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所著,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歷史和佛教典籍的作品是哪一部

時間 2021-05-07 20:01:39

1樓:準提法網路學院

《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門人辯機奉唐太宗之敕令筆受編集而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為玄奘遊歷印度、西域旅途19年間之遊歷見聞錄。

其中,包括玄奘遊學五印,大破外道諸論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有同名電視劇《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記載了玄奘親身經歷和傳聞得知的一百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城邦,包括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中亞地區、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地的情況。書中各國的排列,基本上以行程先後為序:卷一所述從阿耆尼國到迦畢試國,即從中國新疆經蘇聯中亞抵達阿富汗;卷二為印度總述,並記載了從濫波國到健馱羅國,即從阿富汗

該書對研究古代中亞及南亞的歷史,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玄奘的記述中儲存了大量古代印度的史料,如關於古代印度的地理、政治、賦役等狀況;關於傑出的梵文文法學家波尼尼;關於印度歷史上著名的毗盧擇迦王、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等,該書都提供了很寶貴的史料。所述佛教史上幾次著名的結集,大、小乘部派的分佈,一些著名佛教學者的活動等,更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難得資料。

該書也是中亞和南亞考古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考古學家曾根據書中提供的線索,發掘和鑑定了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歷史遺址和文物。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遺址,就是據該書提供的線索發掘和復原的。所以說《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歷史和佛教典籍的重要作品。

木馬記出自哪一部主他的作者是誰這部作品對研究該地區的歷史�

2樓:匿名使用者

木馬屠城記出自《荷馬史詩》,講述的是斯巴達國王美內勞斯因為其太太海倫被帕里斯所帶走,因此向希臘各城邦求助,共同出兵特洛伊。但特洛伊因為有亞馬遜女戰士和黎明女神兒子梅農的幫忙,與維納斯暗中協助,所以能抵抗希臘聯軍。但因為雅典娜得不到金蘋果,所以不願放過特洛伊,而且指示奧德修斯向希臘聯軍獻上木馬屠城之計。

有一天,希臘聯軍突然撤退,並留下一隻木馬,特洛伊人將其當作戰利品帶回城內。在當天晚上,當特洛伊士兵為勝利而慶祝時,藏匿在木馬中的希臘兵悄悄開啟城門,將城外的**迎進,在一夜間消滅特洛伊城,城內男丁悉數被殺。

《荷馬史詩》相傳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荷馬史詩》以揚抑格六音部寫成,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西方學者將其作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和邁錫尼文明。《荷馬史詩》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後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

古印度的遺址或文物有什麼?

3樓:不曾明瞭

阿旃陀(ajanta)石窟,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東北388公里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共有29個佛教石窟,是從公元前2世紀到7世紀(650年)的石窟作品。石窟的建築有佛殿和僧房兩種,內有大量的以佛教為題材的精美繪畫和雕刻,也有以現實為題材的作品,體現了古印度藝術的獨特風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築、雕刻、繪畫三種藝術結合的範例,被譽為世界藝術精萃之一。據說唐玄奘到印度時曾拜訪過這裡。

桑吉佛教建築群,距離博帕爾約40公里,坐落在小山上,俯瞰著平原。古蹟由一組佛教建築群構成,包括巨石石柱、宮殿、廟宇和寺院。這些建築的歷史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它們都不同程度的儲存下來。

在12世紀前這裡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目前它是現存的最古老的佛教聖地,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築藝術的重要遺蹟。這些高達15米的石柱,最重的達50噸左右,除奔馬、瘤牛、大象等造型的柱頭外,最著名的是薩爾納茲大石柱,其柱頭的四個背對背蹲踞著的獅子,栩栩如生,雄勁有力,象徵著帝王的權威。

4樓:沉落梧桐幾時別

哈拉巴遺址 阿旃陀石窟 那爛陀寺 阿育王沙石柱

唐玄奘怎麼死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唐玄奘屬於正常圓寂而死,就是俗稱的老死。

玄奘(602年-664年),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至天竺學習佛教。

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貞觀元年),歷經艱難抵達天竺。初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後又遊學天竺各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所譯佛經,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之重要資料。

歷代民間廣泛流傳其故事,如元·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明·吳承恩《西遊記》等,均由其事蹟衍生。

**《西遊記》中講的唐僧是一個吃齋唸佛的僧人,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真經的故事。影視作品中唐僧的形象,亦是從**中改變而來的。

唐僧取經是真的嗎

6樓:恬靜

這只是一個**而已 不要當真

佛教的歷史作用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

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它的信仰深入民間,『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正是忠實的寫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盪,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 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專案極其繁多,凡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一切總成績,都可以叫文化。

。 一、梁啟超認為佛教對中國文學有五大影響:

(一)國語實質的擴大:因佛典的翻譯,我國詞彙即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

(二)語法及文體的變化:佛典的科判疏鈔之學,為有組織的解剖性文體首次在中國的出現。而禪宗的語錄,更是中國文學的一大革命。

(三)文學情趣的發展:我們近代的純文學,像**、歌曲等,皆與佛典之翻譯有著密切關係。孔雀東南飛、水蘭辭等長篇敘事詩的產生,大概就是受東晉曇無讖所譯馬鳴『佛所行贊』的影響。

又大乘經典,皆以極壯闊之文瀾,演繹極微妙之教理,增進了中國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國人的詮寫法,宋元以後章回**受其影響不少。

(四)歌舞劇的傳入:我國最初的歌舞劇——撥頭(亦名缽頭),據近人考證,就是從南天竺附近的拔豆國傳來的。

(五)字母的仿造:隨著佛教的輸入,梵文也跟著進來,我國高僧仿照梵文字母來應用漢字切音,因此有唐代守溫『見溪群疑』等三十六字母的製作。

二、胡適則認為佛教的輸入,對中國有三大影響:

(一)佛教的譯經諸大師,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形成一種白話的文體,佛寺禪門成為白話文與白話詩的重要發源地。

(二)佛教文學最富想像力,對於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國文學,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國浪漫主義的作品,像《西遊記》等**是印度文學影響下的產物。

(三)印度文學很注重形式的佈局與結構。『普曜經』、『佛所行贊』、『佛本行經』等都是偉大的長篇故事;『須賴經』一類是**體的作品;『維摩詰經』、『思益梵天所問經』等是半**、半戲劇的作品。這些佛經的輸入,對後代彈詞、平話、**、戲劇的發達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又佛經的散文與偈體夾雜並用,也對中國後來的文學體裁產生影響。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作用太多了,我只補充幾點,沒有中國的玄奘大師,印度的古代歷史就像一片空白。在漢代及唐代,從印度和西亞傳入蔬菜,瓜果新品種大都通過佛教文化交流帶入中國內地。

9樓:匿名使用者

(一)佛教的譯經諸大師,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形成一種白話的文體,佛寺禪門成為白話文與白話詩的重要發源地。

(二)佛教文學最富想像力,對於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國文學,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國浪漫主義的作品,像《西遊記》等**是印度文學影響下的產物。

(三)印度文學很注重形式的佈局與結構。『普曜經』、『佛所行贊』、『佛本行經』等都是偉大的長篇故事;『須賴經』一類是**體的作品;『維摩詰經』、『思益梵天所問經』等是半**、半戲劇的作品。這些佛經的輸入,對後代彈詞、平話、**、戲劇的發達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又佛經的散文與偈體夾雜並用,也對中國後來的文學體裁產生影響。

10樓:iori愛朋

個人認為佛教的傳入,帶給人們真正的正知正解,真正的大道解脫之法。

可以脫三界、離輪迴,趣入涅槃的大自在境界,乃至得成佛道,利益無邊眾生。

而這些其它的一切宗教不可為比,真如繁星比皓月。

11樓:匿名使用者

澄清自己的心理,淨化心靈

1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的作用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利用佛教來管理國家和人民。

佛教由誰從什麼地方傳入中國?

13樓:

就今日中國全境而言,西漢張騫開西域時就見當地有佛教流傳了。由於缺少文獻記載,目前不能準確說明佛教傳入西域的年代和第一個傳播者。西域佛經以吐火羅文a(焉耆語)和吐火羅文b(龜茲語)的形式塵封在古墓中,2023年以來陸續被西方探險家發現,目前儲存在柏林和巴黎,只有少數學者能釋讀。

佛教最早傳入中原地區的記載,見《三國志.卷三十.東夷傳》裴松之注引《魏略.

西戎傳》(中華書局標點本《三國志》第3冊第859頁):「天竺有神人,名沙律。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景盧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受《浮屠經》曰復立者其人也。

」因此,佛教是於公元前2年由一個叫伊存的西域大月氏人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的。

一種很流行的說法是漢明帝遣使入西域求法,使者於公元67年到達洛陽,建白馬寺,是為中原佛教之始。此說的最早記載見《佛說四十二章經序》。檢《乾隆大藏經》第55冊第704-705頁《佛說四十二章經》:

「後漢孝明帝永平七年正月十五日,帝夜夢金人,身長丈六,赫奕如日,來詣殿前曰:身教流傳此土……帝遂遣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訪佛法,至月氏國,遇摩騰、竺法蘭二菩薩,將白?稚匣灣認瘢八氖戮瘓恚匾園茁恚羋逖簦庇榔絞輳?

7年)丁卯十二月三十日也。因以騰、蘭譯經之所名白馬寺。」這個說法是靠不住的,理由有二:

1.公元1世紀以前還沒有佛像崇拜,考古證明,無論是古印度還是古中亞(阿富汗),都沒有發現公元1世紀以前的佛像,所謂「白?稚匣灣認瘛筆遣豢贍艿摹?.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傳.楚王英傳》載:

「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永平)八年,詔令天下死罪入縑贖。英遣郎中令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國相曰:

『託在蕃輔,過惡累積,歡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贖愆罪。』」本條記載表明,佛教的流行早於永平十年,至少劉英因信仰浮屠,於永平八年輸黃縑白紈替普通凡人贖罪。

因此公元前2年伊存巨集佛得說法更可靠。

參考資料 引自

玄奘大師最終果位是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世界級的精神偉人屈指可數,玄奘是期中之一。他不但是一位偉大的行者,信仰者,更一位偉大的學者。在他身上有著在一般中國學者身上少見的執著求真的精神。他一身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譯佛教經典。其中取經用了17年,譯經用了19年。今天在自己的國家還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今天許多中國人只知道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