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地質特徵

時間 2021-09-06 20:31:17

1樓:中地數媒

6.2.4.1 礦體特徵

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以銅為主,共(伴)生鉛、鋅、金、銀、錫、鐵、硫等有益組分。已查明礦體有176個,其中銅礦體116個、硫礦體26個、鉛鋅礦體32個、鐵礦體2個。按礦體產狀可分為三種主要礦化型別,即產於下三疊統千枚巖、淺變質砂岩和大理岩中的似層狀硫化物礦體;產於石英閃長玢岩與大理岩接觸帶的硫化物礦體;產於石英閃長玢岩及與其有關的隱爆角礫岩中的細脈浸染狀銅礦。

不同礦化型別的礦體特徵歸納總結見表6.3。

6.2.4.2 礦石特徵

礦石礦物主要為黃銅礦、磁黃鐵礦、黃鐵礦,次為閃鋅礦、方鉛礦、白鎢礦、黝錫礦、毒砂;少-微量的斑銅礦、輝鉬礦、毒砂、菱鐵礦、孔雀石、褐鐵礦、輝銅礦、自然銅、自然金、自然銀、自然鉍、方黃銅礦、墨銅礦、硫鉍銅礦、銀黝銅礦、淡紅銀礦、深紅銀礦、輝銅銀礦、黃錫礦、硫鉍鎳礦、硫砷鈷礦等。脈石礦物有透輝石、石榴子石、陽起石、綠泥石、綠簾石、絹雲母、金雲母、石英、長石、鐵白雲石、方解石及鐵質海泡石等。

表6.3 賽什塘銅礦礦體特徵簡表

常見的礦石結構有中細粒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碎裂結構、交代熔蝕結構等。常見的礦石構造有角礫狀構造、浸染狀構造、網脈狀構造和塊狀構造等。

6.2.4.3 成礦期和礦化階段

賽什塘-銅峪溝銅礦的接觸交代-熱液成礦作用特徵明顯,具有多期多階段性。成礦作用與岩漿活動關係密切,屬岩漿期後熱液成礦,與礦區的石英閃長玢岩有關。

通過詳細的野外觀察和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成礦作用與矽卡巖關係密切。石榴子石矽卡巖被後期熱液蝕變疊加,而後又穿插石英硫化物細脈;矽卡巖被塊狀含銅磁黃鐵礦脈體充填交代,後期又被細脈狀黃銅-磁黃鐵礦穿插;石榴子石矽卡巖被透閃石脈狀穿插;石榴子石和透閃石構成複雜矽卡巖,被含方鉛礦的硫化物細脈穿插,最後被陡傾的石英硫化物細脈穿插。

在塊狀磁黃鐵礦體中,可見變質粉砂岩的交代殘餘;條紋狀含銅磁黃鐵礦石中有黑色條紋狀變質砂岩殘餘;平行細脈狀含銅磁黃鐵礦石,外觀如同條紋狀,原巖為矽卡巖,不規則脈狀,沿原巖的條紋交代;含銅磁黃鐵礦體被後期石英硫化物細脈穿插;後期還可見含鉛石英碳酸鹽脈和石英-鐵白雲石-黃鐵礦細脈穿插。

根據以上礦石型別、礦物共生組合以及穿插交代關係,結合礦物流體包裹體特徵,將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劃分為四個成礦期十個成礦階段:

o 熔流共存成礦期 該期熔體相與流體相共存,流體為結晶的熔體出溶形成,常見較晚形成的富流體相石英交代早期矽酸鹽結晶礦物,多見於石英閃長巖體頂部。

o1.石英階段,石英交代早期矽酸鹽結晶礦物,富含流體包裹體。

a 矽卡巖成礦期 該期以岩漿流體與圍巖接觸交代為主,常見石榴子石、透輝石、透閃石、陽起石等矽卡巖礦物,礦石主要為塊狀磁黃鐵礦、磁鐵礦,為高溫氣液作用產生,在接觸帶部位富集。

a1.早期矽卡巖階段,以石榴子石和透輝石為主。

a2.退化蝕變階段,以透閃石和陽起石為主,出現大量塊狀磁鐵礦。

a3.塊狀硫化物階段,以塊狀磁黃鐵礦為主。

b 硫化物一期 該期脈狀、條帶狀黃鐵礦、磁黃鐵礦、方鉛礦等硫化物大量出現,產狀較緩,以平行細脈為主,可見礦石礦物交代熔蝕早期矽卡巖礦物,脈石礦物有綠泥石、綠簾石、絹雲母、石英等,常見於接觸帶附近及層間破碎帶中。

b1.平行細脈條帶狀黃鐵礦-磁黃鐵礦階段,伴有方鉛礦的生成。

b2.平行含方鉛礦的硫化物細脈,有少量黃銅礦伴生。

c 硫化物二期 該期硫化物以磁黃鐵礦、黃銅礦為主,少量閃鋅礦、毒砂等,呈陡傾細脈狀產出,可見陡傾細脈穿插平行細脈,後期脈石礦物以碳酸鹽礦物為主,見於接觸帶附近、構造裂隙、層間破碎帶中。

c1.陡傾細脈狀磁黃鐵礦-黃銅礦階段,同時可見閃鋅礦、毒砂呈平行細脈伴生,其中毒砂較自形。

c2.石英方解石黃鐵礦階段,含少量鉛鋅礦。

c3.石英鐵白雲石脈階段,後期裂隙中偶見有黃銅礦充填。

c4.方解石脈階段。

此外,礦區還可以見到晚期的肉紅色石榴子石呈脈狀及團包狀交代充填早期矽卡巖型礦體的現象,可能代表更晚期的岩漿活動的熱液對前期岩石礦體的一種疊加和改造作用。該期熱液活動是否造成新的成礦作用,目前尚無充足的資料加以推斷。

6.2.4.4 蝕變礦化分帶特徵

(1)蝕變分帶特徵

礦區有明顯的礦化蝕變分帶,以ⅱ號小巖株為中心,向外呈帶狀分佈,依其主要蝕變礦物特徵和組合,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帶(圖6.16、圖6.17)。

圖6.16 賽什塘斑岩銅礦礦化及蝕變分帶圖

(據李東生等,2009)

1.千枚巖、大理岩及粉砂岩;2.千枚巖夾砂岩、透鏡狀大理岩;3.

千枚巖、砂岩;4.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斑岩;5.灰白色英雲閃長巖、英雲閃長斑岩;6.

灰白色英雲閃長斑岩;7.灰白色淺灰色細粒石英閃長巖;8.灰白石英斑岩;9.

淺黃-白色次流紋岩;10.深灰色綠色閃長玢岩、輝石閃長玢岩;11.矽卡巖;12.

矽卡巖型銅礦體;13.斑岩型銅礦體;14.巖性帶分帶界線;15.

斷層;16.鉀化帶;17.似千枚巖化帶;18.

矽卡巖化帶;19.青磐巖化帶

a.鉀化帶

分佈在小巖株的中、下部,在礦區南部火成岩溝口和40線附近,出露較少,其中發育鉀長石脈,該帶具輕微綠泥石化和絹雲母化。

黃鐵礦、黃銅礦在該帶中呈浸染狀產出,以黃鐵礦為主(含量2%~5%),次為黃銅礦(含量小於1%)。

b.似千枚巖化帶

分佈在小巖株的中、上部和南西側。位於鉀化帶與巖體接觸帶之間,呈漸變過渡關係。矽化、絹雲母化和黃鐵礦化極發育。

蝕變頻寬一至數百米,在構造破碎帶和微裂隙發育地段尤為強烈。石英呈網脈狀、團塊狀,絹雲母呈細小的鱗片狀,交代斜長石,最高達40%。

該帶普遍見有細脈浸染狀黃鐵礦、黃銅礦和多金屬礦脈,是斑岩型銅礦主要賦存帶。區域性具碳酸鹽化和高嶺土化。礦石型別為黃鐵礦、黃銅礦石。黃銅礦與黃鐵礦之比為≤1:1。

圖6.17 賽什塘斑岩銅礦31線剖面圖

1.殘坡積物、沖積物、腐殖土;2.古近-新近系紅色砂礫岩;3.

第三巖組:大理岩,中部千枚巖;4.砂、礫石;5.

石英閃長巖;6.石英斑岩;7.礦體;8.

鑽孔及編號;9.石英閃長巖帶;10.矽化-鉀化-絹雲母化帶;11.

強矽卡巖化-絹雲母-綠泥石化帶;12.弱矽卡巖化-絹雲母-綠泥石化帶;13.角巖化-大理岩圍巖帶

c.矽卡巖化、角巖化帶

分佈於千枚巖化帶外圍的碳酸鹽巖分佈地帶。蝕變範圍很窄,寬約50~200m,與巖體的接觸帶有關。矽卡巖礦物有石榴子石、透輝石、陽起石、綠簾石、透閃石和符山石等,尚有金屬礦物和其他脈石礦物。

矽卡巖礦物大部分交代了原巖,是本區主要成礦部位。角巖化主要發育在矽鋁質巖地段,以黑雲母、紅柱石角巖為主。礦石型別以磁黃鐵礦黃銅礦礦石為主,其次為磁鐵礦黃銅礦礦石。

磁黃鐵礦與黃銅礦之比為8:1~17:1,個別為1:

1~6:1。礦石品位較高,銅平均品位一般為1%~3.

61%;硫平均品位一般大於6%,最高達15.3%。cu:

s=1:8。

d.青磐巖化帶

主要分佈在外接觸帶,與矽卡巖化帶界限較明顯。延伸範圍較大,可達500m。主要蝕變礦物有綠泥石、綠簾石和碳酸鹽,區域性有較強的矽卡巖化和黃鐵礦化,是ⅱ號礦帶的延伸部分,此帶上部礦化很弱。

區域性見有含銅的石英方解石脈和黃鐵礦脈,脈寬為0.2~2.0m,含鉛小於0.

2%。在矽卡巖化區段礦石型別主要為磁鐵礦黃銅礦礦石。黃銅礦與黃鐵礦之比為3:

1~1:1。礦石品位變化較大。

銅平均品位為0.3%~2.7%,硫平均品位為5%~20%,鐵平均品位為30%。

cu:s=1:20。

主要伴生元素除與巖體內接觸帶相同外,還有鉛、鋅和砷等。

(2)礦化分帶特徵

礦區成礦金屬元素及其相應的金屬礦物種類繁多,構成以ⅱ號巖體為中心的環帶狀礦化帶,並與蝕變帶相對應。按其主要金屬礦物組合特徵,共分為四個礦帶(邱風歧等,1978)。

a.含銅礦化帶

與鉀質帶相對應。分佈在ⅱ號巖體中下部。金屬硫化物多呈稀疏細粒浸染狀,少數為細脈浸染狀。

金屬礦物以黃鐵礦為主,佔2%~5%;次為黃銅礦,小於1%,銅金屬含量一般為0.01%~0.2%,個別大於2%,沒有圈出礦體。

硫含量為0.52%,cu:s=1:

6.5。

b.黃鐵礦、黃銅礦帶

與千枚巖化帶相對應。分佈於ⅱ號巖體的中上部和南西側,是「斑岩銅礦」賦存的有利部位。金屬硫化物以細脈浸染狀為主,其次為細脈狀。

礦石型別為黃鐵礦、黃銅礦礦石。礦石礦物成分以黃鐵礦(1%~4%)、黃銅礦(1%~4%)、閃鋅礦(1%~3%)為主,其次有輝鉬礦、毒砂、方鉛礦、黃錫礦、白鐵礦、斑銅礦。黃銅礦與黃鐵礦之比≤1:

1。脈石礦物有石英、高嶺土和方解石等。

銅平均品位一般為0.2%~0.41%,最高達0.

73%。主要伴生元素有銀(含量0.04~0.

08g/t)、硒(含量0.0003%~0.0005%),其次尚有碲、鋅、鎵、鍶、錫等。

其中銀含量較高,可以綜合利用。硫含量為1.34%。

cu:s<1:3。

c.磁黃鐵礦、黃銅礦帶

與矽卡巖化帶相對應。主要分佈在正接觸帶,以南西側成礦最好,是「矽卡巖型銅礦」賦存的有利部位。金屬硫化物以致密塊狀、稠密浸染狀為主,其次為稀疏細脈浸染狀。

礦石型別以磁黃鐵礦、黃銅礦礦石為主。

礦石礦物成分有磁黃鐵礦(一般為40%~70%,最高達80%,最少低於20%)、磁鐵礦(一般為40%~60%,最少為8%~15%)、黃銅礦(一般為3%~10%,最高達22%,最少低於1%)、白鐵礦(地表為1%~8%)和少量黃鐵礦。磁黃鐵礦與黃銅礦之比一般為8:1~17:

1,個別為1:1~6:1。

脈石礦物有石榴子石、透輝石、陽起石、綠簾石、綠泥石和石英等。

礦石品位較高。銅平均品位一般大於1%,最高達3.61%,硫平均品位一般大於6%,最高達 15.

3%。主要伴生元素有銀(16.77g/t)、金(0.

38g/t)、鉍(0.01%),錫(0.03%)、鎢(wo30.

02%)、銦(0.0003%)和鎘(0.017%)等。

cu:s=1:8。

d.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帶

大體與青磐巖化帶(下部)相對應。分佈於外接觸帶,以南西側最好,是「似層狀銅礦」賦存的有利部位。金屬硫化物以條帶(紋)狀、稀疏細脈浸染狀為主,其次為細脈狀和稀疏浸染狀。

礦石型別主要為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礦石。

礦石礦物成分有磁鐵礦(46%)、黃銅礦(1%~9%)和黃鐵礦(1%)。黃銅礦與黃鐵礦之比>3:1~1:

1。其次為閃鋅礦、白鐵礦、黃錫礦、方鉛礦、自然銀和輝鉍礦等。脈石礦物有石榴子石、透輝石、透閃石、綠簾石、綠泥石、石英和方解石(脈)等。

礦石品位變化較大。銅平均品位為0.3%~2.

7%,硫平均品位為5%~20%,cu:s=1:20。

主要伴生元素除同上帶外,還有砷、鉛、鋅。

礦床地質特徵,礦床地質特徵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包括礦區地層 構造 岩漿岩等礦區地質特徵 礦體特徵 礦石礦物組合特徵 圍巖蝕變特徵。當然你寫 的話可以全寫上,發表文章的話,就不用寫這麼多了。地質特徵包括哪些內容 簡單的說,所有為找礦開的課程,都包括在地質特徵的範疇內。包括,地層,構造,岩漿活動,成礦機制,古生物,等都包括在地質特徵範圍。論述接...

礦床地質特徵

中地數媒 楊柳坪鉑鎳礦床的鉑鎳礦體主要分佈於區內鐵質超基性雜巖的蛇紋岩及滑石巖類岩石中,這些超基性雜巖均有不同程度的礦化。1.礦體特徵 楊柳坪礦區的礦體按含礦巖體的空間分佈,可分為楊柳坪 臺子坪 協作坪 打槍巖窩 正子巖窩礦 段 體。其中正子巖窩達到大型規模,楊柳坪 協作坪為中型規模,臺子坪及打槍巖...

礦床地質特徵

中地數媒 6.2.4.1 礦體特徵 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以銅為主,共 伴 生鉛 鋅 金 銀 錫 鐵 硫等有益組分。已查明礦體有176個,其中銅礦體116個 硫礦體26個 鉛鋅礦體32個 鐵礦體2個。按礦體產狀可分為三種主要礦化型別,即產於下三疊統千枚巖 淺變質砂岩和大理岩中的似層狀硫化物礦體 產於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