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的內部結構,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時間 2021-08-31 09:51:26

1樓:12345a幫助

內部結構 地球的分層結構基本上是按**波(p和s)的傳播速度劃分的。地球上層有顯著的橫向不均勻性: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蓋著2/3的地面。

**時,震源輻射出兩種**波,縱波p和橫波s。它們各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圍傳播�經過不同的時間到達地面上不同的地點。若在地面上記錄到p和s的傳播時間隨震中距離的變化,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波的傳播速度υp和υs。

地球內部的分層就是由**波速度分佈定義的,在海水之下,地球最上層叫做地殼,厚約幾十千米。地殼以下直對地核,這部分統稱為地幔。地幔內部又有許多層次。

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是一個明顯的間斷面,稱為m介面或莫霍介面。介面以下約到會80千米的深度,速度變化不大,這部分叫做蓋層。再往下,速度變化不大,這部分叫做蓋層。

再往下,速度明顯降低,直到約220千米深度才又回升。這部分叫低速帶。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

核幔邊界是一個極明顯的間斷面。進入地核,s波消失,所以地球外核是液體。到了5149.

5千米的深度,s波又出現,便進入了地球核心。

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佈可以計算出地球內部的兩個彈性常數、壓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佈。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變化很小,只是過了核幔邊界才向地心遞減至零。在核幔邊界處的壓力為1.

36兆巴,在地心處為3.64兆巴。

內部物質組成 **波的速度和密度分佈對於地球內部的物質組成是一個限制條件。地球核有約90%是由鐵鎳合金組成的,但還含有約法三章10%的較輕物質;可能是硫或氧。關於地幔的礦物組成,現在還存在分歧意見。

地殼中的岩石礦物是由地幔物質分異而成的。火山活動和地幔物質的噴發表明地幔的主要礦物是橄欖岩。**波速度的資料表明在內400、500、和諧500千米的深度,波速的梯度很大 。

這可解釋為礦物相變的結果。在內400千米的深處,橄欖石相變為尖晶石的結構,而輝石則熔入石榴石。在家500千米的深度,輝石也分解為尖晶石和超石英的結構。

在先650千米深度下,這些礦物都為鈣鈦礦和氧化物結構。在下地幔最下的200千米中,物質密度有顯著增加。

2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是可以完全相信的。科學家推斷(不是看見)的依據是**波速度的變化。**波類似光線,當我們在晚上將手電光照向一厚層玻璃(如1釐米的玻璃)時,玻璃會向外反射一部分光(反射光),一部分光穿過玻璃的第一個面發生折射(折射光)在玻璃中傳播,還有一部分在玻璃的第二個面上發生反射,又有一部分穿過了玻璃。

人們通過觀察這些光的大小,就可以計算出這個玻璃的厚度、密度等引數。科學家正是通過**波用光計算玻璃的這種方法計算地球內部的不同物質分介面的。計算地球深層用天然**波,象四川和智利的特大**,都會生產很大的**波,完全可以穿過整個地球。

對淺層的探測需要人工放炮獲取**波,這主要用於石油和煤田。不知我的回答能否讓你滿意?

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地球內部可以分成好幾個同心圈層。

粗略地看,地球大致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3個圈層。

地殼是地球外部的一層堅硬的外殼。地殼由各種岩石組成,除地表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沉積岩、風化土和海水以外,上部主要由花崗岩類的岩石組成,而下部則主要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的岩石組成。

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3000米,我國**地區地殼厚達60000米至80000米,東部平原地區則為30000米。

地殼的密度隨著地殼的厚薄不同而變化,壓力自上而下由一個大氣壓增加至1300個大氣壓,溫度至底部增加到1000攝氏度左右。

地幔介於地殼和地核之間,可分為兩層。上層離地面33千米至900千米,其物質成分除矽、氧以外,鐵、鎂顯著增加,鋁則退居次位。地幔壓力為50萬個大氣壓,溫度為1200攝氏度至1500攝氏度,物質狀態為固態結晶質,但具有較大的可塑性。

下層離地面900千米至2900千米,物質成分除矽酸鹽以外,金屬氧化物與硫化物,特別是鐵、鎳顯著增加,壓力為150萬個大氣壓,溫度為155攝氏度至2000攝氏度,物質狀態屬非結晶狀態。

地幔的體積佔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佔整個地球的66%。由於高溫高壓的結果,地幔物質常處於熔岩狀態,成為岩漿的發源地。

地核是指地幔以下到地球核心的部分。此處的地球中心壓力可達350萬個大氣壓,溫度約為3000攝氏度至5000攝氏度,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地球中心的物質已不能用我們熟悉的“固態”或“液態”的字眼來表示,它可能是一種人們還不熟悉的物質狀態。這種物態的特點是在高溫、高壓的長期作用下,猶如樹脂和蠟一樣具有可塑性,但對於短時間的作用力來說卻比鋼鐵還要堅硬。

地球內部結構

4樓:方致坦途

你真的瞭解地球嗎?它的內部結構原來是這樣的

地球的內部結構是由什麼組成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作為一個整體,是由同心圈組成的。

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叫地殼,這就是地球的表皮。地殼由各種岩石組成,除地表覆蓋一層薄薄的沉積岩、風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崗岩類的岩石組成,由於富含矽和鋁,稱為矽鋁層。在大洋深處有的地方沒有矽鋁層,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的岩石組成,由於富含矽和鎂,稱為矽鎂層。

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3公里,大陸所在的地方比較厚一些,海洋的地方比較薄,最薄的地方不到10公里。海洋下面的地殼,厚度只有5—8公里。在地殼表面還有一層風化殼,上面“發育”了一層薄薄的土壤。

地殼往下的那一層叫做地幔,又稱“中間層”,在地殼和地核之間,是固體層,厚度約2900公里左右。地幔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地幔深度為35—1000公里,上地幔靠地殼的一層是由橄欖岩一類的物質組成,這種物質非常堅硬。

現在知道最深的**,是發生在地下700公里的地方,即地幔上部。地幔的物質可能是固態的,也可能像粘膠一樣處在半流動狀態,當它受到外力作用時,能夠變形而不致破裂。如果地殼的某個地方發生了裂縫,“地幔”上部的物質就會噴出地表,變成熔融赤熱的熔岩,這就是火山噴發了。

下地幔離地面約1000—2900公里,可能比上地幔含有更多的鐵。地幔體積佔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佔整個地球的66%。

地幔再往裡就是地核,它的半徑約3500公里。地核可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層。處在地表以下2900—4980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是液體狀態。

4980—5120公里深處,是一個過渡帶。從5120公里直到地心則為內地核,是固體狀態。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鐵,另外還有一些鎳和碳的元素。

內地核的半徑約1300公里。

地球內部構造

地球內部具有同心球層的分層結構,各層的物質組成和物理性質都有變化。地球內部是不能直接觀測的,所以有關地球內部的知識多是間接得來的。例如,根據天文學得)知的地球質量和大地測量所得的地球形狀和大小,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

5克/釐米3。但是,地表物質的密度小於 2.7 克/釐米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內部物質的密度要比5.

5克/釐米3為大。根據隕石有石隕石和鐵隕石之分,又由於地球有明顯的內源磁場,因此可以推斷地球內部有一個鐵質的地核。主要根據**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所顯示出來的各種跡象,證明地球內部可大致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 3 )個組成部分。

地殼 地球球層結構的最外層。大陸地殼的厚度一般為35~ 45千米 ,喜馬拉雅山區的地殼厚度可達 70 ~ 80 千米。2023年a.

莫霍洛維奇根據近震**波走時確認地殼下介面的存在 ,在此介面以下**縱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 /秒突然增至7.8 千米/秒。

這個分介面後人稱之為莫霍介面。大陸地殼一般分為上地殼和下地殼,上地殼較硬,是主要承受應力和易發生**的層位 ,下 地殼較軟。海 洋 地殼較薄,一般只有一層,且比大陸地殼均勻。

地幔 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 2800 餘千米。2023年,b.

古登堡根據**波走時測定地核和地幔之間的分介面深度為2900千米,這個數值相當準確,與新近算得的數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個**波的低速層,低速層之上為相對堅硬的上地幔的頂部。

通常把上地幔頂部與地殼合稱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塊組成了地球最外層的構造,地球表層的構造運動主要在岩石圈的範圍內進行。

關於地殼均衡的研究認為,巖 石圈下 面有一個物質層,其強度較小 ,容許緩慢變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動。2023年,j.巴勒爾稱這個物質層為軟流圈。

軟流圈概念和**學中的地幔低速層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個物件,很多人把它們等同起來。板塊大地構造學說認為,岩石圈板塊漂浮在軟流圈之上,可以作大規模的水平向移動。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 鎳元素組成 ,半徑為3480千米。1936 年 ,i.萊曼根據通過地核的**縱波走時,提出地核內還有一個分介面,將地核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

由於外地核不能讓橫波通過,因此推斷外地核的物質狀態為液態

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

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佔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佈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臺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絡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軟流圈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個明顯的**波的低速層,這是由古登堡在2023年最早提出的,稱之為軟流圈,它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即b層。在洋底下面,它位於約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陸地區,它位於約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約位於60~250公里處。現代觀測和研究已經肯定了這個軟流圈層的存在。

也就是由於這個軟流圈的存在,將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區別開來了。

地幔圈**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介面處,屬於地幔圈。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波s波不能穿過此介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曲線在此介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

這個介面是古登堡在2023年發現的,所以也稱為古登堡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圈的分介面。整個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層,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層,也稱過渡帶層)、下地幔的d′層(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層(2700~2900公里深度)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層存在強烈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層相比擬,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傳送到地幔的熱邊界層,而且極可能是與地幔有不同化學成分的化學分層。

外核液體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層,完全由液體構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層稱為f層,它是外核液體圈與固體核心圈之間一個很簿的過渡層。

固體核心圈

地球八個圈層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謂的固體核心圈了,它位於5120至6371公里地心處,又稱為g層。根據對**波速的探測與研究,證明g層為固體結構。地球內層不是均質的,平均地球密度為5.

515克/釐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僅為2.6~3.0克/釐米3。

由此,地球內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並隨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現明顯的變化。地球內部的溫度隨深度而上升。根據最近的估計,在100公里深度處溫度為1300°c,300公里處為2000°c,在地幔圈與外核液態圈邊界處,約為4000°c,地心處溫度為 5500 ~ 6000°c。

地球的內部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地球內部的一部分能源來自岩石所含的放射性元素鈾 釷 鉀。它們在岩石中的含量近年來總在不斷地修正,有人估計地球現在每年由長壽命的放射性元素所釋放的能量約為9.614 1020焦耳,與地面熱流很相近,不過這種估計是極其粗略的,含有許多未知因素。另一種能源是地球形成時的引力勢能,假定地球是由太陽系中的瀰漫...

地球的板塊漂移與地球的內部結構有什麼聯絡

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主要的移動原理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導致的。地球板塊的形成原因也是由於 而導致他們形成相應的版塊,那麼他們移動的原理也是受到擠壓和撞擊來進行移動的。其實是通過地球引力,還有地球公轉所形成的,主要是根據地球自轉來進行移動的。地球板塊為什麼會漂移?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地球的圈層結構...

持續開採石油會破壞地球的內部結構嗎,地球會塌陷碎裂嗎

關於這個問題,大部分的科學比我們還要擔心,但是研究報告表明,即使人類過度開發石油,只要處理得當,地球也不會崩潰和破裂,通過對地球層次的研究,科學家們說,由於地球表面最外層的結果就是地殼,其總體註釋厚度只有17千米薄,然而,石油存在於地殼中,是地殼中的礦床,即使地殼中的所有石油都被人類開採,對地球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