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理學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當地質學家要具備什麼條件?

時間 2021-08-30 10:22:36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與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地球是人類的家,人類一直都十分關心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面的狀況,從而萌生出各種地理概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一門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區域分異的學科。簡單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係。

geography一詞源自希臘文geo(大地)和graphein(描述)。描述地球表面的科學。地理學描述和分析發生在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生物和人文現象的空間變化,**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重要的區域型別。

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研究課題,曾被稱為科學之母。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區域和國家進行描述。傳統上,地理學在描述不同地區及居民間的情形時,就和歷史學密切聯絡(如希羅多德);在確定地球的大小和地區的位置時,就和天文學及哲學有聯絡(如厄拉多塞〔eratosthenes〕和托勒密)。

德國博物學者及地理學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6�51859),是興起現代地理學的一位關鍵人物,因為他作出了精確的測量、細心的觀察記錄以及對人文與自然特徵的重要區域型別的製圖。

地理學以往僅指地球的繪圖與勘查,今天已成為一門範圍廣泛的學科。地球表面各種現象的任何空間變化型別都受到影響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許多因素的制約,因而地理學家必須熟悉生物學、社會學及地學等學科。例如,非洲的沙漠化經常歸咎於乾旱,但研究表明,是因過度放牧、農業過度擴充套件和毀林燒柴而加劇的。

許多現象是由其他學科的專家研究的,但地理學家的特殊任務是調查研究其分佈模式、地域配合、聯結各組成部分的網路,以及其相互作用的過程。

地理學可分為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三個分支。自然地理學可再分為地貌學、氣候學、生物地理學和水文學。這一範疇特別注意沿岸地區、水資源及礦產資源(包括能源)和自然災害。

人文地理學包括歷史地理學、文化與社會地理學、人口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包括對農業、工業、**和運輸的研究)和城市地理學。醫學地理學、環境管理和資源保護介於上述兩大領域之間。區域地理學的研究範圍可以是全世界,也可以是一個大陸、一個大文化區、一個國家、國家內一個區劃和一個城市。

地理學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並不斷完善理論、方法和手段。

作為研究物件的地球表面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這決定了地理學研究的綜合性特點。

地理學不限於研究地球表面的各個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統一的整體,綜合地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它們的空間組合。它著重於研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關係以及地表綜合體的特徵和時、空變化規律。地理學的綜合性研究分為不同的層次,層次不同,綜合的複雜程度也不同。

高層次的綜合研究,即人地相關性的研究,是地理學所特有的。

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是一個橫斷學科,它與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個層圈或某一個層圈中部分要素的學科都有密切的關係,如研究大氣的大氣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質學、研究人類圈的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地理學從這些學科中吸取有關各種要素的專門知識,反過來又為這些學科提供關於各種要素及與其它現象間聯絡的知識。

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佈不均勻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研究又有區域性的特點。由於不同的地區存在不同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一種要素在一個地區呈現出的變化規律在另一個地區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區域就要剖析不同區域內部的結構,包括不同要素之間的關係及其在區域整體中的作用,區域之間的聯絡,以及它們之間發展變化的制約關係。地理區域性研究的內容包括區域內部結構和區際關係兩個方面。

地理學的區域研究根據研究物件的範圍分為三個尺度:大尺度區域著重**全球或全大陸範圍內的分異規律和內部結構特徵,從而揭示全球或全大陸的總體特徵;中尺度區域研究是分析國家或大地區範圍內區域總體特徵和地域分異規律,以及該地區對大尺度區域分異的作用;小尺度區域是揭示區域性地區區域特徵和分異規律,以及該地區對中尺度區域分異的作用。

地球表面不斷變化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必須用動態的觀點進行研究的特點。地理學研究及注重空間的變化,也注意時間的變化。這種變化既有週期性的又有隨意性的;有長週期的,也又短週期的。

用動態的觀點研究地理學,就要求把現代地理現象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和未來發展的起點,研究不同發展時期和不同歷史階段地理現象的規律。現在現代地理學已經有可能對於某些區域的未來發展提出**,並根據**結果進行控制和管理,以滿足人們對區域發展的要求。因此。

時間和空間統一的概念,在地理學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地球表面的複雜性決定了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現代地理研究主要採用野外考察與室內實驗、模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地理學的研究物件是地球表面,關於地球表面的屬性和特徵的資料主要來自於野外考察,隨著航空遙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航天技術的成果廣泛應用於地理學研究,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

地理資料的處理、各種地理現象的實驗室模擬等也迅速的發展起來,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促進了地理學的快速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起碼專業知識要過關,要連專業知識都沒怎麼做地理家,更重要的有刻苦研究的精神

當地質學家要具備什麼條件?

當一個科學家所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3樓:其穎包書雲

1.良好的教育經歷。不一定是名校,但一定要在自己的領域接受過良好的訓練。

2.聰明。毫無疑問必須十分聰明。「笨鳥先飛」四個字不適合描述搞科研的人員。

3.努力。搞科研是十分辛苦的,讀研究生都不容易,何況真正搞科研。

4.人際關係。搞科研最忌諱閉門造車,因此科學家應該和同領域的研究者保持良好的關係,便於交流和獲得幫助。而且目前都是科研團隊,幾乎沒人單幹。

5.對科研的熱情。如果對科研沒熱情,可能會成為一個不錯的研究員,發幾篇sci什麼的,但是成不了科學家。

科學家在自己的領域往往堅持了好久,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沒有熱情和動力堅持不下來。

當一個歷史學家需要具備什麼

4樓:清漣荷

歷史學研究是創新性的工作。歷史學家要創新,必須具備某些特定的素質。歷史學青年研究人員群體是否具備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基本素質,是一個關係到我國歷史學科未來發展,以及在國際歷史學界地位的大問題。

筆者在結合今天的實際,學習、分析、總結老一輩史學大家的基本素質時體會到,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許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基本素質。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這裡又包括四個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統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精神實質;三是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正確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係。

做到這四點,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機構和學者本人長期不懈的努力。

二、豐富的知識積累。歷史學是一門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科,之所以許多歷史學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為知識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漫長的時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一個希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成為史學大家的學者來說,需要積累的知識應該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歷史學知識。這裡不僅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的專門知識,比如秦漢史知識、英國中世紀史知識,而且應該包括整個歷史學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比如中國史知識、外國史知識、考古學知識,等等。二是歷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

這種跨學科知識,是構建歷史學家廣闊的思考平臺,形成歷史學家開闊的學術視野的必要條件。三是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實踐方面的知識。這要求歷史學家不要把自己鎖進象牙之塔,與世隔絕,而應該關心現實,關心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現實的發展和變化。

古人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個優良的傳統。

對現實的瞭解和關注,是歷史學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動力之源、靈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確性的重要保障。

三、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家的工作是在兩個方面創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實的發現、梳理;二是對重要問題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

這要求歷史學家具有下述基本素質:(1)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學問,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概念、嚴謹的表述,這是基本要求。

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系統訓練。我們有些年輕學者在這方面很欠缺,說話、寫文章邏輯混亂。(2)較強的聯想能力。

歷史的舞臺無限廣闊,歷史現象之間的關係無比豐富複雜。缺乏聯想能力,就難以發現紛紜複雜的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難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難以產生很多靈感。知識面的寬廣,是聯想能力強的前提。

(3)較強的批判精神。在學問方面,決沒有絕對的權威、絕對的正確,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歷史學家對任何已有的學術結論,在吸收其正確合理的成分的同時,還永遠應該抱批判精神,去尋找它們的不足之處。

批判精神是歷史學家打破思維侷限、眼界侷限,確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前提。(4)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意識,因為同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學術研究的性質、目的就是創新。

這一最基本、最起碼的認識,恰恰在一些人那裡被忽視了。目前,存在著大量重複勞動的學術產品。有些學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項真正創新的成果。

(5)較強的資訊獲取能力。首先是善於利用各種手段,尤其是現代發達的通訊傳媒、電子網路手段查詢資料的能力。其次是與國內、國際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

這種學術交流是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在學術日益國際化的21世紀,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能力,將是我國歷史學任何一個學科的學者所必備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對歷史學家的外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應該說,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學術交流,是任何一位未來的歷史學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對於從事外國曆史研究的歷史學家來說,恐怕還需要掌握不止一門外語。

如果我們在以上五個方面加強對自己的培養和訓練,必將提高我們在史學研究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良好的學風。在學風方面,我國歷史學具有優良的傳統。其中最重要的,筆者認為是以下幾點:

第一是勤奮。歷史學是一門聰明的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非常智慧的頭腦;歷史學又是一門「笨」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勤奮刻苦、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要勤於動腦,而且要勤於動腿——到處去查詢資料。在很多時候,勤奮比智慧更加重要。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些特別優秀的歷史學文章,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查詢資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堅韌。我們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輩子,這種描述首先是來自歷史學科的。

堅韌意味著甘於寂寞,有時候也意味著甘於清貧。堅韌對立於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釣譽。堅韌意味著學者的清高,學者內心世界的充實。

第三是嚴謹。所謂嚴謹,就是實事求是、誠實踏實、一絲不苟。別人的有關成果要充分了解並且承認,決不能埋沒掩蓋,當然更不能竊為己有。

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據——決不說空話、說主觀臆斷的話;據必求全——就是一些歷史學家提出的「竭澤而漁」,把必需而且能夠找到的資料全部找到;據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經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幾點看法,筆者主要是用來自勉,當然,也盼望能夠獲得其他年輕的歷史學工作者的認同。