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出現士大夫政治的原因是

時間 2021-08-11 19:42:36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宋代無 疑處於這樣一個歷史發展的關節點上:遠從漢代,近從唐代開始的一系列社會轉化,正是到宋代得以完成而基本形成格

局的。於是,我們看到,經過秦漢隋唐時期的政治演進,時至宋代,士人與官僚已經走向了徹底的融合與合流,中華帝國典型的士大夫政治形態已經完全確立。

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確立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從深層上透視,它是唐末五代以來門閥士族勢力衰落的產物;從直接原因上看,則與宋朝統治者對唐末五代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反思有關。

唐末五代,軍閥混戰,武夫飛揚跋扈,權勢惡性膨脹。他們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兵驕逐帥,帥驕叛上,互相篡奪殺戮,並且只要控制了軍隊,兵強馬壯,就可以稱

王稱帝。當時地方節度使或州郡刺史,也大多由軍士廢立。這樣,從五代以來,武夫便控制了從上到下的統治權,權傾一方,恣意妄為,一時出現了皇權淪落式微的局面。

宋朝是上承唐末五代藩鎮割據、軍閥混戰之後建立起來的一個封建王朝,依靠兵變奪得帝位的宋太祖對因武人專橫跋扈、擁兵自重所造成的皇權式微、為害政治的歷史局面可謂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為了使武人專橫跋扈、割據以至篡位的局面不再重演,避免北宋重蹈五代短命王朝的覆轍,宋太祖「以史為鑑」,常常與大臣就重建國家權威和秩序的策略進行討論。宋太祖黃袍加身後不久,便問宰相趙普:

「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

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蒼生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之計,其道如何?」趙普當即回答說:「唐季以來,戰鬥不息,國家不安者,其故

非他,節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矣。今所以治之,無他奇巧也,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趙普的進言,完全契合宋太祖維護家天下的心

理意願。沒等趙普說完,宋太祖便說: 「卿勿復言,吾已諭也。」[7](卷1) 於是,便有了宋 代「偃武興文」的重大舉措。為此,宋太祖以一種文明和理

性的方式,「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將帥的兵權,而代之以文官 治國,「以易武臣之任事者。」[8](陳亮傳) 在宋太祖看來,較之武

臣,文臣更讓他放心,因為他們無兵可擁,無強可逞,是不會因兵強馬壯而危及朝廷的。他曾對趙普說過:「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

知大藩,縱皆 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9](卷7)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宋太祖上臺伊始,就擺出了一副尊孔崇儒、重用文人的姿態,一登基即下令

「增修國子監學舍,修飾先聖十聖像,畫七十二賢及先儒二 十一人像於東西廊之板壁」[10](崇儒) ,並「以孔四 十四代孫孔宜為曲阜縣主薄」[10]

(卷7) 。而後又不 斷招納「困頓風塵,潦倒場屋」[11](卷1) 的知識分子入仕,還令五代遺留下來當年與

他並肩軍馬倥傯的將士讀書,使之儒化,並一再強調「宰相須用讀書人」[9](卷7) ,地方上則命「士人典 州」[12](卷1)。為了廣泛吸收更多的儒

生參加到統治階層的隊伍中來,宋太祖又下求賢詔曰:「繼今不限內外職官,前資見任,布衣黃衣,並許詣 閣門投牒自薦,朕當親試焉。」[9](卷5) 與此

同時, 宋太祖又制定和實行了一系列保護文士的措施, 他曾立有三條後世戒規,其中一條便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而且告誡後代「子孫有 逾此誓

者,天必殛之」[13](卷1) ,對文人士大夫採取了比較寬容的政策。

宋太祖針對唐末五代的歷史經驗教訓而作出的崇文抑武的選擇,無疑開啟了一代偃武興文之機,故《宋史?文苑傳》序言中說:「自古創業垂統之君,即其一時之好

尚,而一代之規模,可以預知矣。藝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奪武臣之權,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時厥後,子孫相承,上之為人君者,無不典學;下之為人臣

者,無不擢科,海內文士彬彬輩出焉。」事實亦正如此,以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為契機而開啟的崇文抑武的治國方針,為以後歷朝皇帝所效法、遵循,並被沿襲為

祖宗家法。此後繼宋太祖即位的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歷朝皇帝都奉行了崇 文抑武政策,「興文教,抑武事」[9](卷18) ,欲 「以文化成天下」

[14](卷9) ,同樣給文臣以尊厚的地位。宋太宗即是其中一典型代表。他曾對近臣說:「王者雖以武功克定,終須用文德致 治。」[9](卷23)強調

要鞏固政權,就必須興文治, 尊孔 禮儒.為了標示崇文的決心,宋太宗還不惜巨資,對號稱天下文淵之藪的三館(昭文館、集賢院、史館)進行

重建,親賜名為「崇文院」,並把宮中內殿「講武殿」改名為「崇政殿」。為 了達到「巖野無遺逸,朝廷多君子」[9](卷24)

目的,宋太宗更是重視提拔讀書人,千方百計網羅人才,「不求備以取人,捨短從長,拔十得五,在位將逾二紀,登第亦近萬人,不無俊秀之

才」[9](卷42)。對於這樣大規模地網羅儒臣,宋太宗曾不無自鳴得意地說:「朕於士大夫無所負 矣!」 [9](卷24 )。

總之,宋太祖立國之初由杯酒釋兵權為契機開啟的一代偃武興文之機,結束了武人干政的局面,使宋代在政治上形成了「文德致 治」[8](卷436)、「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即所謂「以 儒立國」[9](卷221) 的政治構架,儒家知識分子亦由此進入了一個光輝燦爛的隆盛時代。[8]

(卷436三

科舉制度是聯結士人與官僚的重要橋樑,是士人階層進入官僚政治集團的基本保障。宋代帝王既然作出了倚重文臣、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選擇,就要求宋

王朝大力發展科舉制度,為各個階層的知識分子開闢仕進之路。正是在這樣一種現實情勢下,宋王朝發展和完善了唐代的科舉制度,進一步抬高了科舉選官的地位,

並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多方面的變革,逐步建立起一套嚴密而完備的科舉立法:第一,嚴格考試的各項規則,嚴防勢家對科舉的控制和壟斷。如廢除由當朝顯貴「公

薦」舉人的慣例,實行復試、殿試製,以及考官鎖院制,推廣勢家子弟、考官親屬的別試避嫌法,推行封彌、謄錄法。第二,取消唐時科舉考試的門第限制,廣開寒

門讀書人的通道,應試者家不重譜牒,身不重鄉貫,不講門第身份,凡稍具文墨者,皆可應考。這樣,就使科舉取士的範圍空前擴大,幾乎是面向了社會各個階層,

「雖山野貧賤之家,子弟苟有文學,必賜 科名。」[15](卷37)

第三,提高科舉及第後的待遇。唐代科舉考試錄取後,只取得做官的資格,還須經吏部考試合格後授予官職。而宋代進士錄取後,不僅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升遷迅

速,科舉榜發,「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

公輔」,「名公 臣卿皆由此選。」 [8]()三

科舉制度是聯結士人與官僚的重要橋樑,是士人階層進入官僚政治集團的基本保障。宋代帝王既然作出了倚重文臣、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選擇,就要求宋王

朝大力發展科舉制度,為各個階層的知識分子開闢仕進之路。正是在這樣一種現實情勢下,宋王朝發展和完善了唐代的科舉制度,進一步抬高了科舉選官的地位,並

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多方面的變革,逐步建立起一套嚴密而完備的科舉立法:第一,嚴格考試的各項規則,嚴防勢家對科舉的控制和壟斷。如廢除由當朝顯貴「公薦」

舉人的慣例,實行復試、殿試製,以及考官鎖院制,推廣勢家子弟、考官親屬的別試避嫌法,推行封彌、謄錄法。第二,取消唐時科舉考試的門第限制,廣開寒門讀

書人的通道,應試者家不重譜牒,身不重鄉貫,不講門第身份,凡稍具文墨者,皆可應考。這樣,就使科舉取士的範圍空前擴大,幾乎是面向了社會各個階層,「雖

山野貧賤之家,子弟苟有文學,必賜 科名。」[15](卷37)

第三,提高科舉及第後的待遇。唐代科舉考試錄取後,只取得做官的資格,還須經吏部考試合格後授予官職。而宋代進士錄取後,不僅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升遷迅

速,科舉榜發,「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輔」,「名公 臣卿皆由此選。」 [8](選舉志)

顯然,宋代科舉制度中的種種立法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科舉考試的客觀性與公平競爭,為整個地主階級乃至寒門士人敞開了科舉入仕的大門。在宋代,無論是

官宦子弟,還是庶族地主、殷富農民、工商子弟,凡是「稍具文墨」的讀書人,都可以應舉入仕。這就極大增強了科舉考試的開放性,由此導致了「取士不問家

世」[16]原則在宋代的實現,同時也使「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思想得到了具體體現。與此同時,宋代又大量增加了科舉取士的人數。據載,宋太宗在位22年,僅進士一科取人近萬名,平均每年450多人。

關於兩宋科舉取士的具體人數,張希 清先生曾根據10餘種史書、文集和筆記,對兩 宋貢舉登科人數進行過細緻考證。統計與考證的結果表明,兩宋通過科舉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這個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數,不僅大大超過了唐代的取士人數(約為唐代的5倍),亦為後世的元、明、清所不能企及(約為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

4倍)[17]。

隨著宋代科舉制度的發展,科舉制度在選官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對社會的影響亦愈來愈大,已成為宋人社會地位上升的主要途徑,致使朱熹也不得不承認:「居今之

世,使孔子復生, 也不免應舉。」[18](卷13) 陸九淵也說:「科舉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為士者,固不能免 此。」[19](卷23)

宋真宗的《勸學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

如玉。男兒欲 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20]

,亦從一個側面表明科舉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在世人看來,最得意的是科舉題名:「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21](得意詩)

;最失意的則是科舉下第:「寡婦攜兒泣,將軍被敵擒,失 恩宮女面,下第舉子心」[21](失意詩)

。正是在科舉的刺激下,社會上不同階級、階層出身的知識分子的讀書熱情空前高漲,一個萬眾向學的社會風氣蔚然成風,以至於在有的地區,形成了「為父兄者以

其子與弟不文為咎,為母妻者以其子與夫 不學為辱」[21](饒州風俗)

的社會現象,整個社會幾乎完全被籠罩在讀書應舉的氣氛之中,讀書應舉已成為宋人最為關心的事業。可以說,在中國封建社會,大概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宋代那

樣,將科舉制度與讀書仕進聯絡的如此緊密,科舉已成 為宋代社會上人們一條主要的上升之途,其它入 仕之途越來越失去分量,科舉制在選官中的主導地位已完全確立。

從統治階層的**和成分看,宋代完全可以說是由科舉出身的人掌握政權的一個朝代。據《宋史?宰輔年表》等資料統計,宋仁宗在位41年,用宰相23人,其中22人是進士出身;用參知政事、樞密院正副使等**65人,其中進士出身者55人。

另據黃留珠先生的統計,整個北宋的71名宰相中,有64名為進士或制科出身,除去一些特殊情況,真正不由科舉而任宰相者,僅有3人[22](p27)。香港學者李弘棋統計,在宋代全體文官14860人中,僅前三十年科舉及第的**就達7833人,佔總數的52.71%。

顯然,通過科舉入仕的士大夫佔了明顯優勢,故《宋史?選舉志》說:「宋之得才,多由進士」。

不僅如此,由於宋代科舉打破了門第限制,增加了寒門士人及第仕進的機會,因而在宋代的官僚中,庶人出身者也佔了一個很大的比例,絕非個別現象。如王禹「世為農家,九歲能 文」[8](王禹傳),歐陽修「家貧,至以荻畫地學 書」[8](歐陽修傳)。賢相杜衍「貧甚,傭書以自 資」[7](卷10)。

自幼家境貧寒的范仲淹,年青時在南都學舍學習時,也是過著人所不堪的生活。光宗紹熙進士陳亮,早年亦是「貧不能自 食」[23](卷37)……孫國棟的研究表明,北宋入《宋史》的**有46.1%來自寒族(晚唐入新舊唐史的**中寒族比重僅佔13.

8%)。kracke對 南宋兩份進士題名錄的研究則表明:來自非** 家庭的在2023年佔56.

3%,在2023年佔57. 9%[24](p135) 。另據陳義彥先生統計:

在《宋史》有傳的北宋1953人中,以平民或低官出身而入仕者,佔55.12%;北宋一至三品官中來自布衣者約佔53.67%,且自宋初逐漸上升,至北宋末已達64.

44%[25]。

總之,宋代科舉制度的蓬勃發展和完善,使大批滿腹經綸的知識分子進入官僚機構,促使官僚集團的結構,從貴族士族型向文人學士型轉變,以科舉起家的官僚基本

上取代了世襲的世家大族成為社會親貴。宋代由於科舉制度的發達,加上右文政策的推行,當時從**到地方的各級行政機構,大都由文士擔任。誠如宋人蔡襄所

言:「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辭進。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穀之司,文士也;邊防大 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知州郡,文

士也。」[26](卷18) 可以說,宋代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把古代中國的文人政治推向了極致,使從漢代出現的、延續了一千餘年的

「皇權-士大夫」政治形態最終得以確立起來。儘管宋代文官政治也是封建**主義**集權制度的衍生物,但與士族門閥政治相比,大量的文人入仕不僅改變了自

漢代以來主要代表世族門閥階層利益的政權性質,擴大了統治基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僚集團的整體文化素質,有利於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宋代**主義

**集權的空前強化和文化復興與繁盛這一事實,便是例證。

當然,文人入仕也有消極一面。重用文人,使廣大文人沉醉於科舉取士的事業之中,讀書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濟世匡國,而是為了升官發財,享受人生的榮華富

貴。所以,許多人入仕 後,「才得富貴,便多改節」[9](卷429) 。像宋祁 「點華燈擁歌妓醉飲」[27]

之類的記載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中俯拾即是,不勝列舉。大量的文人入仕,還造成宋代官僚機構冗腫不堪,許多人有官位而無職事。為了早日求得差遣,「士人多馳鶩

請託」[9](卷429) ,紛紛奔走於權貴之門,獻禮納賄,以致「問遺公行,賄賂旁午」,「貪苴成風, 而貪吏滿天下」[28](卷21)

,士風日趨敗壞,而敗壞的原因就

在於「士大夫無恥」,以至於時人黃震發出這樣的感嘆:「時之大弊,曰民窮,曰兵弱, 曰財匱,曰士大夫無恥。」[8](《黃震傳》

)另外,文人入仕,好持異論,務為高名,常常在一些政治爭論中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並發展成黨同伐異的朋黨之爭,不僅導致了政局的動盪,也敗壞了社會風

氣。宋朝末年,包括明清時期,朝野上下出現的空談性命、不務實政的風氣,與宋代重用文臣的政策不無關係。

宋代士大夫文化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雲白0220風清 宋代士大夫文化的主要特點 1.輕財急誼,並不吝嗇,援助族人 鄉里中的窮人 2.調停紛爭,據理調停族人 鄉里的種種紛爭,不必上訴地方官 3.輕視功名利祿 4.志在性理之學 5.合乎禮教。如有官職,則應有能力處理不法行為,作風清廉。理想的 士大夫 懷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起源於哪裡?

投壺在古代是在宴會喝酒做的一種遊戲。起於春秋戰國時期,還記得 醉翁亭記 中的一句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 這裡面的 射 指的就是 投壺 這個遊戲。投壺這種遊在戰國是各位諸侯在家請客時的一種助興娛樂活動,一開始其實是邀請賓客過射箭的,但很多人射箭不好,而且射箭對場地的要求比較高,也不是很方...

北宋政治顯著的特點是什麼具體措施是什麼

北宋政治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昏庸無能,具體措施就是被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北宋政治一個顯著的特點,具體措施就是給人民實施改革。北宋政治的顯著特點就是他們對少數民族是一種就是復不不採取戰爭的顯示,然後儘量追求和平。這是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具體的措施是什麼?是政治上的改革。北宋時期的政治原因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