時膜內為負、膜外為正的狀態轉化為興奮時的膜內為正、膜外為負的狀態,稱其為興奮膜。
興奮膜與周圍的靜息膜(未興奮的膜)無論在膜內還是膜外均存在有電位差,同時細胞膜的兩側的溶液都是導電的,所以興奮膜與靜息膜之間可發生電荷移動,這種電荷移動就是區域性電流。在膜外側,電流從靜息膜流向興奮膜;在膜內側,電流由興奮膜流向靜息膜。
結果使靜息膜膜內側電位升高而膜外側降低,即發生了去極化。當去極化使靜息膜的膜電位達到閾電位水平時,大量鈉通道被啟用,引起動作電位。此時,原來的靜息膜轉變為興奮膜,繼續向周圍的靜息膜傳導。
因此,所謂動作電位的傳導實際上就是興奮膜向前移動的過程。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的軸突與周圍靜息膜之間都可以產生區域性電流,因此可以向兩個方向傳導,被稱之為動作電位的雙向傳導。
動作電位在傳導過程中是不衰減的,其原因在於動作電位在傳導時,實際上是去極化區域的移動和動作電位的逐次產生,每次產生的動作電位幅度都接近於鈉離子的平衡電位,可見其傳導距離與幅度是不相關的,因此動作電位幅度不會因傳導距離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極快,但不同的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變化很大。例如,人體的一些較粗的骨髓纖維傳導速度可達100m/s,而某些較細的無髓纖維的傳導速度甚至低於1m/s。
12樓:冥樹煙雲
1.靜息電位及其產生原理
靜息電位是指細胞在安靜時,存在於膜內外的電位差。生物電產生的原理可用"離子學說"解釋。該學說認為:
膜電位的產生是由於膜內外各種離子的分佈不均衡,以及膜在不同情況下,對各種離子的通透性不同所造成的。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對k+有較高的通透性,而膜內k+又高於膜外,k+順濃度差向膜外擴散;細胞膜對蛋白質負離子(a-)無通透性,膜內大分子a-被阻止在膜的內側,從而形成膜內為負、膜外為正的電位差。這種電位差產生後,可阻止k+的進一步向外擴散,使膜內外電位差達到一個穩定的數值,即靜息電位。
因此,靜息電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電-化學平衡電位。
2.動作電位及其產生原理
細胞膜受刺激而興奮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發生一次擴布性的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一個連續的膜電位變化過程,波形分為上升相和下降相。細胞膜受刺激而興奮時,膜上na+通道迅速開放,由於膜外na+濃度高於膜內,電位比膜內正,所以,na+順濃度差和電位差內流,使膜內的負電位迅速消失,並進而轉為正電位。
這種膜內為正、膜外為負的電位梯度,阻止na+繼續內流。當促使na+內流的濃度梯度與阻止na+內流的電位梯度相等時,na+內流停止。因此,動作電位的上升相的頂點是na+內流所形成的電-化學平衡電位。
在動作電位上升相達到最高值時,膜上na+通道迅速關閉,膜對na+的通透性迅速下降,na+內流停止。此時,膜對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使膜內電位迅速下降,直到恢復靜息時的電位水平,形成動作電位的下降相。
可興奮細胞每發生一次動作電位,膜內外的na+、k+比例都會發生變化,於是鈉-鉀泵加速轉運,將進入膜內的na+泵出,同時將逸出膜外的k+泵入,從而恢復靜息時膜內外的離子分佈,維持細胞的興奮性。
胞吞胞吐時細胞膜會改變嗎,胞吞胞吐與細胞膜無關,為什麼還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會,胞吞時細胞膜內陷,把物質包進細胞裡面,最後這個囊泡脫離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 胞吐相反,細胞內的具膜小泡與細胞膜融合,最後小泡變為細胞膜的一部分 醫渣客棧 不會這體現在生物膜的流動性 胞吞 細胞膜減少 胞突 細胞膜增多,所以,總量以及成分不變 胞吞胞吐與細胞膜無關,為什麼還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
細胞膜滲透作用的應用,細胞膜的滲透功能有哪些生活例項
一.判斷植物細胞的死活 例 現有部分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能否判斷它是死的還是活的?為什麼?解答 能。可把洋蔥表皮置於質量濃度為0.3g ml的蔗糖溶液中製成裝片觀察。根據 滲透作用 原理,看其細胞是否發生質壁分離,如果有質壁分離現象,則此細胞為活細胞,否則為死細胞。這是因為表皮細胞的原生質層在生活狀...
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麼,細胞膜的主要成份是什麼?
樹恆幸儀 現代生物學認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這個支架不是靜止的。磷脂雙分子層是輕油般的流體,具有流動性。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大多數蛋白質分子也是可以運動的。所以細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 歡迎採納 冠優欽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